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故事要從一片銅箔講起…」黃志芳:關鍵3年,電動車是台灣彎道超車最好機會

「故事要從一片銅箔講起…」黃志芳:關鍵3年,電動車是台灣彎道超車最好機會

張玉鉉

科技

吳東岳

2021-01-14 18:04

「電動車是台灣彎道超車最好的機會,只有3年的時間,不能錯失。」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在今(14)日2021年外貿協會年度記者會上直言。

 

「故事要從一片銅箔開始講起…」黃志芳拿起一片由長春化工製造、應用於電動車鋰電池的關鍵材料銅箔,回憶當時高齡90多歲的長春集團總裁林書鴻語重心長建議組織國家隊,因其從銅箔需求看到電動車爆炸性成長。

 

「據統計推估,2030年全世界鋰電池用於車用儲能會是現在的28倍。」且據資料顯示全球電動車市場規模將突破565億美元。於是黃志芳帶領團隊從電動車的電池開始研究,花一年時間拜訪相關產業,「下了很多工夫研究產業和其成長性。」

 

他發現,台灣除了在電動車的電機、馬達等硬體供應鏈佔有重要地位,車聯網、充電管理平台等軟實力也相當突出,「散布在各領域單打獨鬥,國際上看不到台灣在電動車產業的整體實力。」因此著手與團隊規劃貿協今年亮點活動——將於十月舉辦的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2035 E-Mobility, Taiwan)。

 

回顧2020年,也是貿協成立滿50周年,當許多展覽、會議因疫情被迫按下暫停鍵,卻也啟動貿協加速數位轉型的開關。

 

黃志芳笑著說,對內導入數位協作平台、行動辦公,電子公文比例提升至88%、用紙量減少40%。對外則積極協助中小企業數位行銷與轉型,例如設置虛擬展館、企業數位能力發展量測表等。

 

同時更首度將過去的新南向台灣形象展轉成線上,並設立戰情室促成廠商媒合,維持經貿交流熱度,「舉辦印尼、越南等共5場線上展,談成1.4億美元商機。」貿協市場拓展處處長邱揮立透露。

 

攤開數據,2020年台灣出口額創新高達3453億美元,成長4.9%;其中出口額創新高的產品包含電子零組件、積體電路、半導體設備等。「可以看出疫情下與疫後新常態商機,及往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科技邁進的趨勢,台灣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之一。」

 

奠基於此,貿協將延續數位化主軸,新成立約20人的創新業務中心,「它會是數位轉型跟創新的驅動力。」黃志芳立志讓貿協成為台灣產業界的網紅,而其重點任務之一便是6月的E-Mobility Demo Day、10月的E-Mobility。「希望邀集大學研發團隊、企業、新創的共同討論2035年人類移動概念,建立生態系、提高國際能見度。」

 

黃志芳認為科技導入的速度,將決定競爭力,「台灣要從貿易立國,到科技創新立國。」在全球疫情未見明朗下,貿協加緊腳步轉型為智慧服務平台,布局電動車、5G、智慧醫療、機械業數位行銷等領域,引領台灣產業在數位浪潮與激烈競爭下站穩腳跟、發揚至全球。

 

了解更多 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
 

 

失業率升、房價飆,德國經濟怎麼了?

 

困局:三頭馬車政府難決策

 

經濟疲弱不振,眾人自然將矛頭對準總理蕭茲(Olaf Scholz)。蕭茲在二一年大選中終結執政十六年的梅克爾政府,他領導的社會民主黨(SPD、代表色為紅色),與綠黨(GRÜNE,代表色為綠色)及重商的自由民主黨(FDP,代表色為黃色)組成聯合政府,被戲稱為「紅綠燈聯盟」。

 

紅綠燈聯盟是德國史上第一次三黨結盟的執政團隊,社民黨立基左派的社會正義、綠黨強推環境永續,而自由民主黨則是右派親商,三個路線截然不同的政黨原本就高度仰賴政治協商,難以快速決策。

 

不巧的是,蕭茲承接梅克爾留下的困局,脫歐極右派勢力崛起、新冠疫情造成政治與經濟震撼,他一上任就爆發俄烏戰爭,接著撞上四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與美元利率劇揚,美中雙極對決更徹底改變了全球產業與貿易秩序,支持德國經濟增長的WTO秩序名存實亡。

 

