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近期熱議台灣股票交割有沒有可能從T+2縮減為T+1,事實上,如果從「技術面」上來看,台灣證券商與銀行早已能做到T+1,甚至連T+0都不是難題。
儘管要改變交易制度可以想見將耗上不少成本,但長線上有機會降低違約交割。
以台灣股票交割現況來看,投資人今日買入股票(第T天),在T+2日的早上10點前,需要把足夠的金額存入證券戶。
銀行業者指出,目前運作方式就是券商在T+2日把整批客戶下單資料送至銀行端,銀行再整批扣款,如果想要改為T+1,原理其實是一樣的,只要比現況提前一天將資料送到銀行端即可。
台股交割縮減為T+1技術不難 業界已有T+0能力
有趣的是,目前在台股部分已經有業者長年採用圈存證券交易機制,在這套機制下,台股交割幾乎可以說是T+0,只是銀行不會真的把款項扣掉。
犇亞證券旗下的犇亞易通金,參考美、港、日證券市場的交易模式,導入具「購買力」觀念的圈存式下單,也就是當客戶進行投資下單時,系統會先確認投資者帳戶有足夠交易金額後,才會放行該筆交易委託,以避免出現違約交割的情況。
ETJ易通金「即時圈存」機制由交易主機直接連接銀行,盤中加/解圈存均由程式即時處理,同時也提供「預圈制」選項,每日盤前可先向銀行查詢餘額並全數圈存,盤中無須逐筆跟銀行對接,下單速度與一般網路下單完全一致。
犇亞證券分析,圈存機制的最大優點之一,在於協助控管電子交易風險的安全性,例如買賣倒置或下錯張數(如買10張卻輸入成買100張)。
為何會想推出這樣的機制?犇亞證券獨立董事趙元旗分享,過往證券圈相當注意的風險之一就是客戶違約交割風險,這麼久的時間過去了,當股票交易大多改為透過網路進行時,違約交割的風險卻仍存在。
他更以自己的母親為案例:「我母親已經97歲了,還是有在買賣股票,光是去年就發生過兩次買進股票時以為帳戶裡有錢,但其實錢根本不夠,需要我去補的情況。」
圖左至右為:上海商銀發言人彭國貴、藝人安心亞、犇亞證券獨董趙元旗。(攝影:陳睿緯)
藝人安心亞也分享自己朋友的案例指出,曾有想買股票5張,卻不小心按成50張的經驗,「還好他有錢補進去」。
台股休市日冠居全球 恐影響證券期貨交易稅收收入
T+1雖然台灣還沒有實行,但從休市日冠居全球的現況來分析,或許也是一個思考方向。統計台股今年休市日達20日,冠居全球主要國家,高於中國的18日、馬來西亞的16日,以及印度的15日。
台灣今年因為連續假日彈性放假的因素,有多個補班日,但因為過往補班日台股獨家開市的交易量都明顯萎縮,因此自2019年起補班不開市,儘管如此能省下券商的營運成本,但恐怕會對證券與期貨交易稅收有衝擊,也有人認為,實施T+1將會讓市場更為活絡運用資金,也能增加進出交易的次數,進一步提高稅收。
實行T+1技術不是問題 散戶、外資、保管銀行怎麼想才是關鍵
對於台股交割從T+2縮減為T+1的可行性,犇亞證券協理李彥穎指出:「易通金圈存機制可配合任何一種交割機制,不管是現行的T+2、在考慮中的T+1,或甚至是未來可能走到T+0。」
不過,李彥穎認為,台股交割是否要縮減為T+1要考量的不單純僅有技術可不可行,從散戶的教育、國際投資機構的時差、保管銀行與資產管理公司的作業等,還有許多環節要考量。
他分析,儘管可以想像,台股交割縮減為T+1將有一段陣痛期,違約交割案例可能攀升,然而一旦市場習慣這樣的做法,違約交割風險反而可能降低,因為投資人會更小心確保帳戶裡有足夠的金額。
此外,另外兩個優點則是能提高市場交割結算效率,以及能符合國際市場趨勢。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說明,國際上的確有在討論,像是今年一月印度開始實行,明年則是美國、加拿大將於五月實行,英國明年也將開始研議實行T+1。
林修銘表示:「證交所必定把T+1作為未來努力方向,但現階段還需觀察國際實行效果,並先將重點放在加強市場功能性的可行作法。」
現階段根據證交所初步規劃,則是如何在現有制度上往T+1的方向走,4項馬上就可以落實的措施包括增加證券商撥付作業的彈性、優化交割系統、強化交割借券機制,以及減輕外資交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