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半導體股何必獨鍾台積電? 這4檔雖低調前景也看俏

半導體股何必獨鍾台積電? 這4檔雖低調前景也看俏

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

台股

聯合報系資料照

2021-05-14 17:14

汽車、筆電和遊戲機共同點是什麼?答案是:現在都缺晶片!半導體成為全球瘋搶的商品,以致台積電(2330)、英特爾、輝達、超微、格芯和高通頻頻登上媒體標題,但投資人若想在這領域尋求投資良機,另有媒體曝光率較低的個股值得注意。

 

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導,研究與諮詢公司Futurum Research分析師紐曼推薦以下四檔股票,並舉出看好的理由:

 

邁威爾

邁威爾科技(Marvell Technology)在晶片領域獨樹一格,專注於資料中心和邊緣運算商機,已撤離消費電子產品領域。此策略成果豐碩,已連續四季獲利加速成長,營收創新高。

 

該公司一直掌握關鍵成長市場的脈動,包括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G)、汽車和雲端。最近完成以100億美元併購Inphi後,使邁威爾總潛在市場(TAM)規模超過230億美元,而且增強光學能力使網路與資料中心事業如虎添翼。

 

萊迪思

萊迪思半導體(Lattice Semiconductor)專精低成本、高能源效率的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FPGA),這類晶片用於伺服器、汽車、5G和物聯網(IoT) ,常與高通、英特爾、超微等公司製的晶片並存。某些功能,像是支援個人電腦或資訊娛樂的「隨開即用」(instant-on),也仰賴萊迪思的技術。

 

萊迪思上季營收和獲利雙雙成長,主要事業營收增幅逾20%,通訊與運算部門成長率更達到28%。在供應吃緊期間,萊迪思的庫存管理也很出色。

 

應用材料

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供應的不是晶片,而是晶片製造設備、關鍵材料與服務,而這些需求在晶片供應短缺的今天空前旺盛。應材最近宣布協助客戶加快晶片效能提升的計畫,包括供應為3D封裝與小晶片(chiplets)發展新型矽所需的材料;另宣布維繫長期營收成長的計畫,預計未來70%的服務與零件營收,將透過類似訂閱制的長期協議達成。

 

晶片需求強勁、此領域涉及複雜技術且競爭者少,加上展望持續看好,使應材成為值得投資人考慮的投資標的。

 

美光

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以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著稱。專攻記憶體晶片,儘管不像為伺服器、PC和智慧手機打造中央處理器(CPU)、繪圖處理器(GPU),或系統單晶片(SoC)那麼熱門,但仍是獲利豐厚的事業。而且,把握機會和執行力向來是美光的強項。

 

美光有多重利多支撐。就短期來說,供應緊俏顯然有助益,使美光上季整體營收激增30%,行動事業部門更成長44%。預料在智慧手機出貨量持續超越市場預期的支撐下,美光行動部門成長可望續強。

 

紐曼的結論是,整體半導體需求持續升高,且自動駕駛、資訊娛樂、5G、IoT、記憶體和網路領域未來成長可期,這四家公司都將受惠且成長展望光明,值得吸引投資人關愛的眼神。

 

※本文由經濟日報網 (https://money.udn.com/money/index) 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新聞解析/台股兩天跌掉1,300點 股災威脅下投資人怎麼辦?

台股崩跌逾千點會讓大家更專心上班嗎?網友:搞不好老闆比員工沒心

年金改革有成!公務員平均退休年齡延至57歲

搶挖「地下室客層」 桃園出現17坪迷你透天建案

股民忙避險!元大台灣50反1量能破紀錄、衝台股第一

 

延伸閱讀

光陽電動機車超低資費188,搶短程代步族群!柯勝峯如何看對手Gogoro逆風窘境?
光陽電動機車超低資費188,搶短程代步族群!柯勝峯如何看對手Gogoro逆風窘境?

2024-10-15

美國總統大選兩黨戰況膠著,「中東問題」影響關鍵投票!搖擺州眾多移民等著看川普、賀錦麗怎麼做
美國總統大選兩黨戰況膠著,「中東問題」影響關鍵投票!搖擺州眾多移民等著看川普、賀錦麗怎麼做

2024-10-29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麥當勞炸薯條,成民調超越賀錦麗關鍵?非搖擺州都現排隊熱潮:選民就愛他「庶民感」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麥當勞炸薯條,成民調超越賀錦麗關鍵?非搖擺州都現排隊熱潮:選民就愛他「庶民感」

2024-10-28

川普會拿台積電開刀、變下個華為?3千億操盤手「兩原因免擔心」…陸行之:台灣晶片強大是爆肝換來的
川普會拿台積電開刀、變下個華為?3千億操盤手「兩原因免擔心」…陸行之:台灣晶片強大是爆肝換來的

2024-10-29

中經院上調GDP成長率至3.96%「明年保3」!川普當選不利台積電?李鎮宇:技術優勢10年難超越
中經院上調GDP成長率至3.96%「明年保3」!川普當選不利台積電?李鎮宇:技術優勢10年難超越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