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星網2014 年因處分土地創造大幅獲利,2015 年配發4 元股利,殖利率高達10.4%,幾年後股價跌到13.8 元,不少散戶為了4 元股利套在最高點。
不少利用股利創造被動收入的存股族,特別在意股票殖利率的高低,甚至以此作為選股策略,也不少人因此被「高殖利率」的假象誘騙。長期投資,以殖利率選股有幾件事要特別注意。
一、實質報酬率 比殖利率更重要
每年百合花盛開的季節,同時也是上市櫃公司密集召開股東會及除權息的季節,常常有很多朋友問我基於稅負考量,是否要參與除權息?以我個人而言,不會因為避稅的原因去賣股,因為當買進股票時,個人所得稅稅率本來就是應該考量的因素,並且據此推估實質報酬率。
2018年1月18日《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通過,並且於2018年1月1日開始適用,對於存股族最大的影響是可扣抵稅額有天花板。
簡單來講,股利所得課稅方式有2種,一是併入綜合所得稅計算,並按照股利金額8.5%計算可扣抵稅額,每戶上限8萬元,也就是全年股利金額94萬元(8萬÷8.5%)以下可全額抵減,第2種是以股利所得的28%計算稅額,與所得稅分離課稅不扣抵。
每個人的適用稅率不同,但採用第1種方式的可扣抵稅率統一為8.5%,一般而言,個人綜所稅稅率12%(含)以上的股東參與除權息得補稅,而所得稅率5%的股東參與除權息則可退稅3.5%,實質的殖利率會更高,所以更樂於參與除權息。
不過,綜所稅率適用30%以上的股東,反而因為《所得稅法》的修正得利,因為可以選擇28%單一稅率分離課稅參與除權息,雖然對大股東而言還是要繳不少税,但是比起30%以上的稅率,不見得會吃虧。
我以大家最喜愛的中華電信(2412)為例,2022年中華電配發現金股息4.608元,以可扣抵稅率8.5%計算,1張中華電的可扣抵稅額就是391.68元(4.608元×1,000股×8.5%),股利總額就是4,608+392=5,000元。
重頭戲來了,如果你是適用5%所得稅率的人,假若在6月5日以126元買進中華電,殖利率為3.66%(現金股利÷股價=4.608÷126),看起來還是比銀行定存好多了,然而,若再加計所得稅及可扣抵稅額,適用5%所得稅的投資人,實質報酬率提升到3.78%(圖表3-2-1),但是適用12%、20%、30%及40%稅率的人,通通都得補繳稅,導致於他們的實質報酬率分別降為3.53%、3.23%、2.63%及2.63%。
二、善用借券功能 省稅還多賺費用
由此可以了解,為何股價會有漲跌,就是因為每個人的實質報酬率不同,40%高所得稅率的人,怎麼可能會在126元時買進中華電來存股,以獲取2.63%的報酬,當然要在越低的價格買進中華電才會有相同的實質報酬率,所以不要再到處問老師:股價多少可以買?因為每個人稅率與資金的機會成本均不相同。
所以不難發現,近幾年來翻閱上市櫃公司的年報,越來越多大股東將持股轉入投資公司,以法人名義持股,如此一來可以避開以個人名義持有,須負擔的高所得稅率,而且還可以還免繳2.11%的補充健保保費(法人是組織單位,在法令上不會生病,只有自然人會生病,才要繳補充健保費)。
至於很多朋友會問我,若是屬於12%(含)以上稅率的人要如何節稅呢?以我個人的作法是,在除權息日前把手裡的股票全數以較低費率出借,為什麼要這樣做?只要我手裡的股票被借走賣出,並且跨過除權息後才返還給我,透過權益補償機制,所有的現金股息跟股票股利都會返還到我的帳戶,1毛錢也不會少。
而且此時透過權益補償機制返還的股息跟股票股利,均屬於證券交易所得,依法目前證券交易所得不課稅,所以也不用納入個人綜合所得稅,既然免納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當然也免繳2.11%的補充健保費,可以合法達到節稅目的。
當然,雖然壓低股票借券費率,仍然會有一點借券收入,等除完權息後通常我就會召回出借的低費率股票,拉高出借費率再出借,以賺取更多的借券收益。
借券費率如何設定?
