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題材熱,統計台股農曆年後至三月上旬各類股表現,鋼鐵、航運、水泥、塑膠等通膨受惠股,類股指數漲幅明顯輾壓大盤;然而,同樣位居領先群的類股中,卻也有這麼一個產業,它不僅無法受惠於物價攀升,反而可能成為通膨犧牲品,這個「異數」,就是觀光類股。
觀光類股憑什麼?顯然,憑的就是解封題材。二月二十四日,衛福部宣布放寬防疫措施,將國人和商務客入境檢疫期間從十四天縮短至十天後,到了三月中,衛福部長陳時中再度鬆口要擬定全解封策略……。一時之間,在「疫情海嘯第一排」苦撐兩年的觀光類股,想像空間仿若進入超展開的元宇宙。
但是,以股票代號「27」開頭為主的觀光類股,包含餐飲、旅行社、飯店旅館等業者,一句解封,真的就能讓族群各股雨露均霑、不分彼此地海闊天空?
事實上,即使整體股價表現不俗,但股價走強畢竟是提前反映對未來解封商機的期待,若對比一九年第四季和二一年第四季營收,目前觀光類股的實際業績,終究尚未回歸過往的水準。要抓住解封題材的獲利機會,投資人必須要有更細緻的分析。
尤其,今年全球利率看升,資金環境恐不如過往兩年寬鬆,目前停泊在觀光類股的資金,會是短暫而快速地消逝,或者真能形成強而有力的穩定籌碼,最終還是需要回歸營收、獲利表現,以及產業趨勢等基本面。
餐飲》王品去年Q4營業利益率轉正
從營收分析,族群中目前表現最穩定的,應該是受到疫情衝擊相對較小的餐飲相關類股。以老字號的連鎖品牌王品來看,去年全年營收一七一.五億元,甚至超過疫情之前、一九年的一六二.三億元。
只是,疫情期間營收衝高,不代表獲利同步。去年三級警戒時期,王品單月營收一度剩不到十億元,雖然旗下各品牌成功透過衝刺外帶餐飲補足營收,去年十二月甚至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的十八億元營收,但由於外送餐飲的單價較低、包材及外送成本較高等因素,去年全年仍每股虧損一.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