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人覺得嘔,幾個朋友看到航海王漲成這樣,覺得大家都在賺錢,唯獨自己還在原地踏步。原本他們看不上航海王的,覺得只是炒作,但看到別人賺錢很容易,買了之後每天都有人幫忙抬轎。後來受不了附近的人炫耀,也跟著當了航海王。
於是昨晚剛好聊到,我就和他開啟了一段對話:
我:「為什麼突然想通買了航運?」
朋友:「因為感覺還會再漲,以獲利來說,現在很便宜。」
我:「你之前不是覺得很貴?」
朋友:「我有個朋友賺超多,外資和主力還很看好,目標價都往上調。」
我:「現在買會不會有點晚?」
朋友:「但是鹽田港又塞港,比長賜號還嚴重,報價短期還會再漲。」
我:「好,那我問你,你覺得這次報價上漲幾倍的主因是什麼?」
朋友:「因為塞港,不然正常供需條件可能漲價幾成就不得了了。」
我:「那為什麼會塞港?」
朋友:「因為疫情嚴重,所以碼頭工人或是貨櫃司機無法正常執勤。」
我:「那如果解封,疫情減緩,工人和司機都可以值勤,報價還會漲嗎?」
朋友:「還是有可能,因為解封後消費力道回溫,而且現在終端庫存低。」
我:「但是消費有分兩種,一個是商品,一個是服務,疫情這段日子你都怎麼消費。」
朋友:「上網買東西啊,電視、筆電、音響、電器、家具、泡麵都有。」
我:「你有去吃buffet、露營、健身、按摩嗎?」
朋友:「沒有,因為疫情這麼嚴重,當然不敢出去。」
我:「那解封了,你還會上網買東西,還是出門消費?」
朋友:「當然出門啊,都悶這麼久了,該買的電器,衣服也都買了。」
我:「那出門的話會需要航運嗎?」
朋友:「應該不用吧!」
我:「你知道貨櫃的貨物比重嗎?」
朋友:「不知道。」
我:「貨運前三大分別是食品佔19%、家電服飾佔17%、家具佔7%。」
朋友:「嗯...」
我:「你在封城時候買的這三類東西,佔了貨運43%,將近一半。」
朋友:「恩,所以解封後我有43%的東西就消費變少對嗎?」
我:「對,消費分兩種,我覺得解封後是服務消費,而不是商品消費。」
朋友:「不過我會上餐廳吃飯,食品19%的需求還是會有吧?」
我:「還是會有,但是會減少,畢竟上餐廳,吃的東西是追求新鮮,而不會是貨運20-30天前送的食物。如果是海鮮、肉類、蔬菜就要就地取材,那不需要貨運,貨運是運餅乾、米、泡麵這種期間長的食品。」
朋友:「恩恩...」
我:「再說,需求面來看,618中國購物節過了,6/21-6/22 Amazon prime day也快過了,所以最缺櫃的時間應該快要過了。」
朋友:「對了,但被動式基金也會買喔。」
我:「對,不過貨櫃三雄在6月24日之前會被加入0050,長榮還會額外再被加入0056,所以過幾天他們也就調整完了。」
朋友:「恩恩...」
我:「陽明董事台航也申報轉讓陽明持股1.3萬張。他對這產業不會不熟。讓我想到國巨的前妻之禍。」
朋友:「恩...好吧,那...如果有變種病毒,是不是疫情有可能會更嚴峻,然後塞港也會又變嚴重。」
我:「會啊,畢竟疫苗現在都還在以目前的新冠病毒為主。」
朋友:「所以疫情還是有可能變糟,塞港也可能持續存在。」
我:「如果你要這麼說,這個假設當然是有可能發生,只是機率......」
朋友:「恩恩,那就好,反正我先等我朋友要賣我再快跑就好......」
我:「記得遵守紀律就好。」
上次在5月11日空完長榮跌了四根跌停回補後,這一個多月我有放空了幾次試水溫,部位不大,因為航運基本面很強,股價也強勢,所以在停損和資金部位也設定的很嚴謹,也因為持續觀察和小單放空,也開始熟悉航運的股性,我一直在等待基本面利多結束,以及籌碼面的鬆動,最後一擊是等待看到股價的慣性改變。
