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公司年度財報已於3月底前揭露完畢,媒體以斗大標題報導「上市櫃去年獲利2.19兆元」,
看似交出不錯成績,但實際上,相較2017年仍小幅衰退1.3%,背後造成原因究竟為何?
每年此時都是投資人最需要忙碌做功課的時候,因為前一年度第四季季報與全年財報都在三月底前揭露。有人會說股市投資不是要「看未來」嗎?雖然這些都是前一年度的營運成績單,但年度財報就像全身體檢一般,是檢驗上市櫃公司營運體質的最佳時機。
攤開年度財報,第一件事是仔細檢視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下一步要審查企業從營運的自由現金流中會配出多少股息給股東?這兩件事都茲事體大,因為只有好的盈利,企業才有多餘現金流入可以分配股利給股東,這是投資的市場共識。
在全市場獲利數字公布後,媒體在頭版新聞寫了斗大字眼「上市櫃去年獲利二.一九兆元」,乍看之下,是相當好的成績單,結果仔細看二.一九兆元比起二○一七年小幅衰退一.三%,這與前一年度幾乎沒有什麼差別。但若是仔細看四個季度獲利,立刻會察覺第四季成績單十分慘澹。
去年此時,公布一七年全體上市櫃公司獲利,稅後淨利也接近二.一九兆元,這個數字比一六年大幅成長十五.七%,這算是不錯的成績單。我在去年第二季估計今年上市櫃公司淨利可以達到二.二五兆到二.三兆元之間,去年第一季全體上市櫃公司淨利五三五六億元,年成長二一.六九%;第二季淨利五七五八.三六億元,年成長二○.八八%,季成長也有六.六%。去年第二季金融保險業的獲利耀眼,達到八九四.六一二億元,年成長二四.九%;其次是塑化業獲利五一二.一一億元,年成長三七.七%;反而是電子業全體獲利二二八五.二億元,小幅衰退二.二%。一八年上半年全體上市櫃公司淨利一.一一兆元,與我先前預估數字相差不大。
到了去年第三季,上市櫃公司獲利大爆發,第三季淨利達六五二三億元,年成長一.三九%,季成長一○.一%,這是史上單季最高獲利紀錄,全體上市櫃公司淨利累積達一.七八兆元,按上市櫃企業單季獲利至少都有五千億元以上水平。正常情況,一八年全體上市櫃公司淨利應在二.三兆元以上,但最後的數字仍然只有二.一九兆元,也就是第四季淨利只有四○四七.三一億元,這個數字年減三六.三%,季減三八.三%。這是一六年第一季以來首度出現年減、季減的狀況;且單季獲利創下一六年第二季以來新低數字,而這也驗證了台股在第四季出現斷崖式跳水大跌行情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