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台股萬三到萬七,還買不夠多股價就漲上去,成本墊高怎麼辦?年領250萬股息達人給存股族的致富心法

台股萬三到萬七,還買不夠多股價就漲上去,成本墊高怎麼辦?年領250萬股息達人給存股族的致富心法

2023-07-03 10:00

投資人常常會問到一個問題:對於分批進場的投資人來說,在股價上漲過程,如果繼續買的話,平均成本會不會不斷上升?

 

長期股價如體重機 反應基本面

 

這個問題在我的存股社團也有同學問到,「還買的不夠多,股價就漲上去了,這樣還要繼續買嗎?有點猶豫,因為這樣成本不就又墊高了?」

 

我們把時間拉長來看,投資人就會知道「越慢存股,股價越高」這句話的道理。如果投資人出生在1896 年,當時道瓊指數只有46 點,那時候就開始存股的話,道瓊在2022 年初已經來到36,952 點了,巴菲特曾經說過,再60 年道瓊指數會上看60 萬點。

 

這就和我6 年前預測中華食股價終究會突破百元一樣,投資人可能會好奇,巴菲特跟華倫老師不是不預測股價嗎?為什麼一個預測道瓊未來會到60 萬點,一個預測中華食股價遲早會破百元?

 

理由很簡單,我預測中華食股價會破百,那是因為巴菲特和我都不預測「短期股價漲跌」,也不進行短線操作,短期股價變化有如「投票機」,結果難以預測,但是長期股價有如「體重機」,會反應公司基本面到底有多少斤兩,相對比較容易預測,這也是我們堅持長期持有好股票的關鍵原因。

 

就像巴菲特長期看好美股指數一樣,回到台股來看,如果投資人在1966 年就能存股,當時台股指數只有100 點,2022年初還原權息後已超過3 萬點。

 

同樣的道理,如果投資人跟我一樣在2004 年買進中華食,當時股價是15 元,沒買到的話,也可以在2015 年我出第1 本書時以38 元左右買進,還是沒買的話,也可以在2016年我出第2 本書時以48 元買進,仍然沒買的話,還是可以在2017 年我出第3 本書時以58 元買進,我自己到了2020 年股災時,還在以86 元買進中華食「存股」。

 

延伸閱讀:存股17年,國中代課老師躺領250萬股息、身價膨脹6千萬:存股,我選這4種股票

 

成本算破頭 實際獲利才是解答

 

這裡和投資人釐清一個觀念,很多人喜歡計算某一檔股票「平均成本」,然後換算報酬率績效,認為在10 元買了1檔股票之後,又在20 元買進1 張,會墊高成本,因為平均成本從10 元變成15 元,這樣平均報酬率就降低了。

 

舉例來說,假設這檔股票漲到40 元,你在股價10 元時買1 張的情況下,總共賺了3 萬元,績效300%;如果你在10元、20 元分別買進1 張,2 張總共賺了5 萬元,績效167%〔(8萬- 3 萬)÷3 萬×100%〕。

 

(40 元- 10 元)×1,000 股= 30,000 元

〔(40 元- 10 元)+(40 元- 20 元)〕×1,000 股= 50,000 元

 

請問一下,你想要買某公司1 張績效300% 的股票?還是買同樣公司2 張平均績效167% 的股票?我個人是喜歡後者,因為我買2 張,雖然墊高「平均成本」,但是賺了5 萬元,比只買1 張賺3 萬元多更多。

 

在我多年的存股過程當中,17 年前買1 張中華食15 元,之後在30 幾元、40 幾元、70 幾元、80 幾元加碼買進,不斷墊高「平均成本」,所以平均績效變差了,但是,由於我在上漲過中買進「更多張中華食」,實際累積的獲利可觀,比張數少的狀況下多了非常多。

 

回到前面「平均成本墊高」的問題,其實這是無解且無奈的事,就像投資人現在買不到1 盒7 元的中華豆腐,當然也買不到20 元的中華食股票。如果你覺得現在股票很貴,那麼,5 年後加入存股的人會覺得更貴,10 年後加入的會覺得股票比又比5 年前更貴,因為「好股票一定會越來越貴」。

 

