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股價自從1月中衝上679元新高後,就陷入區間震盪至今,連600元大關都站不穩,與去年的勇猛表現大相逕庭。
不僅如此,外資券商摩根士丹利更開出業界第一槍,6月中將台積電投資評等調降至中立,目標價也從655元下修至580元。
但國內最大半導體設備代理商、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認為,台積電實力依然堅強,目前訂單幾乎滿到2024年,且就是因為技術水準無人能及,美國政府才會大力遊說赴美設廠。
郭智輝也提到,美國或許擁有世界一流的半導體技術水準,但在美中科技戰日趨嚴峻的背景下,華府驚覺需要掌握半導體的生產技術,並意識到台灣在半導體生產的重要性。
「我們賣材料給他們,我們最清楚!」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4日播出的《數字台灣》節目中指出,近期外資券商紛紛下修台積電、聯電(2303)、聯發科(2454)等指標企業的目標價,郭智輝表示不太理解。
他表示就個人了解,台積電「幾乎滿單到2024年,我們賣材料給他們,我們最清楚!」
郭分析,台積電唯一弱點是在美國新廠投資,投資圈憂心初期良率不會太好,但以此論斷整個台積電將是錯誤的,因為新廠占營業額比例低,「不能用少比率的事情來評論一家大公司」。
其次,美國政府大力招攬台積電赴美設廠,是因為在地理因素下,台積電一路成長,漸漸在本地形成半導體供應鏈。過去美國不重視製造業,著重在創新服務,現在才發現台灣很重要,卻又無法完全掌握。
郭智輝觀察,拜登政府大動作招攬台積電及三星等頂尖半導體企業赴美投資,主要是看到中國威脅。「中國現在也要探索火星,送人上月球,在5G也是領導者」,對美國帶來很多威脅。
若美國只掌握研發端,不能掌握製造端,對美國產業影響太大,因此拜登上台改變策略,要求晶圓生產28奈米以下製程不能去中國,以保護自有產業。
「台積一個策略改變,將加速台灣半導體生態供應鏈全球化」
至於台積電預定2024年在美國投產的5奈米製程新廠,「年產能只有2萬片,為什麼要去?因為我們知道會愈來愈大。」
他說明,台積電為了讓自家供應鏈安心,就說會在美國蓋六座晶圓廠,「供應鏈聽到要蓋六座當然跟去了」。崇越已在台積電新廠旁拿到1.5萬坪土地,其中5000坪會做倉儲,因為半導體需要很多特殊化學品,特殊氣體要特殊化學瓶裝,做特殊管制,非一般倉儲可以做。
郭智輝也提到,半導體產業有上千家供應鏈,崇越計畫做一個平台成為台積電在美國新廠的單一窗口,幫助台灣中小企業國際化,「台積電廠區旁邊就是Intel,德州還有三星及飛利浦半導體聚落,是台灣最好的機會」。
「台灣沒有人想過,中小企業可以去美國打拚,但因為台積電一個半導體策略改變,將加速整個台灣半導體生態供應鏈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