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內需消費力道不容小覷,以季節性需求觀察食品族群,自端午節進而延續到第三季的中元節、中秋節等時日節慶,業績增溫會是明顯的有利因素,觀察累計營收年增率以及即將到來的夏日暑期,食品股會是不錯的選擇。
台北股市驚驚漲持續奔騰,加權指數再創新高17016點(4/9),一眨眼機會就溜掉了,永豐金證券在之前的文章解析歷年第二季類股指數表現,食品類股的「季節性」從第二季起算,除了有端午節,進而延續到第三季的中元節、中秋節等時日節慶,所以基本面支撐下的營收增溫會是明顯的有利因素。
本篇文章將再詳細介紹上市食品股近年累計營收年增率,提供投資人除了電子股之外的選股思維。
「累計營收年增率」 財報重要觀察指標
「季節性」是一種時間特徵,會在每年某個特定的時段或者季節感受到明顯的變化,例如炎炎夏日你特別需要陽傘、防曬油;霸王級寒流來襲,電暖器設備賣得嚇嚇叫,企業廠商的營收當然就明顯提升。
財務解讀上,「累計營收年增率」是不錯的分析指標,累計營收表達從該年度開始一直累計到當月,年增率就是和去年同期的數據進行比較。
例如,當年度1月累積到6月,就可以和去年相同的1至6月作比較,本篇文章也是使用2018年到2020年1至6月的累計營收年增率(下面圖表),並且加入今年更新至2月份的資料(3月份營收尚未齊全,故不列入)。
營收獲利撐腰 股價有表現空間
首先來觀察2020年的數據,投資朋友你一定還記憶深刻,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食品股在民眾搶購物資熱潮之下,成為防疫概念受惠者,包含味王(1203)、卜蜂(1215) 、愛之味(1217)、泰山(1218)及聯華(1229)等企業,累計營收年增率逆勢上揚。
時間再回到更前面一點的2018與2019年度,普遍可以看到大多數的企業,累計營收年增率維持正數,也就是符合一開始的想法,「季節性」需求帶動業績成長,造就食品類股股價有亮麗的漲幅表現。
因此從產業淡旺季規律中挑選個股,有營收獲利數字撐腰,股價有進一步的表現空間;另外也要留意如果今年的累計營收年增率過度偏高,多半是因為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基期相對較低,投資人最好還要觀察企業如何因應即將到來的夏日暑期或者宅經濟趨勢,綜合評量之後,再考慮適當資金分配轉入相關個股提前布局。(以上客觀論述,不作為投資建議,請自行判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