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小學數學只考6分,他40歲財富自由:櫻花、桂盟...2022定存股首選這2檔,安心穩穩賺

小學數學只考6分,他40歲財富自由:櫻花、桂盟...2022定存股首選這2檔,安心穩穩賺

陳喬泓

台股

shutterstock

2022-02-07 10:00

《算股高手》陳喬泓,小學數學只考6分、28歲之前根本是股票白癡的門外漢,薪水不多、家世普通、錢途茫茫,全部存款只剩3萬元,跟大家一樣,內心無比焦慮,渴望「獲得財富自由,才能不再為錢工作!」

他靠著大量深度學習上百本股票書、理財書中的智慧、以10位重量級大師的賺錢心法為本,苦練「投資兵法」4年,獨創「成長飆股投資術」,40歲提早實現「財富自由」的夢想!

2022年投資該注意哪些事?陳喬泓給了3個建議。

 

2022 年趨勢討論

 

在疫情持續籠罩下,2021 年步入尾聲,雖然有不少產業受到疫情衝擊,但在全球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及各國景氣逐步升溫,台股仍繳出亮眼的成績,加權指數在7月中旬來到18304 點,再度改寫歷史新高。

 

不過在台股創高後,大盤隨即回檔修正,指數一度回跌超過兩千點,最低來到16162 點,跌幅達11.7%。這一波台股從2020年三月跌破十年線8523 點開始起漲,上漲至2021 年七月來到歷史高點18034 點,漲了逼近一萬點,累積漲幅更超過一倍以上。

 

指數不可能永無止盡上漲,有時適度回檔未必是壞事,我在2020 年〈2021年台股趨勢解析〉文章中提到,在全球大灑幣使得大量資金湧入股市,加上美中冷戰造成國際情勢的轉變,加速資金回流台灣等利多加持,我對2021 年台股的走勢相對樂觀。

 

雖然現階段股市仍具備上述的利多條件,但需面臨的考驗也不少,尤其是通膨壓力可能迫使聯準會必須提前縮表升息,也代表台股最好賺的一段,恐怕已經過去了。過去兩年投資人隨便買、隨便賺的日子,可能已經結束,預期2022年的投資難度將會提升。

 

漲多是股市最大的利空,計算市場真實報酬的加權股價報酬指數(含配息),2019 年上漲28.9%,2020年上漲27.1%,今年以來(11/1)累計漲幅為18.9%,連續三年都提供接近兩成以上的報酬率。從過去20 年歷史資料來看,指數很少連續上漲超過三年,唯一一次發生在2003 至2007 年,當時連漲五年,最終遭遇次貸危機引爆全球股市崩盤。

 

除了股市漲多外,我認為影響後續市場走勢的兩大變數,一是中國、二是通膨。從2018 年美中貿易戰開打,到制裁華為、中芯的科技戰,到今年滴滴出行上市被迫喊停,近期又高舉反壟斷、金融、數據安全與社會公平大旗,持續打壓國內企業,從阿里巴巴、補教業,再到遊戲業,也使得中概股風雲變色,很多原先看好中國的投資人這一波都損失慘重。

 

我們很難揣測中國政府的真正想法,純粹以一位投資人的角度進行分析,我們可以清楚看出一個脈絡,就是中國目前前進的方向,跟我們認知的自由經濟市場背道而馳,且諸多政策並不利於某些產業的生存與發展,而投資人能做的,就是盡量避開不確定性。

 

再者是通膨,這一波通膨急速上升有幾個主要原因,首先在新冠疫情肆虐下,世界各國維持趨近於零的利率,使得市場游資過多。緊接著疫情打斷全球供應鏈、檢疫措施嚴重影響貨輪船的正常輪換,導致運價及原物料不斷上漲。最後是中國啟動限電措施,在能耗雙控下,停工更加深供應鏈瓶頸,因此推升通膨居高不下。

 

全球經濟邁入後疫情時代,消費需求激增,但受缺工、缺料的影響,引發供應鏈中斷,加上能源價格大幅上揚,石油和天然氣價格持續大漲上漲,預期通膨升溫的問題,恐怕比原本預期更嚴重且更持久。

 

降低通膨最有效的方法是升息,包括新加坡、韓國、紐西蘭等13 個國家,疫情以來,至少升息超過一次,但最具全球影響力的聯準會及歐洲央行,至今仍未行動,預計聯準會將於2021 年11 月開始縮減購債,升息的時間可能落在2022 年中旬。

