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36歲公務員存股7年自白:玉山金、第一金...他這樣存「金融股」賺到一間透天厝

36歲公務員存股7年自白:玉山金、第一金...他這樣存「金融股」賺到一間透天厝

你知道,有人只買2萬元以下的股票,不懈怠、不氣餒,一張一張慢慢累積,7年存到100萬,而且靠自己付清一間700萬透天厝的頭期款?

這是一個36歲小資男,理財17年,存股7年,累積財富的自白。這是他的故事,且讓我一句不漏,說給你聽......

 

11歲存頭期款

 

我姓余,台東人,爺爺是鐵路局的公務員。

 

爺爺有7個孩子,家裡沒有田地、沒有祖產。爸爸從小吃苦,很想致富,但踏錯時機,讓全家飽受煎熬。

 

民國84年,正是台灣房地產泡沫高點。爸爸在台東市區,買進一套公寓、一間透天厝、一個店面,本來要逢高出脫,卻突然景氣下滑,爛放在手。

 

那幾年,家裡背房貸1200萬,銀行利率8%,每月要還10萬,左支右絀,撐了10年,最後認賠殺出,倒賠500萬,顆粒無收。

 

這個事件,讓我對買房子這件事,異常堅決。從那之後,所有的壓歲錢、零用錢,都被我存起來。我11歲那年,就立志為自己存「頭期款」;我發誓要未雨綢繆,預作準備。 

 

 

20歲開始買股票

 

20歲考上成大那年,我的戶頭裡,已經存了20萬。

 

入學那天,我躺在宿舍的水泥床上,面朝著天花板,聽小風扇嗡嗡作響,突然靈光一閃 。

 

「該買股票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想到這句話。但是,這句話好幾天頻繁地浮現在腦海,於是我跑去開戶。

 

我買的第一張股票,是華邦電,一張1萬5千元,買進之後就一路下跌。

 

接著買進華邦電、華通、正隆,通通「認賠殺出」、「平盤賣出」,運氣很背。

 

那些年,我每個月存5000塊到股票帳戶裡,但根本沒賺錢。大一到大四,我不打工、不交女朋友、不聯誼、不旅遊,腦袋就像手電筒,每個念頭都捏成窄窄的一束,直直地照在股市裡,卻什麼也照不清楚。我存了40萬,卻增值0元,直到碩一那年,一切才徹底改變。

 

 

23歲身價100萬

 

2007年1月,哥哥的朋友歐先生提醒我留意群創(3481)。歐先生說,群創2007年1Q的EPS,同比去年暴增了6倍。

 

那是我第一次,憑著「預估營收」下單,下得又狠又快:我在72元買進,一個月內,一路加碼,把40萬本金壓滿。隨後迎來暴漲,讓我的股票帳戶從40萬漲到60萬,然後到100萬,只花了8個月。

 

那8個月,我志得意滿。畢業前,正準備買台車給自己,金融海嘯來了。

 

2008那年,我24歲,一路沒有停損,沒有出場,傻傻看著帳面從100萬,跌到50萬,再到30萬,讓一切努力歸零。

 

這個挫折,深深把我敲醒。

 

我突然意識到,我的投資必須要「進可攻,退可守」,贏了不全拿,輸了不全輸,我要穩健。

 

於是我先去當兵,服志願役,一邊工作,一邊準備公務員考試,並且賣出群創,換到第一金(2892)、台新金(2887)、華南金(2880),用股價低、波動小、分紅高的金融股,支應我的生活費、補習費,同時繼續每個月,往股市帳戶裡存錢。

 

2年後,我邊花邊賺邊存錢,股票帳戶裡的資產,慢慢回升到70萬元。 

 

 

29歲那年,考上公務員,開始存2萬元的股票

 

3年後,我考上了公務員,月薪 37375元。為了穩定下來,我在在台南永康,買了一套262萬的公寓,付現53萬,股票戶頭剩下 20萬,我感到沮喪,但並不氣餒。

 

開始工作之後,扣除生活費12000元、房貸 8700元,我每月能存15000元,我通通放進股市。

 

在考公務員的過程裡,我已經發現,買進低價、高分紅、波動小的金融股,能幫我存住錢,把錢養胖,還很安全。

 

我還發現,第一金(2892)只要14塊,一張14000元;玉山金(2884)只要16塊,一張16000元,正好是我每月能存下來的金額,不用存好幾個月,才買得起,比較有成就感。

 

於是我決定持續買。每個月一張一張的買、一張一張的存,領6%的股息,再把股息滾回再買股票,到今年為止存了7年。

 

