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330)有意調高晶圓代工價格的消息,這兩天在國內產業界傳得沸沸揚揚,今(25)日更有多家媒體報導,台積電上午通知所有國內客戶,即日起全面調高所有製程的報價20%,凡是今天起下單的價格都適用,而非先前傳出的今年第四季或明年初才開始漲價。
據了解,台積電上次全面調高製程是2016年,且創辦人張忠謀定下的四大核心價值之一就是「客戶信任」,認為「客戶是我們的夥伴,我們優先考慮客戶的需求,我們視客戶競爭力為台積公司的競爭力」,因此台積電很少全面漲價,也不會經常調價。
市場專家觀察,全球晶圓代工極度供不應求、原物料價格節節上升、資本支出居高不下,以及其他同業率先漲價,都是台積電在堅守五年後,不得不全面漲價的因素。
台積電上次全面漲價 已是2014~2016年
台積電因應全球晶圓代工吃緊,上半年已取消了給客戶的價格折讓,並調高特定特殊製程的報價,但不論對12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或成熟製程,報價大多維持穩定。
但其實在今年第一季,市場上就開始傳出台積電有意漲價的消息,當時說法是台積準備在年底漲價25%,但台積遲遲沒有動作,反而是聯電(2303)、世界先進(5347)及力積電(6770)等同業頻頻漲價,2021年累計已四度調高報價。
從事後來看,台積電高層7月中在第二季線上法說會中,或許已經暗示下半年調升價格的可能性。
魏哲家:「台積電定價策略是策略性的,不是投機取巧的」
根據台積電第二季法說會的文字紀錄,總裁魏哲家做業務報告時表示,「為確保有適當的投資報酬率,(產品)定價及成本都很重要。台積電的定價策略是策略性的,不是投機取巧的。在此同時,我們要面對製造成本的挑戰,因為先進製程的複雜度更高、成熟製程有新投資、全球製造版圖擴大,原物料及基本材料的成本也上升」。
「因此,我們會讓價格更穩定(firm up),會持續與客戶密切合作、提供價值,並且繼續與供應商洽商、改善成本。」
魏哲家在回答外資法人對於定價的問題時也說,「我們與客戶密切合作,在幫助他們成功同時,也能有適當的報酬」。展望未來,「我們會繼續這麼做,盡可能聽客戶的想法,把成長最大化、獲得適當的(投資)報酬,所以我們才會讓晶圓報價更穩定,也有信心把毛利率長期維持在50%左右或更高」。
二線晶圓廠多次漲價 「聯電有些報價還超過台積」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暨產業顧問劉佩真觀察,上次台積電全面漲價應該是2014~2016年晶圓代工市況大好的時候,至於這次「撐到最後」才漲價的原因有下列幾項:
1. 反映當前晶圓代工市況的供不應求。
2. 矽晶圓等原物料的價格上揚。
3. 台積電在台灣、美國持續增產及擴廠,資本支出高,意味未來幾年折舊費用勢必抑制獲利。
台積電毛利率去年第四季衝上54%新高後,今年逐季下降,雖然仍有50%,但資本市場多半希望可以在50%以上。
4. 二線晶圓廠今年頻繁漲價,聯電等同業已經四度漲價,「聯電有些報價還超過台積」。
台積電之外的國內晶圓代工同業,八吋晶圓報價較去年同期上漲達50%,12吋晶圓報價也年增三成,且明年第一季還可能續漲5~10%,因此台積電需要回應同業動態。
台積電2023年前 還可能再漲價
若當前全球晶圓代工供給極度吃緊,台積電漲價是否「有一就有二」?
劉佩真表示,由於全球成熟製程的晶圓代工供需要到2023年才可望平衡,在此之前台積電仍有機會再度漲價,但頻率不至於太頻繁。
陸行之:台積漲價 是要彌補這兩年資本支出錯配
資深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上午在個人臉書發文指出,他以前就質疑,台積電在八吋晶圓代工佔了全球45~50%市場,在12吋晶圓的成熟製程(90~10奈米)的全球市佔率更接近70%。
但去年台積資本支出的172億美元及今年300億美元,幾乎都投資12吋晶圓的先進製程,又說部分12吋晶圓的成熟製程「供過於求,結果造成全球半導體產業長料(先進製程),短料(8吋/12吋成熟製程)嚴重不平衡」。
陸行之認為,台積電之所以要漲價,其實是要彌補這兩年資本支出的錯配,並挽救毛利率在50%之上,因為台積在八吋及12吋晶圓成熟製程的市佔率有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