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金融市場多頭持續,台灣加權指數挑戰1萬X千點!」
「明年金融市場要居高思危,股價泡沫破裂在即!」
每逢年底,各家法人機構都陸續發表對來年的經濟與投資展望,然而,景氣是否真能如預期中的發展,潛力股真的像估計一樣起飆?
答案是「不一定!」
先自曝其短,筆者在2019年年底對2020年台灣加權指數的看法是——低檔區9800點,高檔區12300點,這個論點來自對經濟發展的正向假設,再以股價淨值比和本益比預估出來,當時各大法人多認為高點將挑戰12682點,回檔可以守住萬點,較為樂觀。
結果,今年迄今,台灣加權指數最低點8523點,最高14427點,打破最悲觀和最樂觀的預估,跌破所有人眼鏡。
長期預估行情準確者:鳳毛麟角
當然,我們都知道主要原因在於疫情突然發生,全球央行的超寬鬆政策也是無法預知。然而,讀者也可以保留今年底的預測,到明年年終再來看看,相信命中者應是少數,再到後年,分析能連續準確者,應該是鳳毛麟角。
事實上,長期而言,沒有人能持續準確預估經濟和股市的動向,原因在於國際政經環境變數極多,影響本就難以估計,而且「黑天鵝」何時降臨,更無法捉摸。
首先,如2017年川普任職美國總統,2018年爆發美中貿易爭端,國際金融市場陷入動盪,台灣由於全球價值鏈參與程度高,不少研究認為將受重大衝擊,市場上氣氛低迷,如附圖一,同年10月台股曾經單月下跌1204點,跌幅10.94%(綠色圈圈)。
然而,隨後台股逐漸逐出底部,並在2019年10月創下19年新高(如紫色虛線顯示),11月聯合國研究報告方指出,台灣是貿易轉移最大受益者,投資者終於了解,股市走高,其來有自。
「黑天鵝」指發生率極低、易被忽略的事件,是不可測的風險。
2020年初,美中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投資人認為世界經濟將回到常軌,股市交投熱絡,最熱門的話題是,指數何時突破「歷史高點12682」。忽然病毒橫空出世,各國緊急祭出前所未見的封城措施,景氣掉入冰庫,如圖一藍色框框,台股單月下跌1584點,跌幅14.03%,美股更創下一個月4次熔斷的紀錄!
感染、確診、隔離、封鎖等成為家喻戶曉的字眼,隨著疫情擴散,死亡人數增加,市場極度悲觀,這就是「黑天鵝」,誰知下半年,超低利率加上QE,熱錢像瘋狗浪來襲,金融市場否極泰來!
分析是根據已知的數據,做合理的推測,然而當重大財經事件或「黑天鵝」暴衝,投資人極度的恐慌和貪婪,股市就會不合理的反應。
因此,見證過金融世界的大風大浪,筆者的投資原則第一條就是「尊重市場:合理分析,但是按照發生的事實操作。」
兩個成功習慣:遵守紀律並執行、檢視策略並修正
這意味著吾等仍須合理分析以作為投資時的依據,但是要切記歷史教訓,世事難料,切勿鐵齒。因此養成兩個習慣以趨吉避凶。
首先,遵守紀律並執行。
2020年迄今(12月18日截止),指數報酬率18.78%,然而不少投資者沒能獲利,原因多是年初進場被3月的重挫套牢,在反彈初期解套就出,後續要追價遇到震盪又害怕,就這樣忐忑不安過了一年。
其實,即使年初因原有規畫持有多頭部位,還是可以避開股災。如附圖二,依照筆者前文提及的「移動停利(損)」方法,今年1~2月台股就出現逐步減碼訊號,果真確實執行,3月的大跌影響不大,自然能心平氣和為後續的牛市布局,不至於追高殺低。
其次,檢視策略並修正。
投資者如果慣於抄底或做短線,今年容易因買得太早而承受壓力,然後賣的太早而捶胸頓足,萬一還過於憂慮——二次疫情、共機繞台、美國總統大選等負面訊息還放空,今年就不賺反虧。
另外,第二季生技醫療股成為市場焦點,塑造出「天國一輝」和口罩、檢疫等飆股,爾後市場焦點移轉到科技,未即時修正策略的投資者,不但面臨舊有生醫飆股的數十個百分點大修正,還錯失半導體、雲端、高速運算等科技股的行情。
因此,不要找尋「最準」的預測,因為這並不存在,只有「遵守紀律、檢視修正」才是避開風險、航向財富的最佳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