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趨勢基本面選股,技術分析找買賣點,陳重仰認為,只要挑對個股,掌握大賺小賠的操作紀律,平凡人也能成為台股常勝軍,邁向財富自由之路。
Podcast濃縮精華導讀
德國的投資大師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說:「買股票時需要有浪漫想像力,賣股票則需要理性現實。」對於35歲就靠股市投資賺進8位數資產的陳重仰(Elson)來說,如何低檔逮飆股,又如何與手中持股說分手就分手,也有屬於他自己的兩把尺,「用基本面的研究與想像,作為長期持有實現波段獲利空間的理由;但若趨勢不如預期,就用技術面來控制風險。」他說。
大學念的是電機工程,進入職場,也合情合理地在科技產業擔任工程師;「很多人覺得理科工程師是科技新貴,很賺錢,但自從員工分紅費用化以後,我們這種在電腦、手機代工廠的基層工程師,月薪4萬多、年終兩個月,記得我30歲那年,身邊存款還不到30萬元。」擁有典型理工腦袋的陳重仰,於是開始跨進了「需要一些想像力」的投資世界,嘗試靠著台股投資獲利。
陳重仰(Elson,左)認為,台股投資除了需要靠精準推理抓趨勢,也要嚴守停利、停損的紀律,才能長長久久地在股海中安身立命。(攝影/劉咸昌)
穩紮基本功上場打仗
訓練操盤、累積資本賺第一桶金
其實29歲那年,他曾短暫離開科技業,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擔任投資公司研究員,並密集接受操盤訓練。也就是在那個時期,「學到了從蛛絲馬跡的線索去想像個股的未來故事。」他說,「雖然學到了投資功夫,但當時我都快31歲,身邊卻所剩無幾,只好再回去當工程師,重新累積投資資本。」
2014年,他重回科技業,在手機代工廠擔任工程師。不同的是,此時的他,已經懂得以自身的產業知識為底蘊,打開投資雷達,一路向上尋找具有潛力的投資機會;而讓他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的關鍵戰役,也在此時出現了。
陳重仰回憶,擔任手機工程師,自然知道從3G進入4G世代的零組件需求變化,「功率放大器(PA)用量會大幅增加。」他開始思考可能的投資對象,在此同時,還得確認相關商機的爆發時點,「當時,剛好遇到蘋果在賈伯斯(Steve Jobs)離世後發表的第一款大螢幕手機,成為史上賣最好的iPhone手機…。」這下子,功率放大器需求暢旺的趨勢瞬間明確,接下來的功課是找到標的,以及判斷最安全的買進訊號。
他當時鎖定的標的是宏捷科,「單月營收年增率超過100%,還是不放心,等到連續4個月營收年增1倍,我才決定買進。」他當時除等待業績明確增長,也觀察他所謂的「價格型態」,「不管消息多穩、基本面再好,都要『符合可以賺錢的價格型態』才買進。」他觀察,宏捷科股價在20元附近整理將近半年,量縮整理走平後,「正好在營收公布前,開始出大量。」買進訊號出現,他在2014年10月開始連買3天。
當時,宏捷科股價約在25至30元間,「後續就是每個月檢視營收,直到營收年增率從100%以上掉到雙位數,代表成長動能趨緩,開始利用技術面尋找賣點。」於是,他在宏捷科技術線型遇到整數關卡壓力時著手出脫,約陸續賣在2015年6月的100至110元附近,人生第一桶金至此落袋。
另一檔股價翻倍、讓陳重仰資產衝上8位數的代表作,則是他在2016年布局的網通設備廠智邦。
「一開始,是從《電子時報》讀到先進網路交換器產品的需求大增,又聽到產業界的友人分享訊息,說智邦的開放式交換機技術不俗。」他不否認,這一趟投資,他的確有些發揮想像力的「腦補」成分,「既然技術不錯,我就開始想像這套產品的大客戶有哪些?」不過,大膽想像之餘,他也不忘查證,雖然公司不可能透露客戶資訊,但有產業知識的他致電發言窗口,「我問,產品的主要應用會在哪些層面。」從對方提供的答案,衡量自己的想像有幾成真實。
▲點擊圖片放大
嚴守停利、停損紀律
做好風險控管,賺賠保持平常心
2016年5月,智邦舉辦法說會,公布當年第一季每股獲利0.74元,較前1年同期大幅成長3倍,加上技術線型出現買點,於是在智邦30元附近布局,直到2017年底,在100元左右全數出清,「公司訂單還是很滿,但營收成長幅度趨緩,研究後,發現有產能不足的問題。」他當機立斷獲利了結,那年他才35歲,就累積千萬資產。
也是在35歲這年,陳重仰挾著豐盈的投資收益決定離開電子業,成了專職投資人,但或許是志得意滿的自信心態,讓他很快就被市場教訓一番。讓陳重仰慘跌一跤的,同樣是網通股,也同樣是業界有人提供資訊,「2018年會買入網通設備廠仲琦,是因為聽說公司將有併購題材,買進後,隔天就真的直奔漲停…,」然後,股價後續表現遠不如預期,即使價格型態早已不符合原先設定,「但我一心等待消息成真,最後慘賠出場。」
「這次教訓讓我學到,無論對基本面和消息面有多深的研究和信心,永遠要把最壞狀況考量進來,做好風險控管很重要。」陳重仰說,這正是後來他將價格型態當作主要進出依據的原因。
之後,他在2019年5月透過對台表科的一趟投資補回元氣,「成本落在50元至60元之間,一路抱到2020年初的110元附近。」不過陳重仰坦言,即使走到今天,還是有「被燙到」的時候,他不吝分享受傷經驗,「例如我挺看好聯電,今年初認定法說會將釋出好消息,因此提前卡位買進,沒料到,聯電1月25日法說會卻表達『明年後二十八奈米市場可能面臨供過於求。』」
「這些都沒關係,只要苗頭不對就先砍單。」陳重仰無奈表示,雖然隔日大跌,讓他認賠10%出場,但對照年後看好解封商機,在長榮航股價28至30元布局,至今贏回近2成獲利,讓他再次體悟到,股市沒有絕對精準的完美推理,只有把握停利、停損的紀律,才能長久地在股海中安身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