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變化無常,獲利穩健的投資贏家張世奇,也與不同世代共組「股四贏家」團隊,不但挑好股的速度加快,透過截長補短的技巧交流,也讓彼此的投資勝率大為提升。
教學相長的力量有多大?即使身為台股常勝軍、個人操作部位達數千萬元的投資高手,張世奇仍深刻感受到「神隊友」在無情股海裡的助攻。
要讓張世奇對旁人助攻有感,並不是簡單的事。五十五歲的他,沒有顯赫學歷,也沒有富爸爸加持,當年光武工專電機科畢業後,從月薪二萬六千元的企畫專員做起,一路從外商工程設備的小業務,晉升到大中華區主管的位置;而與穩定前行的職場之路相似,在投資的路上,張世奇也有不小斬獲。
他回憶起自己的投資生涯,除了金融海嘯那年之外,台股的平均年報酬率約有三成,投資中國北京房產也有不錯的成績。照道理講,二○一六年提早退休、財務自由的張世奇,本該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但他反而更積極尋求投資神隊友,試著讓投資功力更精進。
「我原本較著重基本面與產業面研究,雖然長線報酬率還不錯,但偶爾會發生賣太早、買太晚的交易盲點,讓我興起系統化學習技術分析的念頭。」張世奇舉例,比起過往他每年靠基本面篩出四、五十檔候選名單操作,年報酬率約三成左右,自從一八年開始多與同好交流,乃至去年正式組成投資團隊後,個人的年報酬率更是超過五成以上。
「我們這個投資團隊,是在『帥老師』(的技術分析)課程結識組成的……,」投資資歷長達二十年的張世奇回憶,一八年開始上帥老師課程時,結識了投資團隊的同學,包括海外財富管理專員、退役軍人、土地開發從業人員,「我們都很積極學習、交流,也時常在LINE群組分享操作心得,後來乾脆在去年成立投資團隊,定期分享自己對台股的看法。」
說到「單挑大盤」和「集戰台股」的差別,張世奇首先解釋:「以前,我習慣每季把上市櫃公司的財報都分析過一遍,雖然對投資績效大有幫助,但畢竟時間精力有限,等研究得差不多了,好公司的股價都大漲一段了。」現在,「我們有四個人,每季固定花半天的時間,討論各自從基本面、技術面挑出的二十檔個股,建立觀察名單股票池,一來,不但可以突破個人好惡的盲點,也能截長補短,選股變得輕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