 

2022 年的投資建議

 

 

在面臨中國經濟的不確定性及通膨持續升溫,2022 年我給投資人的投資建議,如下:

 

一、現階段我不會考慮投資中國,或許有跌深反彈的契機,但長期趨勢並不明朗,2021 年美股及台股紛紛寫下歷史新高,而上證指數的歷史高點出現2007 年,香港恆生指數的高點則是出現在2018 年,如果你是在之前高點進場的投資人,到現在可能都還沒解套。

 

二、不要持有大量現金或其它無法抵抗通膨的資產,受通膨影響最大的是,持有現金、定存或無法抗通膨的資產(如儲蓄險、外幣資產)。假設長期通膨率為3%,你原先口袋裡的百元現鈔,經過一年雖然紙幣上還是寫一百元,但實質購買力會減少至約97 元。也就是說,如果你持有的資產無法獲取高於3% 的報酬率,你的真實資產其實是不斷縮水。

 

三、黃金、古董、藝術品都具備保值能力,但相較以上資產,持有房屋不動產是相對合理的好選擇,根據歷史的長期統計,房地產的投資報酬率約5%,除非遇到極端事件,否則房地產長期報酬率會高於通膨。但比房地產更好的選擇是股票,長期來看,股市的報酬率有機會達7 ~9%。

 

雖然投資股市仍是對抗通膨最好的選擇之一,但並不是什麼股票都可以買。有些電子股獲利大幅成長,近期股價卻持續走弱,主要原因是因為明年展望較不明朗,市場先前預期疫情會趨緩,不過我想沒人能夠確切知道,疫情何時會劃下句點,因此最好的策略是買進不管疫情如何發展,營運影響相對有限的產業,像是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半導體、AIOT、電動車、民生消費……。

 

舉例來說,像是全球自行車鏈條大廠桂盟(5306),近幾年的獲利呈現三級跳,每股盈餘從2019 年的8 元、成長至2020 年的12.02 元,再到2021 年預估超過14 元,營運表現幾乎不受疫情影響。

 

桂盟今年以來營收大幅成長

 

桂盟成立於1977 年,總部位於台南,生產基地位於台灣、中國及越南,專門製造自行車及機車鏈條的企業,為全球最大的自行車鏈條生產商。主要產品為高階及中低階自行車鏈條。主要客戶有Shimano、巨大、美利達等,其市場市占率高達70%。

 

桂盟為全球最大鏈條製造商,最大競爭優勢在於累積超過40 年鏈條製造的經驗,擁有全球運籌和垂直整合能力,具備鏈條製造的成本優勢,能提供具有性能優勢和穩定品質的產品。

 

雖然近期越南廠受到疫情影響,採取降載生產,使得營收成長動能趨緩,但在中高階自行車持續供不應求,E-bike 鏈條出貨表現優於預期的情況下,預計2022 年公司將持續擴充產能,另外,在自行車保有量提升下,也推升對高毛利的AM 鏈條需求,整體營收可望再成長。

 

桂盟是一家要用長線角度思考的公司,碳中和是未來無可避免的長期趨勢,加上疫情改變人們原有的交通及運動休閒方式,民眾改以自行車為代步出行工具,帶動自行車及E-bike 需求更甚以往。

 

2020 年全球自行車市場達到544 億美元,預估至2028 年將增長至925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7%,以桂盟在產業的領導地位,成長性應該不會亞於產業成長性,值得長線投資人進一步關注。

 

桂盟2019 至2021 年週線走勢圖

 

 

此外,也要避開受原物料上漲,使營運成本大增,或是產品沒有轉嫁能力的企業。最好的選擇,有定價能力或是受原料上漲而獲利增加的企業。

 

這部分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外在環境成本雖然增加,但公司具備定價權,能夠把增加成本轉嫁至客戶或消費者,例如:台積電(2330)、櫻花(9911)都具備優秀的轉嫁能力;第二種是受惠原物料上漲的景氣循環股,如鋼鐵、原油、化工等,在產品漲價下獲利可望三級跳,不過缺點是原物料產業反轉速度較快,一般投資人很難掌握完美的出場時機,這點也需要特別注意。

 

而台灣廚衛領導品牌,櫻花(9911)就是一家擁有成本轉嫁能力的企業,因為廚衛產品在台股屬於冷門產業,不太受到市場投資人青睞,但至2021年11/1止,櫻花累積投資報酬率高達41.2%,表現遠勝大盤。

