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台股兩周後搶短線更難! 8年級投資達人教你 如何能搞定交易新制

台股兩周後搶短線更難! 8年級投資達人教你 如何能搞定交易新制

唐祖貽

台股

攝影/唐紹航

1212期

2020-03-11 11:11

從集合競價到逐筆撮合,台股在股市交易制度上,未來將更符合國際潮流。
但對於多年來習慣舊制的投資人,究竟會有哪些衝擊?又該如何因應呢?

主管機關大力宣傳、各家券商也賣力推廣,「逐筆撮合」新交易制度即將上路。但投資人真的準備好了嗎?

 

8年級的投資達人鄭詩翰,靠股票投資搭配權證操作,快速賺進幾桶金後,近年來跨足可轉換公司債、個股期貨等不同金融工具,累積不少交易心得,離財富自由的目標也愈來愈近。他很早就注意到集合競價與逐筆交易,對價格走勢與波動幅度影響極大,因此從去年下半年起,就開始研究因應的策略。

 

鄭詩翰指出,現行集合競價是每5秒鐘撮合一次,所有買賣單一律排隊,依「價格優先」原則撮合。但未來逐筆撮合是有買賣單就撮合,「時間優先」,而市價單的優先順序又優於限價單,所以未來可能出現「1秒鐘撮合多次」,價格成交速度與波動幅度,勢必大幅增加,對熱中現股當沖的短線客而言,將是一大考驗。

 

鄭詩翰認為,逐筆撮合對一般投資者實際交易的影響,首先是「跟單搶短愈來愈難」。

 

以日前今國光股價從25.00元,漲到25.40元的過程來看,共8檔,費時約2分鐘。以成交狀況推敲,當時似由主力先以大單掛外盤價買進25.00元點火,然後以外盤價敲上去。

 

以快打快,用外掛拚速度

 

至於跟單的當沖客,通常採取「買在第一或第二筆外盤價,賣在第一或第二筆內盤價」的策略,也就是在25.00或25.05元追買外盤價,到25.35至25.40元出場;以這筆交易來說,「扣掉交易成本,獲利還有1%,算是很不錯。」

 

但未來在逐筆撮合下,同樣是25.00到25.40元,「主力就不會再掛外盤價慢慢敲,而是分幾筆直接買好買滿他所需要的量,價格直接拉上去,可能不到1分鐘就漲完了。」等到投資人發現時再追進去,往往就買在最高點;所以,逐筆撮合將大幅壓縮現有短線當沖客的獲利空間,事實上,這檔股票當天的高點就是25.40元。

 

另外,買賣5檔的掛單方式也有不同。現在很多主力會在離目前成交價較遠的買或賣價掛不少「虛單」,製造「上有壓或下有撐」的假象,等成交價靠近時再抽掉。鄭詩翰認為,未來逐筆交易上路後,這種「虛單」會大量減少,「因為成交的可能性變高。」不過,未來的買賣5檔反而更能真實呈現當下的委買委賣狀況,參考價值比較高。

 

面對逐筆撮合,投資人該如何因應呢?鄭詩翰提出「比快」與「比慢」兩個方向,以及「善用限價單」、「善用閃電下單(預先設定商品的張數與交易類別,直接點選價格即下單)」兩個策略。

 

他建議,想繼續當沖或短線交易的投資人,未來勢必朝高頻交易邁進,「這就是比快,包括軟硬體都要更新。」據他所知,去年下半年就有幾位券商的VIP大戶砸了上千萬元,全面更新電腦設備,還找高手寫程式,「搜尋標的、捕捉價格、直接下單,幾秒鐘就可以完成。」

 

以慢制快,以波段交易取勝

 

相對於VIP大戶有能力比快,鄭詩翰其實建議投資人應該「放慢投資節奏」,從短線買賣,改以波段交易為主。他指出,短線交易不但耗時費神,未來僅用一般電腦、肉眼看盤下單的投資人,短線上很難搶到好價格,獲利變得更困難。不如學習從基本面篩選值得中長期持有的股票,降低短期價格變動對獲利的影響。

 

無論比快還是比慢,鄭詩翰都建議投資人,未來交易時盡量用「限價單」,不要再下市價單,「否則追高殺低所受的傷害會比現在更大。」另外可多利用券商軟體提供的「閃電下單」功能,取代傳統「先點價、再點量」下單方式,「下單速度比較快。」

 

