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台驊持長榮、陽明萬張船票 顏益財20字談航運後市產業面

台驊持長榮、陽明萬張船票 顏益財20字談航運後市產業面

財訊 文/涂憶君

台股

shutterstock

2021-07-12 10:35

「一張不賣,奇蹟自來,反向加碼,綿延不絕。」台驊投控董事長顏益財針對貨櫃三雄後市的「16字箴言」,近期在市場上受到矚目。在去年市場還半信半疑之際,顏益財就敏銳地嗅出貨櫃景氣轉好的時機點,積極加碼以遠洋線為主的長榮、陽明,業內業外都順勢吃足甜頭。

 

根據《財訊》報導,台驊投控是台灣攬貨業者中,業務堪稱最為多元的公司;旗下控有29家子孫公司,一直都以歐美長程線的貨攬為主。台驊2021年第1季營收占比,海、空、鐵路、內貿物流分別為66%、22%、4%、8%。

 

一張不賣!趨勢從物流可見

 

接受《財訊》採訪時,顏益財表示,過去中國的營收一直以來都占了台驊6~7成比重,但美中貿易戰開打後,他馬上意識到集團策略應該要轉變,便在2020年將總部從上海拉回台北,拓展東南亞及東北亞的布局。目前,台驊已在越南、泰國、菲律賓、日本等許多國家設立子公司。

 

顏益財說,中國還是台驊重要的核心之一,而且中國內需市場愈來愈蓬勃,卻面臨倉儲、配送、物流金融等環節碎片化的問題,這正是台驊的新機會。顏益財強調,台驊要從過去側重中國的出口業務,轉而看向中國的本土物流市場,台驊旗下的聯宇達方物流公司,以及專門做物流融資的中產保理等,一條龍的服務正逐漸成形。

 

他也樂觀地表示,等到疫情緩解,台驊在中國鐵路的布局將進一步延伸,在歐洲設立鐵路事業部,尋找策略夥伴,以股權交換的方式,讓台驊的鐵路貨運代理更具優勢。

 

此外,《財訊》分析,去年大聯大公開收購台驊股權後也有新的進展。顏益財說,大聯大是IC通路大廠,會有倉儲、物流的需求,和台驊策略聯盟,就能讓大聯大確保貨暢其流。顏益財發現,台灣的電子業對這一塊都非常有興趣,未來也不排除和其他公司合作,讓台驊成為專業半導體IC通路服務商。

 

不過,根據《財訊》報導,這些多角化的戰略布局,目前還沒有明確效益,讓市場難免有霧裡看花的疑惑。這就像是去年貨運開始受到海運市場缺船、缺櫃的影響,許多公司轉而選擇鐵路運輸,激勵陸運運價同樣暴漲,一位難求一樣。台驊在6、7年前因應「一帶一路」布局的鐵路戰略,當初市場都看不懂、不看好,但如今台灣業者中幾乎只有台驊吃到這塊大餅。

 

何時賣股?20字談產業面

 

東南亞的戰略布局也一樣,台驊在11年前開始投資東南亞,但營運比重始終不高,直到這幾年美中貿易戰及疫情爆發,東南亞的業務大成長,2021年第1季東南亞地區營收相較去年同期成長167%,是成長幅度最高的地方。「投資本來就是需要3~5年的時間等待。」顏益財說。

 

《財訊》報導指出,投資市場的話題總離不開台驊對貨櫃三雄的持股動向。從台驊第1季財報可見,業外投資的評價利益達近4300萬元,當時長榮與陽明股價都不到50元,短短兩個半月至6月21日為止,股價分別暴漲了2.3倍和3.2倍,業外投資的評價利益預期已經破億元,台驊是否會落袋為安?

 

顏益財笑說,他十分喜歡中國流傳的「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這段佳句,但如果錦上添花,再加上「靜待起網時,魚蝦自然來」10個字,成為他現今看待航運股的最佳寫照。

 

顏益財強調,這一波貨櫃航運大好,主因是產業的「供不應求」難以在短期內達到平衡,只要這樣的產業結構沒有改變,他撒下的投資大網,就會持續等待漁獲增加,不會輕易收網。…(本文出自財訊636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

台驊跨境12小時就到貨 上海國企背後力挺 物流潛力明星

貨櫃航運景氣爆炸,大家卻一靠港就跳船?謝金河:真正的航海王只有他一人!

貨櫃航運股價還會走多久?3大指標看懂長榮、陽明、萬海行情轉折!

延伸閱讀

搶當航海王,好難不暈船! 拜登「這命令」讓航運股掀大浪 運價維持高檔還能上船嗎?
搶當航海王,好難不暈船! 拜登「這命令」讓航運股掀大浪 運價維持高檔還能上船嗎?

2021-07-09

北美航運價逼近1萬美元、年飆229% 拜登擬打擊運輸產業壓成本
北美航運價逼近1萬美元、年飆229% 拜登擬打擊運輸產業壓成本

2021-07-09

連6天大幅震盪!航運股進入「主力高檔出貨期」?一個重點讓投資人掌握反轉時機
連6天大幅震盪!航運股進入「主力高檔出貨期」?一個重點讓投資人掌握反轉時機

2021-07-08

全球貨櫃航運的世界大戰開始! 謝金河:台灣把貨櫃三雄炒成投機股
全球貨櫃航運的世界大戰開始! 謝金河:台灣把貨櫃三雄炒成投機股

2021-07-08

鴻海股價234→183元,還會繼續跌?法人一周大砍10萬張,為何他愈跌愈買?「3+6優勢」揭最佳買點
鴻海股價234→183元,還會繼續跌?法人一周大砍10萬張,為何他愈跌愈買?「3+6優勢」揭最佳買點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