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不敗教主陳重銘精通存股之道,他存股25年,每年可坐領200萬元股利,其中光一檔中信金持股達到450張,10年已經領回數百萬元。
除息就是領回現金,除權就是拿到股票,所以會降低買進的成本。
拿到現金跟股票之後,總資產的報酬率要如何計算?領到現金股利再買回去,可以增加持有的股數,報酬率會不會比較高呢?
我在2020年3月股災時,曾經買到14元的元大金(2885),用他來當麻豆說明:
一、計算成本
除息後:每股領回0.65元,成本變成14-0.65=13.35元。
除權後:每股發放0.4元股票股利,每一股的面額是10元,所以一張股票得到0.4/10=0.04股。除權後1股變成1.04股,成本變成13.35/1.04=12.84元。
二、除權息後總資產
除權息前在14元買進1張,花了14000元,除息後會得到:
現金:1股配發0.65元,1張可以到650元
股票:1股配發0.04股,1張可以得到40股
除權息後總資產變成1040股加上650元。
用2020/12/14收盤價19.8元計算,總資產=650+19.8X1040=21,242元
報酬率=(總資產-成本)/成本=(21242-14000)/14000=51.73%
三、股利再買回
650元現金股利在2020/07/22發放,當日收盤價為18.3元,可以買回650/18.3=35.519股,取整數35股。
除權息後總股數=1000+40(除權配股)+35(現金股利買回)=1075股,總股數較除息前增加7.5%,當股價填權息也就是達到買進的14元成本,報酬率就有7.5%。
現金股利再買回後總資產=1075股X19.8元=21,285元。
報酬率=(總資產-成本)/成本=(21285-14000)/14000=52.04%
結論:除權息可以大幅降低持有的成本,對長期投資有利,領到現金股利後記得買回,可以手中的股數,並增加報酬率!
作者簡介_陳重銘
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碩士,現職為作家、理財講師、全職投資人。
年輕時當過5年低薪的流浪教師,只能當個「不Buy教主」,努力開源節流,並積極研究股票投資,終於改變了自己的未來。
經營臉書專頁「不敗教主-陳重銘」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用元大金為例,說明除權息的計算與報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