 

櫻花2019 至2021 年週線走勢圖

 

 

櫻花成立超過40 年,旗下有櫻花及莊頭北兩大品牌,市占率近五成,並代理伊萊克斯廚電產品,品牌形象深植人心,已建立一定程度的護河城優勢。

 

櫻花過去營運一直維持穩健增長,2020 年營收及獲利同步創下新高,合併營收66.3 億元,年增5.2%,毛利率36.8%、年增1.2%,但因持股44.39% 的櫻花中國去年第一季受到疫情影響,大虧3 千多萬人民幣,使得稅後淨利8.93 億元,僅微幅成長0.4%,每股盈餘為4.08 元。

 

今年受惠產品銷售暢旺,及高單價產品組合提升,前三季合併營收達52.8億元、年增15.6%,表現優於預期,加上櫻花中國轉虧為盈的挹注下,前三季稅後淨利來到7.24 億元、每股盈餘3.31 元、年增32.4%。

 

雖然台灣廚衛市場相對飽合,出貨量不易大幅成長,但在智能化商品滲透率持續提升下,帶動ASP 成長,也帶動近幾年毛利率緩步走升,是櫻花獲利成長的主因。

 

展望未來,公司看好國內淨水器及室內家居裝潢需求,大舉布局淨水器市場,並正式成立櫻花家居,預計未來三年在北中高三地建立三家大型家居生活體驗館,家居事業有機會在未來3 ~ 5 年內成為櫻花新的成長動能。

 

此外,櫻花於2019 年公告建置新廠,目標擴大智能產品研發及生產計畫,未來5 年資本支出,將達13 億以上。主要用於廠區擴大及產量提升等計畫,霧峰新廠預計2024 ~ 2025 年完工,公司預計2025 年集團合併營收,可望突破100 億元、躋身百億元俱樂部。

 

從2018 年跟大家分享至今,我對櫻花的看法從未改變。如果你追求股價的短期爆發力,櫻花或許不適合你,但如果你想存一檔能夠穩定獲利,且長期營運前景相對明確的股票,櫻花絕對是首選標的之一。

 

櫻花現金股利逐年成長

 

 

2022 年投資人需要密切關注聯準會的升息時間,如果通膨持續擴大,聯準會恐被迫提前(或快速)升息,將不利於股市後續表現。當對市場有疑慮時,建議可以選擇增持獲利穩定、殖利率高的價值股,例如:桂盟、櫻花……。基本上我對2022 年指數的看法是中性偏保守,投資人可以把重點放在選股上,祝福大家2022 年都能操作順利!

 

作者簡介_陳喬泓

投資經驗:投資經驗逾15 年

標的:目前主要持股為台積電、信邦、中租-KY、櫻花、桂盟

現職:成長股投資人

 

本文摘自樂金文化《撼動韓國股市的7大操盤手:揭密那些完勝AI投機鬼才的高獲利條件【隨書附2022年趨勢解析與投資規劃】

這是十一長假前,台灣股市肅殺的慘狀,八日中國股市恢復交易,為了防範深滬股市可能的崩跌危機,在休假期間,人民銀行加班作業宣布調降存款準備率一個百分點,這是非常大的降準動作。但是股市仍然不買帳,幾個重要指數仍出現巨大跌幅,例如,滬深三○○下挫一四七.九六點,跌幅達四.三○%;深圳A股下跌五七.八四點,跌幅三.八四%;上海A股下跌一○九.八八點,跌幅三.七二%;如果沒有人行的降準動作,深滬A股跌幅可能在六%以上。

 

關鍵一:工業富聯跌破承銷價

 

在十一長假過後,中港市場出現幾個關鍵性的指標,一是大家非常熟悉、也很關注,台灣鴻海持有八五%,在上海A股上市的FII(工業富聯),在十月八日正式跌破承銷價。工業富聯以每股十三.七七元人民幣掛牌,八日最後收盤是十三.七二元人民幣;假如從上市後的最高點二十五.七二元人民幣來算,跌幅已近四七%。

 

郭台銘董事長把精銳部隊從鴻海抽離到上海掛A股,原來備受各方期待,台灣的投資人都認為FII會成為最威猛的獨角獸,台灣的媒體及投資界在FII掛牌前都預測FII上市後會連拉十支漲停板,市值會達六千億元人民幣;沒想到工業富聯掛牌只漲了三支半漲停板,此後緩緩回到承銷價,現在工業富聯的市值回落到二七○二億元人民幣。

