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公布第1季GDP意外下降1.4%,甚至低於原本低迷的1%預期。究其原因,除了疫情阻礙經濟活動,以及俄烏戰火延燒,導致原物料價格延續強勢表現,帶動通膨飆升至1980年代初以來的最高水準等眾多因素,都影響了經濟增長。
由於新訂單、生產與僱傭指數成長放緩,美國4 月 ISM 製造業指數下降至 55.4,更創2020 年來最低水準。雖然美國股市在聯準會決策會後一度強彈,但隨著市場預期通膨仍居高不下,加上經濟成長減緩顧慮,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破3%,拖累美國道瓊指數再度回到相對低點。
台股部分,近期盤面間航運族群表現相對強勢,主要因中國清零封控引爆供應鏈斷鏈連環套僵局,從陸路運輸一路塞到散裝、貨櫃港,導致散裝船原物料與能源等進出困難。由於運價有望持續上揚,在基本面激勵之下,短線股價有望維持強勢。
另一方面,隨著疫情高峰已過,觀察美國鞋店前2月累計銷售維持年增態勢,銷售動能穩定延續。由於鞋類庫存供需仍有落差,製鞋族群今年營運維持逐季成長態勢,加上成品鞋廠原料大多由品牌客戶指定廠商購入,原料上漲對製鞋廠影響相對有限。預期在第二季傳統旺季下,製鞋族群表現將較以往優異,估計營收成長更有機會達中高雙位數。
表一、製鞋相關個股財務比率
整體而言,即便聯準會主席預期下次升息不會上看3碼,但由於市場預期接下來6月與7月會期Fed仍將有升2碼的可能,升息以及持續緊縮的前景仍未改變。
資金面部分,在國際資金轉往美元避險的趨勢下,外資在台股維持保守格局,因此近期無論指數漲跌皆維持賣多買少的操作,導致權值股表現相對弱勢。
再者,中國防疫封鎖影響多個產業供應鏈、加上通膨率高漲恐傷及消費力道與企業獲利表現。在資金、法人、技術面仍未明顯轉多的情況下,即便指數有機會築底反彈,操作上仍以短線思惟為主且不宜過度追價,並持續關注有業績成長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