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4月以來股價超出大盤表現!11檔PCB股整理:「這2檔」通吃汽車與伺服器應用,值得留意

4月以來股價超出大盤表現!11檔PCB股整理:「這2檔」通吃汽車與伺服器應用,值得留意

呂玨陞

台股

今周刊攝影組

1379期

2023-05-24 09:47

電動車發展長期趨勢依舊屹立不搖,在此趨勢之下,車用PCB的長期成長動能無虞,就算總體庫存問題尚未完全解決,仍有相對穩定的訂單來源。

台股驚驚漲,加權指數近1周就從1萬5千點漲破萬6,不但站穩日、周、月線,也創下去年6月以來新高。觀察類股漲幅,盤面上以觀光族群最為強悍,從飯店到旅行社,都呈現整齊上揚的趨勢;另一方面,電子股則是以電腦和零組件最為突出,尤其是印刷電路板(PCB)自4月以來,股價更有超出大盤的表現。

 

寬量國際投資分析師何柏杰分析,PCB的表現主要來自於伺服器和汽車電子,從營收面來看,雖然PCB產業營收還沒有完全恢復成長趨勢,但是觀察訂單已經有逐漸回溫的跡象。

 

PCB

法人看好ABF大廠、全球第六大車用PCB廠欣興營 運狀況倒吃甘蔗,下半年轉為成長。(圖/攝影組)

 

通吃伺服器、車電

欣興下半年營收拚回溫

 

今年伺服器市場成長放緩,跨國科技巨擘砍單的情況下,整體伺服器的資本支出依舊在下行階段。何柏杰指出,人工智慧(AI)伺服器在GPT的刺激下,成長需求量大,伺服器的資本支出也有稍微回升一些,整體來說,目前的股價上漲應是在反映回補之前砍掉的訂單。但除了AI,其他的伺服器應用在需求減少下,今年以來的整體表現並不理想。

 

至於車用,則是另一個帶動PCB產業成長的動能。一方面,是因為去年汽車業飽受缺晶片影響,今年晶片供給舒緩,汽車出貨也隨之順暢,車用PCB訂單也相對穩定;另一方面,在新能源的趨勢下,對於汽車板的需求相對有撐,且隨著汽車的智能化與自動化和互聯化,對PCB的品質和數量要求也更高,市場普遍看好後續的趨勢。

 

主要產品應用都搭上這兩大趨勢的欣興(3037),是全球第六大的車用PCB廠,前4月營收349億元,衰退16.56%,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EPS)2.7元,雖然不如去年,不過4月低點以來股價卻上漲逾3成。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指出,即使整體營收還沒有明顯恢復,但是市場共識是ABF產業已經接近谷底,外資法人也認為,欣興在今年第三季營收開始轉為成長,並且看好營收逐季增加,因此,預期下半年表現可以開始回升。

 

儲祥生說,ABF載板從去年的表現就相對弱勢,就算是今年第一季大盤盤勢較熱,ABF族群也沒有太好的表現,因此基期相對較低,在其他產業漲多之下,反而到四月才開始上揚。

 

除了欣興之外,健鼎(3044)也是汽車與伺服器應用通吃的PCB廠。健鼎除了是全球第八大的車用PCB廠,主要產品包括車用雷達系統、車用通訊系統、車用導航系統等,去年車用相關營收占比從二成提高到接近三成,一躍成為健鼎最主要的營收來源。

 

雖然五月以來,有多家外資調低健鼎的評價,主要原因是預期健鼎上半年的毛利率及營業利益率,表現可能會不如預期。不過,就算在外資逆風的評價之下,健鼎的股價和成交量還是雙雙上漲,投信也持續買超,可見市場上還是有資金持續追求看好健鼎長線趨勢。

 

不過,攤開健鼎今年的表現,前4月營收18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衰退17.42%,同樣表現不佳。因此,投資人還是要注意,若未來第二季的營收表現未見好轉,獲利能力依舊不振,股價確實有可能受到基本面表現的影響。

 

PCB營收還沒完全回神 股價先加溫

 

車用營收占比持續推升

敬鵬成長趨勢可期

 

至於全球第四大、台灣最大的車用PCB廠的敬鵬(2355)今年第一季的表現相當不錯,雖然營收相比去年第一季減少8.7%,不過EPS則從去年的0.01元上漲至0.11元。細究敬鵬獲利結構,毛利率比起去年同期上升了近5個百分點,獲利能力增加刺激敬鵬EPS逆勢成長。再加上4月單月營收年增8.77%,敬鵬成長趨勢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從敬鵬的營收組成來看,車用PCB營收占比甚至高達8成,根據法人報告,敬鵬規畫今年提高資本支出,用於擴充泰國廠產能,目前泰國廠生產消費性產品,將提高車用PCB比重,屆時,車用PCB相關營收可能會再繼續提高。

 

最後,儲祥生分析,過去PCB產業主力的消費性電子在下半年將迎來傳統旺季,雖然表現可能不若往年,但仍可期待產業去庫存告一段落下落底回升。搭配具有題材的產業如伺服器、汽車電子繼續點火,現在基期較低的PCB產業,或許是值得伺機進場的時機點。