所以,不用太在乎墊高平均成本,投資人只要關心公司是不是會繼續成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現在的昂貴價將是未來的合理價,現在的合理價會是未來的便宜價,投資人應該以公司當時的業績,判斷當時的股價是否值得買進就好,不要管「曾經」用多少價格買進這檔股票。

 

況且每次買進股票都是獨立事件,你要分開計算投資績效,試問17 年前買進的中華食和昨天買進的中華食,你把它們平均成本有意義嗎?正確的算法是,你要分開紀錄。

 

舉例來說,假設我現在又買進1 張中華食,再過3 年之後,我不但可以計算「20 年前」買進的中華食獲利多少,也能計算「3 年前」買進的中華食獲利多少,而不是一味地只要是同一檔股票的買進紀錄,就將其平均成本。

 

每次的獨立事件,都可以和把錢放在銀行相比,到底是哪一種賺得多?重點是要賺更多的絕對金額,領更多的股息,才是長期存股的終極目標。

 

反之,如果你買到的是「故障股」,跌越多你買越多,平均成本的確會越來越低,看似平均報酬率沒那麼慘烈,但是,最後累積的虧損恐怕高到驚人。

 

舉例來說,有投資人曾經在800 元買進某檔高價股,跌到了400 元再買,跌到200 元再買,後來跌到50 元再買⋯⋯雖然不斷降低平均成本,但是,最後這檔股票下市了,這樣降低成本並沒有意義。

 

從我存股多年的經驗來看,我個人不會計算「平均成本」,尤其是對於持有5、6 年以上的股票,在經過多年配股配息之後,平均成本其實已經不容易計算了。試問投資人?誰能幫我算算17 年來,已經買進這麼多中華食的股票,還要加上配股與配息,我的平均成本到底是多少? 7、8 年前陸續一直買的大統益(1232)和崑鼎(6803),平均成本是多少?

 

換句話說,當投資人和我一樣,發現已經很難計算平均成本的時候,應該也是股票市值和股息金額都有一定水準的時候。

 

我也深切希望有越來越多存股投資人,不用再操心「股價漲跌」以及「平均成本墊高」的問題,因為這都只是長期存股必經的過程,而不是結果,也希望大家都能夠保持輕鬆與從容的心態,朝自己的存股目標大步邁進。

 

作者簡介_周文偉(華倫)

華倫老師現為專欄作家、理財講師,著有《流浪教師存零股存到3000萬》、《華倫老師的存股教室》、《華倫老師的存股教室2:股利與成長雙贏實戰2:股利與成長雙贏》、《華倫老師存股系列:養對股票賺千萬》。

華倫老師的投資心法與筆名都是效法巴菲特,專注於長期投資具長期競爭力且獲利成長的民生必需型好股,累積「會生錢」的資產。

 

本文摘自金尉出版《慢步股市:給存股族的12個致富心法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

 

延伸閱讀
以中華食為例,存股13年殖利率從3%→20%!國中代課老師年領250萬股息:只買1次,股息領一輩子
以中華食為例,存股13年殖利率從3%→20%!國中代課老師年領250萬股息:只買1次,股息領一輩子

2022-12-13

存股17年,國中代課老師躺領250萬股息、身價膨脹6千萬:存股,我選這4種股票
存股17年,國中代課老師躺領250萬股息、身價膨脹6千萬:存股,我選這4種股票

2022-12-09

一檔南亞,光股息就領上千萬!達人存股17年,51歲存到6千萬,養股2法則「股票傳子傳孫」
一檔南亞,光股息就領上千萬!達人存股17年,51歲存到6千萬,養股2法則「股票傳子傳孫」

2022-04-06

中信金(2891)併購失利,人氣不減反增!第一金首度超車合庫金、金融股殺出新黑馬:定期定額哪檔好?
中信金(2891)併購失利,人氣不減反增!第一金首度超車合庫金、金融股殺出新黑馬:定期定額哪檔好?

2024-10-15

台積電跌破千元別抄底,金融股CP值才高!不是富邦金(2881),從金控7雄挑潛力股:這1檔潛在報酬率逾23%
台積電跌破千元別抄底,金融股CP值才高!不是富邦金(2881),從金控7雄挑潛力股:這1檔潛在報酬率逾23%

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