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越來越多人在討論「ESG」,雖然我在一年多前就已經聽過這個名詞,但當時認識「ESG」的人不太多,所以也沒有深入的研究。直到近期看到《今周刊》許多相關的報導,以及我們主管機關的大力推動,讓這個過往不太被重視的議題,再次地被投資市場所關注。
ESG是投資決策中的重要考量
可能還是有人不太清楚什麼是「ESG」。其實「ESG」是三個英文單字的縮寫,E是Environmental(環境),S是Social(社會),G是Governance(公司治理),它們背後又代表著什麼意義呢?
簡單地說,ESG是用來衡量企業在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同時,有沒有做到環境保護、盡到社會責任以及良好的公司治理。所以等於是我們一般在做投資決策時,除了考量財務數字之外的另外三個面向的無形標準。
因為這三個面向的標準是無形的,所以沒有一個固定的評斷依據。因此不同的評鑑機構,即使對於同一家企業,他們所評定的項目以及給分的標準也各有不同。目前已經有針對企業做出ESG評分的機鑑機構有:MSCI、FTSE Russell、Morning Star(旗下的Sustainalytics)、標普全球(S&P Global)以及ISS ESG。由此可知ESG已經是全球追求的目標。
不做ESG可能流失更多機會
不過,我猜想一定有人跟我前年想的事情是一樣的,就是「為什麼企業要做到ESG?」,在過去十年、甚至二十年,沒有ESG的年代,我們的企業不是依然經營的好好的嗎?現在要企業增加了ESG的遵循規範,難道不會增加企業成本嗎?而企業成本增加了之後,公司的淨利也就會減少了,這樣不就有損股東權益了嗎?
關於這些問題,可以至少從兩個面向來看。
第一個層面是「籌資」。
企業在經營,難免會需要籌資,有些時候跟銀行融資,有些時候在公開市場募資。過去銀行業有所謂的「赤道原則」,就是加入赤道原則的銀行們,不會融資給具有社會及環境風險的企業。
而ESG的精神宛如這個赤道原則的放大版,只要這家公司在環境保護上做不好,在社會責任上做不好,在公司治理上做不好,那麼可能不僅是銀行,甚至是公開市場上的大眾,都不會願意提供資金給這家企業。
如果一家企業在ESG規範下被列入黑名單,未來在業務的擴張上勢必會受到限制。相反地,如果有一家企業在ESG的評分上分數很高,那麼它極有可能較其他分數較低的企業容易取得融資,也更容易擴張業務。
第二個層面是「業務推展」。
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或是合作伙伴時,將ESG列為審視標準。也就是說即使供應商提供的報價較其他競爭對手低,但因為在ESG的評分標準下,很可能還是接不到訂單。
現在許多國際大廠(例如:Apple、Amazon……等),都把合作廠商是否落實ESG做為必要的考量。說得直白一點,只要你有ESG,就比較容易接到更多的訂單。對投資人而言,只要公司的營收及獲利成長,股價就容易走高。
從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找ESG企業
那麼我們要如何知道哪些公司有在落實ESG呢?我國的集保結算所,為了因應全球的ESG趨勢,成立了一個「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針對國內400家指標企業,把不同ESG評分機構的評比,全部整合在這一個平台上。
這樣一來,投資人就可以針對自己想要投資的個股,去做一個檢視,看看有沒有落實ESG。又或是反過來,從平台上找尋ESG評分較高的企業,做為未來我們投資的參考。
最後,我們就依照「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上的400家企業,分別就4家評鑑機構的前10名做排序,供各位投資朋友參考囉。
圖一、Sustainalytics ESG風險評分前10名
資料來源: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
圖二、MSCI ESG評級前10名
資料來源: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
圖三、FTSE Russell ESG評級前10名
資料來源: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
圖四、ISS ESG 評級前10名
資料來源: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
台積電、玉山金評分優異
根據上段4張表格的統計,台積電(2330)、玉山金(2884)是4家ESG評鑑機構中共識ESG最高的公司,其他像是宏碁(2353)、台達電(2308)、富邦金(2881)、遠傳(4904)、信義(9940)、聯電(2303)、高鐵(2633)、日月光(3711),也都有蠻不錯的評分,但無論如何,能夠擠上各家評鑑機構前10名的公司,都值得鼓勵啦。
作者簡介_陳唯泰
從事金融證券業超過17年,合格證券分析師,現任仲英財富投資長、CMoney全曜財經顧問、財經主筆,並且是證基會以及中正社區大學講師,今周刊、Yahoo理財專欄、商周財富網特約作者。
投資心法首重總體經濟的多空循環,並結合基本面選股與技術面操作;認為「擇機入市」才是股市投資的獲利法門。目前有2本著作:「相信我,你的錢賺不完」、「台股股民曆」。
如果你還想閱讀更多作者的投資文章,歡迎參觀:
部落格:老摸與蛙董的面面
粉絲專頁:跟著我擇機入市
Telegram 頻道:跟著我擇機入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