因應逐筆交易,鄭詩翰目前有一套「摸摸頭」策略(偵測外盤成交轉內盤成交、漲勢停止時,立即賣出或放空),「這屬於逆勢單,有機會才出手,目前測試效果還不錯。以前面的例子來說,25.35至25.40元有出現賣出或券空訊號;但未來正式上路後,也許還要再調整。」

 

另外他也提醒,逐筆撮合使得發行權證的券商比較容易建立避險部位,所以他預期,在可見的將來,權證應會開放當沖,這一方面會讓權證市場更活絡,但也會讓現股價格在當天的波動更大。這是機會還是風險?就看投資人如何因應了。

 

2分鐘

▲點擊圖片放大

 

鄭詩翰

出生:1992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年輕人 的投資夢」社團板主

學歷: 淡江大學財金所碩士

投資經歷:10年,淡江、大葉等多所大學院校投資競賽冠軍 

延伸閱讀 : 台灣人理財怪奇現象:高薪族不存錢,低薪族不投資

延伸閱讀 :小女警月薪6萬該怎麼投資?這樣買0056,2年後年領10多萬股利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   孵出Fintech四大金雞

 

中國因為對外資壽險業有相當繁瑣的限制,導致在中國保險市場深耕多年的國泰、新光、台壽保(已被中信金購併)在中國市場停滯不前。中國本土的保險業者則趁著市場起飛、快速成長,其中又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最具代表性。

 

2011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擁有逾40個據點、多達1萬名以上業務大軍的永達保險經紀人董事長吳文永指出:「中國平安是最早引進台灣保險業人才培訓、保單觀念、激勵制度,甚至早期砸下重金挖角台灣保險業人才的中國保險業者。」

 

除了比同業引進先進的制度與人才,面對金融科技(Fintech)崛起浪潮,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董事長馬明哲深諳資本市場的魔力,把許多銀行視為威脅的Fintech,變成一隻隻超級金雞。

 

仲利國際   抓住中小企業勃發浪潮

 

中租迪和集團的中國子公司──仲利國際,以1315億元市值,從去年811名跳升至542名。以2017年而言,中國市場獲利成長高達89%,貢獻中租迪和集團高達4成的獲利。

 

2005年中租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如今在中國已有40個據點,迄今已是放款規模居第一的獨立外商租賃業者。仲利國際總經理陳坤明說「機會是中國有5千多萬家的中小企業,而當時大銀行與大集團旗下租賃,做飛機、船舶、工程等超大計畫就忙得不亦樂乎,對中小企業看不上眼,但這塊對仲利簡直像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優勢,是進入中國市場之前,中租高層已經與當地大型銀行建立良好關係,讓仲利可以取得便宜的資金來源。」

 

至於風險,「是對租賃業者的政策與法令仍然混沌不明、對當地中小企業不了解,以及對司法管道的陌生。」

 

了解本身優劣勢後,如今仲利客戶數超過2萬家企業之多,單家放款金額鮮少超過2百萬元人民幣,服務的陸商遠多於台商。陳坤明說,「我在中國打拼,經常盤點的不是我們台灣比人家還剰多少優勢,而是總在反省要怎麼做、怎麼努力,才不會變落後。」

 

中國產業升級至此,台商過去刻板印象中的競爭優勢已經逐漸褪色;看未來,在美國進逼、中國被迫讓步之下,更開放的市場,必然催使當地企業加速升級。這是中美貿易戰所引發的中國新秩序,對台商而言,即將迎接的是「不進則退」的新戰局,必須做好準備。

延伸閱讀
疫情肆虐 中國祭出「這個」殺手鐧搶救下滑的經濟 將帶來新一輪的投資機會
疫情肆虐 中國祭出「這個」殺手鐧搶救下滑的經濟 將帶來新一輪的投資機會

2020-03-09

「生命線」下彎 台股岌岌可危?如果這2個情況未發生 持股太高的投資人要有心理準備
「生命線」下彎 台股岌岌可危?如果這2個情況未發生 持股太高的投資人要有心理準備

2020-03-06

6次歷史經驗隱含的投資機會 「這件事」讓金價年底前可望再漲近20%
6次歷史經驗隱含的投資機會 「這件事」讓金價年底前可望再漲近20%

2020-03-06

家族辦公室的創新投資策略
家族辦公室的創新投資策略

2020-03-04

股災來襲準備逢低進場?投資人得先認清這3大風險
股災來襲準備逢低進場?投資人得先認清這3大風險

20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