辦理出借手續時, 出借人可以自行設定出借費率(0.1% ∼ 16%,以0.1% 為升降單位),若不清楚應該設定多少費率,在台灣證交所網站的「歷史借券成交明細」查詢,可以找到歷史的成交費率,也可由券商代為決定。一般而言,出借條件不要設得太高,較能增加出借股票的機會。
出借人可以提前召回,借券人也能提前還券,但返還股票及擔保金通常需要1 ∼ 3 個工作天,因此借券不適合短線投資人。借券收入算法如下:
出借收入= 出借股數× 借貸標的於借貸期間每日收盤價× 出借費率× 出借天數÷365 天
出借收入淨額=出借收入-代扣稅款-出借手續費
三、避開高殖利率假象 以免慘賠
殖利率高是好事嗎?不必然,殖利率高有可能是一次性收入分配,也可能是獲利下降導致股價下跌,且股價下跌幅度大於現金股息與股票股利下跌幅度,所以評估殖利率的前提是,獲利不能衰退,而且最好是最近5年平均EPS是穩定或成長,來看看幾個案例。
案例① 用保留盈餘維持高殖利率
最經典的就是陞泰(8072),陞泰2008年淨利有15億元,每年獲利持續衰退,到2014年淨利僅剩下3,900萬元,但因為帳上保留盈餘充足,所以歷年配息均能維持高殖利率(圖表3-2-2),而維持高殖利率的原因就在於配息下跌幅度,小於股價下跌幅度,若投資人看中陞泰的高殖利率進場,很容易套牢。
目前看來這家公司雖然帳上現金充足,但是本業營收及獲利仍然持續衰退,2017年宣布減資20%退回2元現金,然而安全監控產業在中國殺價競爭的狀況下,競爭仍屬嚴峻,減資雖然有提升EPS的效果,投資人對於這類公司應關注於淨利絕對數字是否提升,而非殖利率,否則非常容易住進套房。
案例② 用一次性收入配發股息
燦星網(4930)在2014年底處分內湖土地獲利8.1億元,使得該年度財報認列其他利益達到7.6億元(圖表3-2-4),隔年(2015年)財報出來後,配發4元股利,股價登上自2011年以來的高點38.1元,殖利率高達10.4%。
宣布股利政策及財報公告前,燦星網10張以下散戶持股比率僅14.54%(圖表3-2-5),宣布股利政策及財報次年,散戶持股大增至19.24%(圖表3-2-6),10張以下股東人數增加了2,260人,代表前一年的股利政策吸引不少散戶進場。領完股息之後呢?隨後幾年燦星網僅配發股息0.3元,股價也跌到了13.8元,投資人為了4元股息進場,狠狠被套在最高點。
同樣的,2017年有一家公司全銓(8913),透過減資及處分萬華房屋土地資產,使得第1季EPS高達24.47元,加上現金股息5元,另外盈餘轉增資每股配發93.8元,合計每股股利高達113.8元,股價由21.05元起漲,財報公布當週,10張以下散戶搶進800張股票,而公告配息2個月內共搶進2,800張的股票,當這家公司陸續幾年處分掉賺錢的金雞母以後,未來要靠什麼賺錢當然就不知道了,於是在2019年10月15日宣布下市。
投資股票,能夠在買進前多加盤算,衡量買進個股的理由、條件與實質投資報酬率,你就無須在除權息時因課稅因素或股價變動,內心徬徨不安,做個樂活自在的投資人。
作者簡介_楊禮軒
出生於1973年,曾任職聯勤第203兵工廠、聯勤國外物資台北接轉組、國防部軍事安全總隊資訊組長、國防部情報次長室、陸軍司令部通資處資訊系統參謀官、國立新竹女中、龍潭農工教官、華夏科技大學生輔組長。
2007年開始存股,以民生必需消費股為核心。2011年精算收支後,以低利房屋增貸,養高殖利率股票,3年期間成功將股票資產放大3倍。2014年,以41歲年紀提前申請退休,成為全職爸爸;2019年,股息突破200萬元,太太辭去公職共同陪伴孩子成長;2022年,股息已經突破300萬元。
學歷:國防管理學院資訊管理正規班、國防大學指參班通資組、世新大學資訊管理所、致理商專國際貿易科(現為致理技術學院國際貿易系)
本文摘自金尉出版《「教官 財報有問題!」看穿市場鬼故事,買到銅板好股》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