7年後,我的「第一金」股息6%,平均成本14元,現在21元;「玉山金」股息6%,平均成本16元,現在27元;「台新金」股息6%,平均成本14元,現在13元,股市資金,暴漲到350萬元(每月儲蓄+股息+漲幅)。

 

今年我37歲,剛把小公寓賣掉拿回100萬;接著賣掉10張「玉山金」(2884)、10張「第一金」(2892),付出145萬頭期款,買進一套700萬的透天厝,我實現了11歲的夢想,買上自己的房子,即使花了這麼長的時間,我也不感到後悔。

 

我覺得,即使每個月只能存5000塊、3000塊,只要累積1~2個月,也能買一張「台中銀」,領股息,等增值。持續做7~8年一定能資產翻倍。這是我理財17年、存股7年最終的領會。

 

 

十方點評

 

在「存股」這件事情上,人人都「精神分裂」。我們容易放棄,容易妥協,所以需要激勵,讓自己不再脫軌掉隊。

 

小余的做法,是「短節奏激勵法」—沒有花20個月存30萬,才買一張台積電;而是花1個月存1.5萬,買一張 「第一金」; 在很短的「間隔」內,買一張「看得見」的股票,激勵自己前進。這種存股法,是軟意志的強心針,確實能提高成功率。

 

作者簡介_李雅雯(十方)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成功大學文學碩士。曾經擔任國文老師,後隨先生工作移居上海多年。意外踏上理財之路,並成功致富的故事,不但獲《今周刊》封面人物報導,也在網路瘋傳,吸引廣大網友關注,並獲三立新聞台、東森新聞台等多家媒體專訪。

 

401(k)是名符其實由企業自辦的「勞退自選」計畫,雇主要自行尋找合作的帳戶管理人建立平台,提供帳務紀錄、投資商品選項、理財諮詢、結算等服務;勞工可以在不同風險的投資計畫標的中自行選擇、轉換,但也得自負盈虧風險,因此雇主通常會提供基礎的理財教育。

 

例如全美最大雇主沃爾瑪(Walmart)的401(k)計畫,同時提供風險較低的「貨幣市場信託基金」、「債券信託基金」,以及風險較高的「指數型股票基金」和「國際股票基金」等商品。但在介紹網頁上,先用顯眼的粗黑字體提醒未必擁有財經專業的賣場勞工,投資商品「不受存款保險保障」、「可能發生損失」,接著才介紹免稅、公司相對提撥等優惠。

 

引導勞工參與  「不反對即同意」

美國《養老金保護法》助長提撥率

 

四十年來,401(k)計畫已經是美國勞工退休生活的最重要依靠,因此資產規模持續快速擴張。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發表的報告,二○一一年,所有401(k)計畫持有的總資產為三.一兆美元;二○二一年九月,規模已達七.三兆美元,占全美所有個人退休帳戶資產的半數以上。目前有約六千萬名勞工正定期撥款,另有數以百萬計的退休人士或離職勞工擁有帳戶。

 

其實,401(k)計畫的前二十多年,覆蓋率並不理想,二○○五年的資產總值僅二.三兆美元,但二○○六年聯邦政府通過了《養老金保護法》(The Pension Protection Act),授權雇主「自動」將員工加入計畫定期撥款;勞工也可加入自動增額計畫,逐步拉高提撥率。兩項制度實施後,二○一七年資產總值達到五.四兆美元,成長超過一倍。

 

《養老保護金法》也授權雇主將未選擇投資商品的勞工退休金,放進預設的「目標週期基金」。由於這種商品是依年齡或退休年分設計資產配置,一般邏輯是讓風險耐受度高的青年持有較多股票商品追求收益,待退者則以債券或貨幣等低風險資產為主。由於目標週期基金的投資年限較長,即使「老闆幫我選」的商品短期出現虧損,雇主與信託業者也不須負責。

 

讓勞工獲得基礎理財概念,是401(k)在確保老年經濟安全外的另一項效益。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調查,二十一到二十九歲的計畫參與者,有四分之三將超過八○%的401(k)資產投入股票商品;六十到六十九歲的勞工,只有二九%的人持有股票部位超過六成,大致符合人生週期階段的合理投資原則。

 

而在二○二一年美國股市屢創新高的吸引力下,美國投資公司協會調查超過三千萬個401(k)專戶,僅一.一%停止撥款、七.三%更動帳戶餘額(向帳戶貸款)、四.五%改變資產配置,由此可以推論多數美國勞工不會將定期提撥的退休金挪作短線投資。

 