這一個月來,盤中無論漲跌,只要盤整後,都會突然出現幾筆大單,帶動上漲。拉不動長榮,就拉萬海或陽明,拉不動萬海和陽明,就拉散裝,總而言之,都能繼續帶動上漲,但戰線越廣,包袱也越重越難拉。
當散裝開始失火了,陽明也有大股東要賣股,加上電子股價基期低,資金開始慢慢回籠,像是拿賺了一倍的長榮,可以多買1.2倍的聯發科或是台積電,何樂而不為。因此資金分散後,航運就會越來越難哄抬,神話就不容易延續。
我22日又開始放空,並且昨天(23日)放空的力道更大,比上次還大。我不知道結果如何,我只知道如果勝率高,期望值高,就該買多一點,勝率低,期望值低,就買少一點,甚至不要買,但不變的是,停損永遠都要嚴格執行。
這一個月間,我為了放空做的準備,除了了解運價的報價結構,全球主要碼頭的胃納量、準點率、甩櫃率以外,最重要的是,我的團隊陪我一起整理了市場所有人看好的理由,也一個一個等待這些看好的理由何時消失。
當看好的理由不在,股價也自然就鬆脫。
很多人跟我說航運前景很好,這個我無法否認,真的超好;航運目前供需條件好到不行,但,股價也真的漲到不行,因此重要的是,判斷股價到底有沒有超漲,才是關鍵。
股票漲了不要覺得很嘔,股票跌了也不要覺得很嘔,只要股票會漲或會跌,都能賺錢。
半導體最近接連被外資唱衰,台積電因為未來Capex變大毛利率下降因此不看好,聯電因為中國擴廠將會大增,面臨競爭因此不看好,聯發科因為未來高通競爭與終端手機需求下半年可能不好因此不看好。
我覺得有點過頭,像是拿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來唱衰現在,但實際上可能我們連下一季都還有可能出現變數。
加上之前同一間外資對聯詠降評,或是對聯發科降評,當天反而還是前幾大買超,因此就很沒有說服力。
不過的確,如果全球半導體代工廠都在擴廠,兩三年後供需條件可能就沒有這麼好,也是需要密切關注,但台積電相對安全,只有最先進的製程,暫時還是只有台積電做得出來。
最近大家說車用晶片開始不缺了,因此去炒車用零組件,像是同致、順德、為升都有人去買,聚鼎也多了一些買盤,我認為,「開始不缺」到貢獻業績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但股價如果馬上反映個10-20%,可能早就把預期都填滿了,股價要如何再上去?
所以還是不要被短線客帶著風向跑。發揮出自己內心的客觀判斷吧!
我講個例子,也許大家就會有感覺,去年疫情發生之前,台股一天成交量1500億,現在一天成交量可以到6000億。也就是中間多了4500億,約當之前成交量的三倍。
台股基本面這一年有突然變好這麼多吸引長期投資人嗎?
我不認為,因此這4500億很可能是熱錢,也許是當沖,也許是隔日沖,但絕大部分肯定是短線客,當短線客資金是正常資金的3倍,那「短期」股價當然會被帶著走,暴漲暴跌都是很有可能的,因此還是要理性點,短線客從來不會是股市「長期」贏家。要不然現在還能發表股市看法的人,就不是巴菲特、木頭姊、Howard Marks之類的人了。
我最後想分享一下:
別人不會因為我們的投資失利感到自責,但我們卻會為別人的投資獲利感到眼紅。
然後,眼紅以後,就想跟牌,跟牌虧了以後,又會因為別人的若無其事,不知所措。
然後,不斷循環,不斷失落。
因此,「比較」就是失去判斷能力的開始。
也許多點「祝福」,就能少點「比較」。
作者簡介_股市隱者
過去長期在大型投資機構法人投資研究,了解正規的投資團隊運作方式,也拜訪超過1000家全球上市公司。曾管理2億美金,投資以台股、美股為主,每年報酬率約20-30%。
股市隱者是一個對投資充滿熱忱與理想,但因價值觀與金融業文化不同而離開職場的人。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