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是台股中少數受惠於升息趨勢的族群,也是台股今年的明星;
只是經過近期的急漲後,如何看待後市?兩位專家分別從獲利與配息的角度,提出後續標準。
因美國升息,有利於銀行利差擴大,金融股從年初開始就相對於其他類股抗跌;加上國內央行意外跟進美國升息,更使得金融指數從3月下旬以來急漲,創下1990年5月以來新高。
這波金融股的大漲,是由銀行股領軍,尤其是官股金控,從龍頭兆豐金(2886),到第一金(2892)、華南金(2880)、合庫金(5880)等,都創下掛牌以來新高。漲勢這麼凌厲,現在還可以買嗎?
曾於官股銀行服務、人稱「億元教授」的鄭廳宜,以及持有6百張兆豐金多年的台股資深投資人「大俠」都表示,無論從技術面,還是對未來獲利的預估,升息的利多反映得差不多了,現階段最好布局真正具成長性或殖利率穩定的標的,而且要保持警覺。
鄭廳宜指出,金融股漲到這裡,空手投資人還想找高殖利率的存股標的,已經難上加難。他提出兩個選股條件,首先,今年第一季獲利須高於去年同期;其次,近兩年的平均殖利率須在5%以上、且其中任一年皆高於4%,最好兩項條件都符合,才有續航力。
三大安全指標 牽動銀行獲利
鄭廳宜強調,計算金融業的殖利率,要把股票與現金股利一併計算,原因在於金融業屬性特殊,銀行特別重視三大安全指標:資本適足率、逾放比,以及備抵呆帳覆蓋率;其中,資本適足率的公式為「自有資本÷風險性資產總額」。
銀行為了獲利,勢必得多放款、賺利差,這些放款屬於風險性資產;若自有資本不足,資本適足率就會下降,將被主管機關要求減少放款,進而影響獲利。國內金融業者會以現金增資或發放股票股利,以提升自有資本,這樣的股票股利等於可提升業者獲利機會,所以要列入殖利率計算。
《銀行法》規定,銀行的資本適足率必須達8%,「目前國內的銀行都符合標準」,接下來就可從獲利狀況、過往配息率與殖利率進一步檢視。
至於大俠,「買進被低估、賣出被高估」的公司,是他的核心操作準則。他設定幾個條件來檢視,包括獲利年增率要大於零,營收至少連3個月成長、創新高更好,以及過往10年的配息率與殖利率都高且穩定。若符合以上條件、股價卻在低檔,就是他認為被低估的公司,會分批買進;反之就是他認為被高估,須賣出。
從以上兩位達人的觀點,搭配金融股剛公布的第一季自結獲利來看,絕大多數獲利都比去年同期衰退,只有5家銀行成長。大俠指出,他原先除了持有兆豐金,還持有玉山金(2884)與中信金(2891)等金控股,但以他的標準,目前多數金控股的股價都有高估之嫌,所以,「我已將玉山金與中信金獲利了結。」
至於續抱兆豐金的理由,是因為他持有成本僅約24元,以今年配息1.58元計算,殖利率還有6.5%左右;但最近才想買兆豐金的投資人,殖利率已不到4%,除非想持有3、5年甚至更久,否則這裡並不建議大舉進場。
鄭廳宜檢視這五檔獲利成長的銀行股後,認為臺企銀(2834)最具投資價值。他表示,臺企銀這幾年積極調整體質,銀行最看重的三大安全指標,臺企銀都已明顯改善。再以官股銀行第一季自結每股稅後純益(EPS)來比較,臺企銀0.28元、兆豐金0.44元、第一金0.38元,獲利差距不大,股價差距卻不小,「臺企銀顯得相對便宜。」
更重要的是,由於臺企銀第一季就賺了0.28元,鄭廳宜預估今年全年EPS約可達1.1元,年增率達67%;而今年股利配發率71.2%,若明年與今年相同,明年就可望配發0.78元,即使全配現金,以目前股價計算,殖利率仍將近6%。即使目前平均殖利率還不符鄭廳宜設定的5%,「但未來兩年都可望達標。」整體而言,「臺企銀是目前最符合條件的個股。」他再次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