 

本來郭董的算盤是這樣打:若FII能創造六千億元人民幣市值,大約三兆元新台幣,那麼台灣的鴻海會因持有八五%的工業富聯身價大增;沒想到工業富聯表現差強人意,台灣的鴻海股價也頻創新低,八日收在七十五.五元,市值跌到一.三兆元新台幣,把穩居第二大市值十幾年的寶座讓給台塑石化,這是台股大事紀。

 

這些年郭董熱中把集團企業分拆上市,這與國際大型企業,如蘋果、亞馬遜等作法大異其趣,國外大型企業透過一連串的購併,集中火力讓企業市值變得更壯大。郭董則是努力把企業分拆,結果備多力分,很多分拆出來的企業,可能因經營者不夠努力,造成股價頻頻下跌的景象。

 

在香港掛牌的富智康,從上市後最高到二十七.七港幣,現在狠狠跌到○.七九港幣,只能以一個慘字形容;郭董用了很大力氣整治的日本夏普,今年表現也不佳,股價從一月十一日高點四一九○日圓一直跌到二一三四日圓,對照索尼今年以來從五○八三日圓漲到六五七七日圓,形成了十分強烈的對比;今年鴻海旗下子公司臻鼎也分拆子公司鵬鼎在深圳A股掛牌,承銷價十六.○七元人民幣,上市後最高到過三十元人民幣,如今收在二十.七四元人民幣,看起來很有可能跌回承銷價附近。

 

郭董主要生產基地都在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對美出口創匯最大的企業,這次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嚴厲的貿易戰,郭董恐怕首當其衝。未來那麼龐大的鴻海上市兵團如何進一步再整合,變得更有力,可能是郭董必須深思的關鍵問題。

 

郭董

工業富聯跌破承銷價,郭董的分拆策略備受考驗。(攝影/唐紹航)

 

關鍵二:騰訊、阿里巴巴雙雙折翼

 

第二個十一長假後熱效應,是中國的新經濟雙翅膀折翼。

 

眾多投資銀行都預測,騰訊及阿里巴巴擁有人口優勢,市值會率先衝到一兆美元,沒想到今年市值最早衝抵一兆美元的是蘋果及亞馬遜,今年騰訊及阿里巴巴反而雙雙在資本市場折翼,不但上攻一兆美元不成,連五千億美元保衛戰也挺不住。

 

十一長假後的首日交易,騰訊收盤二九九港幣,首度跌破三○○港幣大關;阿里巴巴也收在一五一.一四美元新低價,市值剩下三八八四億美元。

 

在港掛牌的騰訊,市值剩下二.八五兆港幣,約三六三四億美元。今年初騰訊股價最高漲到四七四.六港幣,市值達四.五二兆港幣,約五七六九億美元,一度超越臉書,成為全球第五大市值企業;今年中國官方嚴控遊戲,實施實名制登錄,嚴重衝擊騰訊的發展,今年以來股價已狠跌二六.四%。而阿里則在馬雲退休並且交出股權後,股價續走低,市場都擔心沒有馬雲的阿里巴巴會變怎樣,更擔心阿里巴巴變成國企,如何在險惡的新經濟叢林打仗?

 

關鍵三:獨角獸企業夢醒時分

 

三是市場對中國獨角獸企業的期待幻滅,最具代表性的是華興資本。華興資本是孕育最強獨角獸的平台,主要業務是「投資銀行、投資管理及多牌照證券平台」,在顧問服務、股權資本市場、私募股權投資市場,華興資本都遙遙領先。

 

根據統計,從一三到一七年,按新經濟交易額排名第一,為中國新經濟公司承銷美國、香港的IPO(首次公開募股)數量也排中資第一;華興資本上市前亮出一七年經調整營收二.一二億美元,年增四七.六%,一八年第一季的淨利潤三五六七萬美元,年增四二三%。從基本面來看,華興資本控股有備而來;不過,到了香港資本市場,投資人並不領情。

 