蕭茲的「紅綠燈聯盟」根本就是「救火隊政府」,被接二連三重大突發意外搞到焦頭爛額,如果不是德國家大業大,在政治、商業、軍事上都有深厚家底,搖搖晃晃的聯盟政府早就熄燈改選了。

 

局勢如此困難,去年十一月十五日,蕭茲政府的大門又被德國憲法法院燒出一個大洞。蕭茲為了拯救經濟,把原本列為特別預算的防疫基金餘款六百億歐元,撥補給「氣候與產業轉型基金」,內閣完成嚴謹程序,也獲得聯邦議會通過,但是反對黨提出違憲審查,最終憲法法院判定,將特別預算挪至正常年度預算的作法違憲。

 

六百億歐元的財政缺口巨大,除了原本承諾給台積電、英特爾設立半導體廠的補貼突然喊停,還有六十億歐元的鋼鐵廠轉型、二百億歐元的電動車與電池相關計畫,全都得另覓財源。德國聯邦政府二四年的年度預算約四七七○億歐元,憲法法院一紙裁決,就短少了六百億歐元,為了維持對台積電等重大投資項目的承諾,蕭茲政府被迫重編預算書,許多部門既定的計畫都遭到大幅刪減,對疲弱的經濟造成雪上加霜的傷害。

 

德國農夫開著坦克車般的農用曳引機上街抗議,就是因為蕭茲政府原本已拍板給予農民減稅,提供燃料補貼等政策來鼓勵農民換用節能減碳的農用機械,確保德國農產品在歐洲與全球有價格競爭力;但在憲法法院判決後,蕭茲被迫大幅刪減農業補貼,瞬間引爆農民抗爭。

 

年度聯邦新發行債務淨額

 

兩難:財政紀律遇上大衰退

 

憲法法院判決造成實質緊縮的衝擊巨大,蕭茲政府重編的預算書在二月二日審議通過,二四年四七七○億歐元的聯邦政府預算,新增舉債金額竟然只有一六六億歐元,還不到二一年的十分之一。

 

梅克爾時期堅守財政紀律,設下所謂「赤字煞車」條款來確保財政健全,但是僵化的法條如今成為經濟衰退時期傷口撒鹽的毒藥。除了憲法法院的裁決,蕭茲與副總理兼經濟事務與氣候行動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為了支持中小企業,提出每年金額七十億歐元的「成長機會法案」(Growth Opportunities Act),雖然在聯邦下議院通過,但是到了各州政府代表組成的上議院也遭遇強大阻力,地方政府擔憂法案會傷害到各州政府的財政健全,吵鬧至今仍懸而未決。

 

德國經濟體系在梅克爾十六年執政期間,走出一條高度仰賴製造業出口的獨特模式,出口對德國GDP的占比高達四七%,相較之下,美國只有十一%,甚至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出口占GDP比重也只有二○%。而德國汽車、機械、化工等產品出口又高度集中在中國市場,深陷中國市場的德國大企業,面對又急又快的中國經濟衰退反應遲緩,最晚撤退,還遭到中國企業反噬搶走國際市場。

 

德國各界當然知道經濟必須轉型、擴大內需與網路新經濟的比重,但轉型需要產業界、勞工界、外加法律體系的全面調整,沒有三、五年看不出端倪。德國產業基礎雄厚、社會健全、財務穩健,轉型當然會成功(不斷創新高的德國股市就是明證之一),只是需要時間。「後梅克爾時期」的德國經濟如何找到新出路,值得關注。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 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延伸閱讀
下大雪千萬別開! 日專家警告:電動車有「1致命缺點」超危險
下大雪千萬別開! 日專家警告:電動車有「1致命缺點」超危險

2021-01-08

蘋果電動車搭載哪些技術?五項專利透露端倪
蘋果電動車搭載哪些技術?五項專利透露端倪

2021-01-07

鴻海與拜騰合作量產製造 拓展電動車市場速度
鴻海與拜騰合作量產製造 拓展電動車市場速度

2021-01-05

台達電鄭崇華繼電源供應、電動車之後 現在看好這項技術
台達電鄭崇華繼電源供應、電動車之後 現在看好這項技術

2021-01-04

一則新聞就讓公司市值2天暴漲4兆!蘋果跨足電動車市場,它有PK特斯拉的能耐嗎?
一則新聞就讓公司市值2天暴漲4兆!蘋果跨足電動車市場,它有PK特斯拉的能耐嗎?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