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投資風潮正夯,但投資人常陷入選擇盲區,該買產業型、高股息還是追蹤大盤指數的ETF商品?
從學校畢業5年、靠著ETF賺到400萬元的蔡至誠(PG財經筆記)認為,不同類型ETF有不同的特性,「好的故事題材,不一定是好投資。」在選擇投資產業型ETF之前,建議把握三大重點,才能有好報酬:
第一,產業本身發展在未來是否如預期發揮;
第二,ETF內的成分股是否真的受益於未來趨勢;
第三,ETF本身股價還沒因為市場關注而被推升,若未來趨勢有所轉變導致產業更迭,那麼勢必對產業型ETF的股價造成打擊。
蔡至誠曾就讀於警察大學,畢業後在擔任警察的同時,也投入了股票投資行列,跟許多投資新手一樣,剛進入股市總是跌跌撞撞,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直到有次他接觸到了《漫步華爾街》、《投資金律》等理財書籍,開始選擇投資ETF。
五年後,他藉著ETF賺進了400萬元,同時創造每年20%的高報酬率,之後更成立部落格《PG財經筆記》,與讀者分享投資心理以及財富管理的經驗。
蔡至誠認為追蹤大盤的0050、006208因被動追蹤大盤市場以及投資台灣市值前50大企業的特性,投資人只要買入這類ETF,等同於買進「未來趨勢」。而高股息ETF如0056,成長動能雖不如大盤型ETF,但相對穩健,適合做為退休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蔡至誠也表示,大部分投資人都把ETF報酬估計得過於保守,其實只要將投資ETF的年限拉長,以定期定額持續買進,在未來回測投資報酬率時,平均年化報酬也可高達10%以上。
想知道更多理財達人的秘訣,請點選《毛利小姐變有錢》Podcast連結收聽:https://reurl.cc/mGnD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