 

至於Moderna在疫情大流行前,是針對心血管、代謝、腎臟病、再生醫學、癌症開發mRNA疫苗靶點,成立十年累積虧損約十五億美元,但其COVID-19疫苗在疫情後九個月拿到美國第二個EUA。營收從二○二○年的八億美元,增長到二○二一年的一八四億美元,獲利從負七.四七億美元增長到一二二億美元。Moderna預計二○二二年營收可達二二○億美元。近期Moderna產品線的次世代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都進入二、三期臨床試驗,且藥物管線也已有癌症、腫瘤免疫、罕見疾病、自體免疫疾病開發mRNA疫苗。未來二○二五年發展計畫,則欲開發十五種死亡率高的流行疾病。

 

由此觀之,三家受惠新冠疫情最深的公司未來都將目光放向其他傳染病或癌症,以降低當前過於依賴COVID-19的風險。

 

本文由工作夥伴黃健寧(一九九二年~,台大藥學系)、葉政毅(一九八九年~,台科大電子通訊研究所)、陳咨瑋(一九八八年~,台灣師大運動科學系)、簡立丞(一九九四年~,英國伯恩茅斯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共同撰述,與讀者共勉。

 

二○二一年非主要依賴COVID-19營收增長大於一○%的製藥巨擘,包括:AstraZeneca(YoY:四○.六%)、AbbVie(二二.七%),Merck(十七.三%),Eli Lilly(十五.四%),Johnson & Johnson(十三.六%)。

 

非依賴COVID-19排名第一的AstraZeneca二○二一年營收為三七四億美元,增長主要來自併購Alexion的罕見疾病藥物,貢獻約三十一億美元。而腫瘤產品組合貢獻一一六億美元,增長為二六%,尤其重磅產品非小細胞肺癌標靶藥Tagrisso,突破五十億美元銷售,二○二三年預估營收為五十八億美元。另外抗體偶連藥物(ADC)的Enhertu二○一九年才獲批准,去年HER2+乳癌的二線療法擊敗Roche的Kadcyla,目前也正進行一線藥物的頭對頭對比臨床試驗。未來AstraZeneca癌症產品組合值得期待。

 

AbbVie去年營收為五六二億美元,主要受惠於過去曾連續十年蟬聯世界營收第一的類風溼性關節炎藥Humira,營收達兩百億美元。然而該藥即將在二○二三年面臨專利到期,因此現階段致力為Humira的繼任藥物Rinvoq、Skyrizi建立市場。

 

其他公司如Merck透過全球銷售排行第四的免疫腫瘤藥Keytruda(YoY:二一%,營收占三五%)的適應症擴展來推進增長;Eli Lilly增長主要來自其糖尿病藥物Trulicity(YoY:二八%,營收占二三%)和Jardiance(YoY:二九%,營收占五%)、免疫製劑Taltz(YoY:二三%,營收占八%)、乳癌用藥Verzenio(YoY:四八%,營收占五%);Johnson & Johnson則以多發性骨髓瘤藥Darzalex(YoY:四四%,營收占十二%)、免疫調節劑Stelara(YoY:十九%,營收占十八%)來實現增長。綜觀以上,非屬COVID-19增長型公司的重點藥物大多屬於癌症用藥、自體免疫藥與糖尿病藥。

 

展望未來,隨著疫情平穩,疫苗驅動公司的增長將趨緩,mRNA的技術將從告一段落的COVID-19研發轉回疫情前的癌症療法開發;而非疫苗驅動型的公司則將更大依賴疫情前重磅藥物的銷售,尤其癌症、自體免疫疾病、糖尿病藥物等開發,將重新回到全球大型製藥巨頭的主戰場,值得專注台灣生技產業發展投資的投資者,追蹤注意!

 

特再嚴正聲明:投資詐騙LINE不斷在市場出現,敬告投資者,請勿受騙!

延伸閱讀
台灣PCB廠9成比重在中國!「老闆都問我:要移泰國還越南」?謝金河一個理由給答案
台灣PCB廠9成比重在中國!「老闆都問我:要移泰國還越南」?謝金河一個理由給答案

2023-05-10

智能AI進化帶出硬體升級趨勢 ——兼論台灣優質PCB公司高技
智能AI進化帶出硬體升級趨勢 ——兼論台灣優質PCB公司高技

2023-03-22

跌深反彈、  基本面亮眼  第三季獲利奔新高 庫存壓力漸減  ABF、PCB重返多頭?
跌深反彈、 基本面亮眼 第三季獲利奔新高 庫存壓力漸減 ABF、PCB重返多頭?

2022-11-09

台積電奔688元新天價! 為何這投資大師告訴謝金河 電動車、PCB及儲電設備 可望使2022年台股再攻高?
台積電奔688元新天價! 為何這投資大師告訴謝金河 電動車、PCB及儲電設備 可望使2022年台股再攻高?

2022-01-17

安倍留下功業  讓日本風華再起 ——兼論台灣優質PCB廠-高技
安倍留下功業 讓日本風華再起 ——兼論台灣優質PCB廠-高技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