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晶片、零件供應鏈緊繃與消費需求飆升的衝擊下,今年蘋果iPhone 13系列出現史上最慘的缺貨潮,傳出蘋果不得不減產iPad與舊款iPhone的零組件以維持iPhone 13的產量,有專家點出,此次晶片大缺貨將改寫全球半導體分工布局,未來將以「需求」為中心,北美、歐洲及大陸的比重會有所增加。
新浪財經報導,此次晶片大缺貨的重災區原本落在車用晶片,對手機晶片的影響較小,就算阻礙手機晶片的出貨量,蘋果供應鏈擁有極高的彈性,不太會受到影響,然而近期卻接連傳出iPhone 13缺貨及蘋果第四季因供應鏈問題損失至少60億美元(約新台幣1685.4億)的銷售額等消息,顯示連蘋果也擋不住嚴重的半導體缺貨荒。
市場調查研究機構Counterpoint表示,先前手機廠商還能維持運作,主要是利用庫存的零組件進行生產,時至今日,即使晶圓代工廠已經滿載運作,但短缺情況仍持續發生,廠商只能獲得原有訂單中70至80%的零件量,隨著庫存消耗殆盡,問題也變得更為嚴峻。
此外,此次iPhone缺貨潮與台積電生產的A15晶片無關,主要是無線充電晶片與相機鏡頭模組缺貨所導致,加上iPhone的型號雖不多,但出貨量大且所使用的晶片與零件都比較特殊,都讓缺貨狀況更為嚴重。
商業戰略專家、鳳凰網財經首席顧問周掌櫃表示,「這次消費性電子供應鏈所產生的大問題是,全球化分工突顯的是全球布局,未來從安全性角度,大概會開始以需求中心進行布局,北美、歐洲及大陸都會投入半導體產業鏈,產能的分布可能會出現調整。」
報導點出,即使蘋果手機出現缺貨荒,但有部分手機廠商卻面臨龐大庫存壓力,熱門機型出現缺貨斷貨,滯銷機型卻陷入賣不出去的窘境,「晶片缺貨的背景下,各家廠商不得不開始囤貨,但消費者換機周期也拉長,需求不如前幾年強勁,如果備貨量超出需求過多,這種失衡將為消費性電子帶來巨大不確定性。」
※本文授權自中時電子報,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