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受到總體環境的各種影響,台股單周跌逾7百點,再度摜破萬7,大盤是否已結束去年3月以來的多方走勢? 投資人又該注意哪些關鍵點位?
台股近期受到美國聯準會縮表、拜登政府加稅、中國恒大及限電危機,以及美債可能違約與通膨上升、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至1.55%等利空衝擊,美國科技股中期轉弱的下跌影響,導致台股電子股領跌回測年線。大盤相繼跌落「萬7」及「8523低點與15159低點」連結中長期上升線支撐,在80以上高檔鈍化長達11個月的9月KD值出現高檔交叉向下現象,意味台股中長期漸進入強弱轉折觀察點。
通常中長多行情轉弱的訊號,是先跌破中長期上升線支撐後向下,接著9月KD值從高檔交叉向下,出現中長期轉弱訊號。如無力反彈向上,反而跌破年線支撐,年線開始從扣抵高指數區走低,就表示中長期趨勢出現轉空壓力。
中長多趨勢是否轉變
端看能否守年線支撐反彈
台股12月均線(年線)目前扣抵低指數區上升至16384點,至明年元月到扣抵15138點以下低指數區,除非大跌至萬5以下,年線可望維持上升趨勢。不過,10月1日低點16503點已漸接近年線,加上9月KD值出現高檔轉折向下訊號,多頭能否力守年線上下支撐反彈,則攸關中長多趨勢是否轉變。
相較去年3月的8523低點後,聯準會與全球主要央行大量放錢救市,台商資金回流,台股展開強勁的資金行情來看,聯準會可能11月開始縮表,已有國家開始升息,聯準會可能明年開始升息,美元指數反彈,新興市場資金行情將減弱。
台股在7月創下12.38兆元月超級天量後,隨著大盤拉回整理,月成交量萎縮至9月的5.996兆元。所謂「量先價行」,無量就無價,大盤反彈至高檔套牢壓力區,成交量無法放大,自然無力突破壓力,反而容易受利空衝擊而大幅回整。
貨櫃3雄先前大漲時,占大盤日成交量達40%以上,但因為歐盟、美國準備行政介入,調查貨櫃運價壟斷消息影響,股價開始反轉大跌,雖然有關塞港及運價上漲的利多不斷,但貨櫃3雄卻利多不漲,氣勢明顯消退之下,成交量大幅萎縮,月成交量占大盤比重從7月約近31%降至9月的16%左右,是大盤成交量萎縮的主因。
其次,則是大盤漲勢不像今年上半年強勁,開始步入上漲空間有限的高檔震盪走勢。去年由台積電、聯發科、聯電等電子權值股,或是今年上半年的貨櫃3雄等明顯主流類股領軍下,強勢股續漲性弱,加上隔日沖盛行,強勢股常常今日大漲、明日大跌,或利多開盤大漲但開高走低,選股操作難度明顯增加,投資人獲利不易,漸漸退出市場,使得人氣明顯退潮,成交量大幅萎縮。
大盤近期下跌讓20日線和季線轉空頭排列助跌,9周KD值轉折交叉向下,及12周RSI跌落50以下,大盤中期轉弱整理外,指數也跌落中長期上升線,9月KD值出現高檔轉折向下訊號(電子類股指數的9月KD值目前已領先交叉向下跌落80轉弱),中期整理有進一步弱化為中長期整理現象。
重點觀察指標族群:
載板、車用、塑化、新能源
接下來,多頭宜力守16000點至16200點之間支撐,不要讓9月KD值跌落80以下,9月KD值向下開口放大,力保年線上揚趨勢,則大盤只是中長期轉弱整理,還不會轉為中長空行情。
美股4大指數中期雖轉弱整理,回測半年線支撐,但仍保持9月KD值高檔鈍化、年線上揚的中長多格局,可減緩台股中長期趨勢轉弱壓力。不過,聯準會縮表、中國限電、美債問題與通膨上升等要緩和下來,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回落至1.5%以下,降低對科技股衝擊,費半指數守住半年線反彈向上,電子業庫存調整壓力告一段落,電子股指數守住年線反彈,才有利台股中長期走勢發展。
大盤暫看是中長期轉弱整理,中期在16200點至走低的20日線和季線間震盪調整,指數拉回雖可以跌落年線,但不能離年線太遠,讓年線反轉向下轉空。就順勢操作而言,建議反彈減碼弱勢且業績不佳個股,短中期在16200點上下守穩之下,可逢低選股區間操作。
大盤中期調整一段時間之後,出現續漲性較強的主流股領軍擴量、9周KD值再轉折交叉向上、20日均線和20日均量同步回升助漲,才能積極加碼操作;指標族群觀察晶圓代工、IC載板、設計IP及車用電子、雲端伺服器等,以及受惠國際油價上漲的塑化股(PVC、EVA)、中國限電題材的新能源(太陽能、風電)、運動及成衣相關類股。
(本文作者為康和證券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