南亞旗下環保再生品牌「SAYA餘創」,周五(8/4)首度公開「BPA-Clear雙酚A除控技術」,強調能透過去除技術讓聚酯回收產品更加安全、無毒。
SAYA餘創公布「BPA-Clea」技術 產線雙酚A控制低於1ppm
隨全球環保意識高漲,南亞旗下環保再生品牌「SAYA餘創」在2020年成立,致力於聚酯再生發展,並在去(2022)年成立「SAYA Lab」研究小組,以研究再生技術為核心。
今天(8/4),他們首度發表領先同業的研究成果「BPA-Clear雙酚A除控技術」,主張能夠透過「去除技術」及「嚴格控管」,有效控制產線雙酚A (bisphenol A, BPA)含量小於國際標準1ppm,使回收聚酯製成的餐具、貼身衣物等產品更具安全性。
▲南亞旗下環保再生品牌「SAYA餘創」團隊。從左至右為南亞纖維事業部協理陳志文、顧問黃信義、副總蔡昌明、SAYA品牌長施淙文。SAYA 餘創提供
看好聚酯環保材料市場潛能 南亞成立SAYA
南亞纖維事業部副總經理蔡昌明表示,聚酯工業進入市場已約莫60年,每年將近有8100萬公噸的聚脂產量,也成為塑膠廢料的主要來源之一。但實際上,只要將聚酯妥善回收,它其實也可以是環保材料。看好這點,南亞十幾年前就開始落實聚酯回收,並在兩年前成立SAYA。
SAYA的回收事業涵蓋寶特瓶、廢棄邊角料及舊成衣,除了致力增加回收量,他們更從中抓出市場痛點。SAYA品牌長施淙文指出,聚酯回收可能會混雜到含有雙酚A的聚碳酸脂(PC)和環氧樹脂,該物質可能會導致乳腺、生殖、代謝、神經行為與免疫系統出現異常,因此美國各州自2012年起即陸續禁止在兒童用品中使用雙酚A。
SAYA穩定提供BPA-Clear產品 台灣僅此一家
為了在回收的同時兼顧人體健康,SAYA去年起便開始投入研究及測試,透過改造生產設備,在既有產線中導入「雙酚A去除技術」以及「嚴格控管回收來源」,預計能將既有的5成去除率拉高至8成。此外,回收量能也不斷增加,南亞估計今年底的聚酯回收量能達42萬頓,2025年便能達成47萬頓的目標。
蔡昌明自豪表示,目前SAYA是台灣少數、甚至可能是唯一能穩定提供BPA-Clear產品的企業,「目前聚酯生產中國佔掉83%,但沒有一家能保證自己的產品(雙酚A)小於1ppm。」因此他們的BPA-Clear產品在業界擁有相當高的詢問度,SAYA明年也將持續擴充該產線以符合供給需求,期許這項突破技術會帶起一波新的永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