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該怎麼評價?讓我們先從概念類似的「CP值」說起。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歡用CP值來評斷某家餐廳、某件商品的價值。CP值指的是每付出1個單位(時間、金錢⋯⋯)可以得到的「結果、效果、表現、收獲等」,因此CP值越高,代表所獲得的「價值」超越「價格」幅度越大。簡單說,就是物超所值的感受越明顯。
舉個例子來說明:假設你花了3,000元去買一雙皮鞋,穿3個月就壞了,等於每穿1個月就要花1,000元;如果你花了18,000元去買1雙高級皮鞋,但卻讓你穿3年,折算下來,不但每月平均只要500元,而且每次穿出去,還會讓人覺得你有精心打扮的附加價值。
從結果來看,誰的CP值高,相信你已經明白了。所以有時候價格高不一定是真的「貴」,還是必須跟所得到的價值比較,才會有合理的評斷。股市評價也是一樣的道理。投資人總是希望自己能找到「價格」被低估,亦或「價值」較高的標的,因此在股市評價上,除了觀察股票價格,還必須綜合考量公司獲利、成長、負債等因素,讓這些公司站在「立足點平等」條件,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
市面上評價股票的方法有很多種:
1. 本益比
2. 本益成長比
3. 股價淨值比
4. 現金殖利率
5. 股息折現
先姑且不論上述哪一種股市評價方法最好,但可以知道的是,有一套標準評價方法,至少可以先避免追高殺低的痛苦經驗,之後,可再藉由一些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來提升整體報酬。
本益比
什麼是本益比?
本益比(PE)=股價(P)/ 每股盈餘(EPS)
就是指公司每賺1塊錢需要付出的成本
什麼是每股盈餘?
每股盈餘(EPS)=公司盈餘(E)/ 公司發行股數(S)
EPS代表公司的獲利能力,每股盈餘越高表示公司每單位資本額的獲利能力越佳,所以選擇投資標的時,EPS也是個重要的參考指標。但由於市面上當年度的EPS都是預估值,因此僅能做為參考。
本益比如何運用?
本益比的高低可以做為投資前的基礎評估。比方說,A公司的成交價每股30元、B公司是每股45元,以絕對數字來看,B公司股價毫無疑問比A公司高;但如果A公司每年賺3元,B公司能賺9元,換算後發現A公司每賺1元要花10元成本,而B公司每賺1元只要5元成本,因B公司所創造效益比A公司大,反而更具投資價值。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產業的本益比會有些差距,成長型的公司本益比也比較高,所以在投資前除了參考該公司本益比的歷史走勢外,也可以將同業本益比的平均值做為選擇標的依據。
作者簡介_陳曦
百億基金操盤人。統計學本科出身,加上基金操作實戰,理論與實務兼據,每年平均都能創造雙位數以上報酬;2020年前8個月,報酬更一度高達40%。
金融從業逾20年,結合統計理論與股市投資實戰,在「不規則」的金融市場中找出「規則」的獲利方法,集結而成《95%勝率的「兩倍標準差」股票投資法則》。
本文摘自財經傳訊 《95%勝率的「兩倍標準差」股票投資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