智利經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創智利經濟,失業率居高不下,國會因此三度允許勞工提領養老基金專戶中的資產應急。(圖/Getty)

 

智利養老基金排除雇主責任

所得替代率不到40%  勞工規避提撥

 

然而,不是每個採確定提撥,並開放參與者自選投資方案的退休金制度,都能發揮預期效益,與美國401(k)幾乎同時設立的智利養老金制度,就是個不成功案例。

 

一九八一年,信仰市場經濟的智利獨裁總統皮諾契特,發起退休金制度改革,強制勞工每月將薪資的一○%轉移至個人名下、但由養老基金管理人投資操作的帳戶。勞工要先物色基金管理人,再從管理人提供、風險不同的五種投資方案中做出選擇。

 

這項讓勞工自己為老年負責的制度,讓智利政府擺脫了龐大退休金支出造成的赤字;而將退休金交付專業人士投資,也獲得預期的穩健績效,四十年來的年化收益率達到七.六%,但是,這項拉丁美洲版的「勞退自選」制度,從未真正確保勞工老年經濟安全,二○二一年有超過三分之一領取養老金的智利人生活在貧窮線下。

 

智利養老金制度失敗的首要原因在於整體提撥率過低。當年的皮諾契特政府急於「甩鍋」退休責任,卻未提供基本年金保障,更讓雇主不必負擔勞工退休金責任,光憑勞工自己提撥的一○%薪資,就算投資績效再好,也不足以支應老後生活。

 

鑑於退休金所得替代率過低,二○○八年智利政府開始以公務預算,對六十五歲以上、財力屬於後六○%的老人,發放每月約一七○美元的保證年金,但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調查,智利勞工退休所得替代率一直低於四○%,一九年十月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發生大規模示威行動,退休制度改革就是主要訴求之一。

 

疫情下開放提領養老帳戶應急

惡性循環致退休制度幾近崩潰

 

由於所得替代率過低,讓智利勞工對按月撥款興趣缺缺,往往以高薪低報、地下經濟等方式,規避強制儲蓄,造成惡性循環。而二○二○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智利經濟,國會更三度通過修法,開放勞工提領養老基金帳戶中的積蓄應急。根據智利官方資料,九五%養老基金帳戶內有餘額的勞工,至少進行過一次提領,甚至有三○%勞工清空帳戶。進一步掏空本已所剩不多的未來。

 

眼見退休制度近乎崩潰,有左翼政治人物提議,將總值約兩千億美元的勞工養老金資產全數收歸國有,再重新設計一套由政府負責的制度;OECD則認為,應藉由拉高提撥薪資比率、延後退休年齡、增加雇主與政府提撥責任等方式多管齊下,修正養老金體系,搶救退休危機。

 

精神同為「確定提撥、自選投資標的」,美國與智利的退休制度運行四十年後的現狀卻有天壤之別,可見除了賦予勞工自主投資權利以外,透過制度設計讓政府與企業合理分攤責任、有效監管商品業者,並持續灌輸勞工正確知識,才能極大化勞退自選的正面效益。

 

香港

延伸閱讀
存800萬元退休夠嗎?想要每月穩領5萬生活費,原來可以這麼做!讓您的退休金花不完的公式
存800萬元退休夠嗎?想要每月穩領5萬生活費,原來可以這麼做!讓您的退休金花不完的公式

2020-05-27

以第一金為例,達人孫悟天用「股利發放通知單」算給你看:如何避開二代健保補充保費1.91%?除權息領多少?
以第一金為例,達人孫悟天用「股利發放通知單」算給你看:如何避開二代健保補充保費1.91%?除權息領多少?

2020-05-27

砸100萬存股「中鋼 vs.玉山金」,10年後獲利狂差百萬...一個故事告訴你「存股的2大盲點」
砸100萬存股「中鋼 vs.玉山金」,10年後獲利狂差百萬...一個故事告訴你「存股的2大盲點」

2020-05-26

在證券業20年,我見證太多一夜暴富、傾家蕩產的投資悲劇...能在股市生存的人「一定都做到這件事」
在證券業20年,我見證太多一夜暴富、傾家蕩產的投資悲劇...能在股市生存的人「一定都做到這件事」

2025-02-20

股市大跌,投資賠錢怎麼辦?重病住加護病房60天,他領悟1件事,從20萬起家,不到40歲財富自由
股市大跌,投資賠錢怎麼辦?重病住加護病房60天,他領悟1件事,從20萬起家,不到40歲財富自由

2025-03-12

熱門推薦
/ HOT RECOMM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