華興資本在九月二十七日掛牌,承銷價三十一.八港幣,但一開市賣壓沉重,隨即跌到二十四.一五港幣,收在二十四.七港幣,所有參加抽籤的投資人全都套牢。這個孵育獨角獸的搖籃,讓香港資本市場傻眼,最近微博出現一篇文章,上面寫著過去三十年中國人致富的幾個階段:八○年代靠投機倒把,九○年代靠國企改制,二○○○年後靠房地產,一○年後發財靠融資,文章指出:這時企業賺錢或不賺錢都不是關鍵,最重要的是會不會說故事。最典型的代表是京東,京東一年虧損幾十億元人民幣,劉強東一年分紅卻可以幾十億。這篇文章預告:創業者好不容易拿到的融資,開始「A輪死,B輪死,C輪死……」這篇文章等於預告獨角獸的未來命運坎坷。

 

今年小米以十七港幣掛牌,小米是最具爆發力的獨角獸,市場原來認為估值可達一二○○億美元,但IPO得到的超額認購遠遠不如預期,小米最後以十七港幣掛牌,一度漲到二十一.五五港幣,如今跌到十三.五八港幣,市值只有三○六六億港幣,換成美元只有三九一.四億。

 

另一個是美團點評,這次IPO得到散戶超額認購只有一.五倍,勉強以六十九港幣掛牌,第四天就跌破承銷價,最慘跌到六十三.八港幣,美團上半年公布業績虧損四十一.九一億元人民幣,這是獨角獸最典型的創業模式。

 

像滴滴出行、ofo共享單車、餓了麼……,都是透過融資,大家還用各種手段從資本市場取得資金,A輪、B輪、C輪、D輪、E輪,一棒接一棒,不擇手段搶占市場,先打死對方,虧損也沒有關係。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建立在市場永遠只會成長、不會衰退的前提上;等到市場擴張到盡頭,企業的虧損依然沒有改善,此時大家夢醒,獨角獸可能鳥獸散。美團的出師未捷,可能影響未來眾多巨大虧損、想要透過資本市場融資的準獨角獸。

 

十一長假後,中港資本市場出現這三個巨大變化,有如「獵殺紅色十月」風暴,其中最大催化劑,就是十月四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在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的演講,這場演講形同「哀的美敦書」(最後通牒),宛如宣戰的檄文,這也代表中美兩國從一九七二年由美國總統尼克森、國務卿季辛吉促成的合作路線的大轉向,中美對峙的冷戰正式開始。

 

彭斯指責中國共產黨以獎賞或脅迫的手段,影響美國企業、大學、電影製片;國會、地方到中央,干涉美國政策和選舉。這是非常嚴厲的指控,彭斯的演講完全不看稿,似是有備而來,他把中國與中共作了區隔,同時也提到「台灣對民主的擁抱,為所有華人提供了一條更美好的道路。」這也給未來台美關係增加了想像空間。

 

彭斯這場演講,預告了未來十年全球的新變化,過去美國大力扶持中國成長,中國從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奔馳至今,將來中美從經濟層面的貿易戰到各個層面的新冷戰,可能是未來世界改變的焦點,獵殺紅色十月,或許只是一個起點。

 

台股

 

中國

▲點圖放大

 

華興資本

華興資本基本面看似不錯,但投資人並不領情。(圖片/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
高雄修車師傅存近200張國泰金,年領49萬股息!存股教父:7種優質好股讓你賺不停
高雄修車師傅存近200張國泰金,年領49萬股息!存股教父:7種優質好股讓你賺不停

2022-02-07

演藝圈公認「存款最多」的男人!51歲梁赫群2大理財秘招「能不花錢就不花錢」
演藝圈公認「存款最多」的男人!51歲梁赫群2大理財秘招「能不花錢就不花錢」

2022-02-06

玉山金漲這麼多又有配股...同樣每月投2000元,買0050不如買金融股?專家破解2大盲點
玉山金漲這麼多又有配股...同樣每月投2000元,買0050不如買金融股?專家破解2大盲點

2022-01-21

關稅談判台灣掛到號了「4/11就談」,美貿易代表:要和這國一起!賴清德喊從0%開始談⋯10-30%影響一次看
關稅談判台灣掛到號了「4/11就談」,美貿易代表:要和這國一起!賴清德喊從0%開始談⋯10-30%影響一次看

2025-04-11

罷免連署爆連環造假3人羈押!朱立倫明會黃國昌、喊426上凱道…盧秀燕、趙少康、蔣萬安態度是?
罷免連署爆連環造假3人羈押!朱立倫明會黃國昌、喊426上凱道…盧秀燕、趙少康、蔣萬安態度是?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