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一隻不知從何處飛到天安門廣場的黑天鵝,引起民眾圍觀,甚至登上全球主要媒體的版面。緊接著,恆大地產岌岌可危的財務泡沫,終攤開在全中國百姓面前,並引發自7月早已疲弱的港股持續重挫。事實上,香港國企指數早於2月即已見高點,形成空頭走勢。
中國經濟真正對全球股市造成緊張的市場情緒,並非起於恆大地產即將瓦解,而是中國受中共中央要求執行「能耗雙控」政策,中國10多個省份9月下旬無預警祭出程度不一的限電政策,拉緊全球原本緊繃的供應鏈斷鏈神經。
加上原油、大宗商品等原物料價格持續走高,美國長年期公債殖利率再度走揚,歐、美股市為之震盪,外資9月最後一周擴大賣超台股862億元,創5月中旬疫情升溫單周賣超934億元後,最大單周賣超金額。
經9月下旬以來連續兩周下跌,台股上市指數最低16162點(10/5),以周K線觀察,年線以下的主要均線包括月線、季線、半年線,已全部失守並轉為下滑,市場悲觀情緒可想而知,加上市場分析師漲時看漲、跌時看跌的慣性言論,更加重市場恐慌情緒。
事實上,代表台股長期多空趨勢的年線、即52周均線,並未因此波台股回檔而受到影響,倒數52周、年線扣抵位置為2020年9月28日,當周收盤指數為12515點,未來四周平均扣抵點數為12770點,未來13周平均扣抵點數為13586點。
這代表未來一個月只要指數不跌破13000點、未來一季不跌破14000點,台股指數縱使跌落年線之下,年線仍將維持上升的多頭趨勢。就投資策略上,當多頭趨勢尚未改變之下,越接近年線、甚至跌破年線越深,越是相對安全的買點。
圖一、年線仍然向上走升,多頭趨勢尚未改變
——台股周K線與外資買賣超及年線乖離率走勢對照圖
造成此波國際股市震盪回檔的主因有二,一是通膨隱憂;另一為中國限電問題。
CRB指數若急速上升 央行貨幣政策將由鬆轉緊
代表大宗商品原物料期貨價格的CRB指數,至10月4日為233.08點,不僅續創2021年初以來最高點,亦為2015年3月以後最高點,顯示各領域的製造生產所需的上游原物料需求持續增強,代表後疫情時代全球製造業景氣持續復甦,並未因新變種病毒興起而受挫。
圖二、原物料價格持續走高,顯示市場需求旺盛
——CRB指數走勢圖
拉長時間觀察,CRB指數目前位置僅是脫離200點以下的長期低檔區,過去20年間,CRB指數大部分區間介於200點到350點之間,因此嚴格來說,250點以下,仍稱不上高的潛在通膨壓力。
之所以引起市場對通貨膨脹壓力的隱憂,主要來自2020年因疫情關係,大宗商品原物料價格自2020年第一季急挫,導致相對基期偏低,2021年第二季後,各國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因而急速走高。
圖三、全球潛在通膨壓力仍然可控
——CRB指數月K線圖
2020年8月底CRB指數為153.21點、9月底為148.51點、10月底為144.73點、11月底為160.06點、12月底為167.8點。CRB指數在2020年11月之前,均仍處低基期區域,上游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將不易明顯回落,但第四季、年底前,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有機會因去年基期墊高而回降。
但此推論必須立基於CRB指數維持緩步上升格局,若CRB指數出現急速上升,各國生產者物價指數便可能再度飆高,並造成下游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走高,而各國央行貨幣政策亦將被迫由鬆轉緊,對全球股市將造成資金退潮的壓力。
北海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10月4日最高上漲至每桶82美元,國際油價已扭轉金融海嘯後延續超過10年以上的長期空頭走勢,代表全球高油價時代再度來臨,亦將對通貨膨脹形成越來越重的壓力。相對地,提供綠能的產業供應鏈將有更多潛在成長機會。
圖四、長期走空終結,高油價時代再度來臨!
——北海布蘭特原油月K線
物價情勢為影響股市投資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但並非所有物價上漲階段均足以造成股市立刻由多頭循環轉為空頭循環。未來升息初期來臨時,企業盈餘成長率是否能超越利率上升的幅度,將攸關企業股價走向是繼續上漲或反轉下跌。升息循環初期對盈餘維持成長企業股價未必全然是利空,但對盈餘零成長或衰退的公司,升息循環的啟動往往是股價走向空頭的催化劑。
投資人需掌握4要點 慎選投資標的
嚴密篩選優質投資標的在全球物價壓力提高下,顯得更加重要。投資者應在投資思考邏輯上,掌握4個要點。
1.投資標的能否順利轉嫁上升的上游原物料生產成本至下游需求者?企業本業獲利性指標如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的觀察,將越來越重要。
2.投資標的能否在原物料價格上升循環中,成為受惠者?例如,企業是否為高庫存原物料廠、擁有高原物料加工產能?
3.投資標的盈餘成長率能否高於物價或利率上升幅度?
4.投資標的產業景氣或產業的競爭力,是否不受通貨膨脹影響,或是衝擊極低?甚至可成為同步受惠者?
台灣前8月對中國地區(含香港)出口總額1210億美元,占率高達42.5%,其中對中國大陸(不含香港)仍高達804億美元、占率28.3%,出口至中國的貨品主要為半成品、零組件或中上游原物料,並以中國為主要生產基地加工且最終商品出口至歐、美地區。
因此,中國實施工業限電,對台企的影響不容小覷,此與台企是否為高汙染、高耗能產業關係不大,投資者在中國工業限電措施仍未緩解前,對台股上市櫃公司主要生產基地在中國地區者,應格外謹慎保守以對。
亞銀9月發布「亞洲發展展望更新報告」,預估亞洲今年GDP成長率7.1%,低於4月預測的7.3%,但較去年負0.1%好轉;2022年成長率預估降至5.4%。相對地,將我國2021年經濟成長率自原來預估的4.6%提高為6.2%,2022年則仍維持原來預測的3.0%不變。顯示,我國今、明兩年經濟表現仍將不俗。
美元指數9月強升1.73%,但台股僅小幅貶值0.34%,10月至4日美元指數小幅回貶0.49%,台幣微幅貶值0.02%,足見縱使美元走強,國內資金並未出現外流趨勢。
在台股長線多頭趨勢尚未改變、經濟基本面仍表現優異、資金並未外流、貨幣總計數持續創新高之下,台股回檔越接近年線、甚至跌破年線越深,越是相對安全的買點。
但投資者務必小心,台股已非所有股票都適宜做多操作的多頭趨勢,避開生產供應鏈以中國為核心、無法轉嫁生產成本上升的標的,在後疫情時代,選股優劣決定勝負,嚴控持股比例、寧缺勿濫,當優質投資標的越來越難尋時,應降低持股,保持觀望。(作者為鉅豐財經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