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為何部桃、桃園好重要? 這3個數字告訴國人 「它不是疫區,是醫界的護國神山」!

為何部桃、桃園好重要? 這3個數字告訴國人 「它不是疫區,是醫界的護國神山」!

蕭婷方

焦點新聞

蕭婷方 攝影

2021-01-22 15:00

編按: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冠肺炎群聚案擴大,醫護、病人及家屬共15例確診,原本低風險的綠區病房也出現2例源頭待查,疫情指揮中心昨晚(24日)宣布緊急隔離約5000人,引起社會恐慌。

總統蔡英文週末深夜更是出面喊話,表示將全面提升防疫作為,請全體國民共同,配合度過疫情的挑戰。

事實上,上週五(22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國防部副參謀總長徐衍璞等人就親自到桃園,參與桃園市防疫醫院聯防會議,與桃園市長鄭文燦一同幫醫護人員打氣,不僅要破除外界對桃園市的恐慌,更強調桃園在台灣防疫的重要性。(原文發布日為2021.01.22)


蘇貞昌於桃園市防疫醫院聯防會議現場,也與部桃醫院院長徐永年、衛福部駐部桃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王必勝視訊連線,不僅為部桃一線醫護打氣,更向國人報告院內防疫現況,希望讓大家安心。

 

留院217人、患者75人 落實分艙分流

 

部桃院內感染至今,徐永年未離開過醫院,從視訊上看起來精神奕奕。

 

徐永年說明,目前全院所有人都已清空,留院部門217人及綜合大樓75位病人,都是在乾淨區。至於部桃本棟大樓,所有醫護人員都已落實分艙分流,人員都有居家管理與自主健康管理。

 

他感謝各界支持,反映內部醫護士氣很好,且居家隔離的同仁也有人每日了解健康情形。

 

桃園收治確診患者超過全國1/4 部桃占一半

 

過去一年台灣防疫有成,確診案例多為境外移入。桃園為國人出入國境第一站,收治患者人數為全台最高。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收治的確診病患共計223位,占全國870多位確診患者的25.7%,且過去一年來,桃園收治隔離、集中檢疫或採檢數量皆為全國最高。

尤其是部立桃園醫院,總共收治114位確診患者,占了桃園一半、全國1/8人數,醫護人員壓力很大、負擔也很重,是守住國門的第一線。

 

現在部桃清空消毒,每日平均300件急診、3000件門診都轉往其他醫院消化,他現場再度感謝一線醫護人員。

 

鄭文燦:桃園不是疫區 是守住台灣的第一線

 

此外,一年多以來桃園市消防局也載送確診病患137人、衛生局疫調案件也全國最高,同仁也要熬夜完成追蹤個案;居家檢疫者也有4336位,目前因部桃事件人數還在增加。

 

鄭感性強調,「桃園不是疫區、是守住台灣的第一線」。

 

蘇貞昌也舉例,2020年離島防疫資源不足,桃園率先提供防疫隔離收容,懇切呼籲全台齊心合力,一起度過疫情難關,台灣才能安全。

 

禁桃令惹議 國防部澄清:堅定支持桃園

 

部桃爆發院內感染後,國防部日前建議官兵減少進入桃園公共設施及場所,引發不少縣市跟進,遭外界質疑為禁桃令始作俑者。

 

國防部副參謀總長徐衍璞上將今天也特別出席會議,他強調國軍一直與桃園站在一起、堅定支持桃園,急撇禁桃令的說法。

 

徐衍璞致詞時強調,桃園是國軍的北部重鎮,有許多營區與兵力,且在這波疫情中第一個動員的就是陸軍化學兵。他細數,近期三天已動員92名兵力,協助桃園室內與社區清潔消毒面積超過4萬平方公尺。

 

他也重申,國防部將持續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與桃園市府全力防疫,國軍一定和桃園站在一起

 

鄭文燦也提到,國軍與市政府合作很好,三軍總醫院、桃園榮總也都全力協助病患後送,化學兵進入社區消毒,民眾也都會鼓掌打氣。

 

 

 
延伸閱讀
部桃專案》防感染擴大!5大緊急措施 陳時中:出院病人健保卡註記 院所不得拒診
部桃專案》防感染擴大!5大緊急措施 陳時中:出院病人健保卡註記 院所不得拒診

2021-01-22

好險家不住桃園?外地人「貼標籤」歧視桃園人隨處可見 但...全台「這縣市」被點名絕對淪陷
好險家不住桃園?外地人「貼標籤」歧視桃園人隨處可見 但...全台「這縣市」被點名絕對淪陷

2021-01-22

2名疫調人員驚傳發燒、有症狀 桃衛生局「清空百人大消毒」:5個字回應
2名疫調人員驚傳發燒、有症狀 桃衛生局「清空百人大消毒」:5個字回應

2021-01-22

部桃群聚感染、恐成防疫大破口!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最擔心潛在確診病患 擴及其他醫院
部桃群聚感染、恐成防疫大破口!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最擔心潛在確診病患 擴及其他醫院

2021-01-20

政府稅收、產業競爭力、消費者荷包  如何權益極大化  保健品關稅30%該降嗎?產官學大論戰
政府稅收、產業競爭力、消費者荷包 如何權益極大化 保健品關稅30%該降嗎?產官學大論戰

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