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抓緊民生消費趨勢洞悉吉凶

抓緊民生消費趨勢洞悉吉凶
食品大廠桂格是食品股的績優公司,但股價表現欠佳,專家認為與公司配發高股票股利,但獲利卻沒跟上有關。

謝富旭

台股

攝影/劉咸昌

1122期

2018-06-21 10:05

以電信、民生消費、產業龍頭股為主的「價值型投資」,一向被視為最簡單的股票投資門派:「只要挑到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不錯,如超過十二%,派息有一定水準,在合理本益比買進後牢牢抱住,長期而言,就會有豐碩的報酬。」
如果你還抱持著這種觀念,那麼,請醒醒吧!由於新科技、新趨勢種種複雜因素的改變,昔日的價值股,其價值含量可能正在銳減中。當然,也有可能是個別因素,如公司管理不當,導致營運與股價大不如預期。

佳格寶貴的一堂課》採高股利政策  營運穩健卻股價腰斬

 

佳格這檔食品股,曾經是價值型投資哲學追隨者追捧的一檔股票。不管是桂格燕麥片、福樂鮮奶、桂格養氣人參、天地合補、曼陀珠糖果等,佳格旗下的每一種產品,在台灣都享有高知名度與穩定銷售成績。然而,這幾年下來,它卻是一檔讓不少投資人傷心的股票。

 

二○一一年佳格締造出一四一.五元的天價後,自此股價一蹶不振,如今約在六十元出頭。事實上,佳格充分展現食品股的本色,儘管獲利受到原物料採購成本高低而有所波動,但大體而言依舊相當穩健。以股價高峰的一一年而言,當年營收為一九八億元,稅後淨利為二十四.六億元。一七年營收成長達到二六五億元,稅後淨利為二十一.七三億元。

 

營運穩健,為何股價還攔腰斬?長年鑽研民生消費股,《我的購物車選股法,年賺三○%》一書作者許凱廸分析指出:「佳格股價腰斬最大的問題,出在不當的配股政策!」

 

許凱廸

▲點圖放大

 

「二○一一年以來,佳格每年都賺錢,但每年皆採高股票股利政策,這導致佳格股本從四十六.四億元,暴增至九十一.五億元。」採高配股,獲利沒跟上來,就會稀釋EPS(每股稅後純益)。再者,因為保留盈餘增加導致股東權益上升,獲利沒跟上來,ROE就會節節下降。佳格的ROE從一一年的三○.四%降至十五%。「EPS與ROE下降,是股價的兩大殺手!」許凱廸分析指出。

 

許凱廸說,佳格股價腰斬帶給價值型投資人最大的教訓在於:食品股與電子股是很不一樣的,人總是只有一個胃,吃三餐,很難變成吃六餐,食品股再怎麼有爆發力,終究與電子股不能相提並論,經營高層對高股票股利政策要謹慎,投資人也要有戒心。

 

日立股價雖然一年大漲7成,但是本益比仍然只有15倍,用前一年的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1.27兆日圓計算,目前股價也只有EBITDA的7倍,即使衝破10兆日圓市值的大關卡,公司估值也比國際同業要低。

 

10兆日圓」俱樂部是今年日本大型企業共同的目標,以市值來排名,目前剛好有10家10兆日圓俱樂部的成員,包括豐田汽車、索尼、Keyence(基恩斯)、三菱日聯金融集團(UFJ)、日本電信電話公司(NTT)、東京威力科創、 Fast Retailing(優衣庫母公司)、信越化學、KDDI,以及三菱商事。

 

這10家10兆日圓俱樂部的成員,除了市值46兆日圓的豐田汽車、17兆的索尼、15兆的基恩斯之外,其他都是去年剛剛漲上來的新成員,而排在10名之後,正在挑戰10兆日圓關卡的有日立、人力仲介公司Recruit(瑞可利)、最大藥廠中外製藥、最大遊戲機公司任天堂、三井住友金融集團、伊藤忠商事、三井物產,以及經營東京迪士尼的Oriental Land(主要股東是京成電鐵集團)。

 

另外,曾占據日本首富寶座10餘年的孫正義,他旗下有2家都叫「軟銀」的上市公司——進行大量新創投資的軟銀集團,以及實際運營手機等業務的軟銀公司。軟銀因背負中國創投政治風暴與美國新創公司崩盤的雙重危機,公司市值被日本傳統企業一路超車,如今這兩家公司市值都剩下8兆多日圓,正在做前20名的保衛戰。

 

政府主導  公司決策透明化

 

在《今周刊》1411期「經濟復活!透視『日股漲3倍』國家戰略」一文,清楚剖析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政府,主導動能驚人的證券市場改革,基礎是日本走出長達30年的通貨緊縮,轉向溫和通貨膨脹的正循環,上市公司因此獲利增長、擴大資本支出、調高員工薪資;同時,東京證交所帶頭要求「上市公司提高企業價值」,引進外資刺激日本企業董事會決策透明化,將龐大的企業價值,從傳統交叉持股與內部關係人,轉換成歐美企業「全體股東權益最大化」的核心價值。

 

此外,日本還有利率與匯率的重大轉變。去年10月底,日本央行宣布放寬「10年期公債殖利率1%」的上限,這是它在3個月內第2度放寬收益率曲線控制(YCC)的重要訊息。

 

更值得玩味的是去年12月自民黨最大派系「安倍派」議員,與內閣大臣爆發政治獻金帳目不清的醜聞,導致15位內閣高層集體辭職。而這群堅持零利率政策的安倍派閣員辭職,正好替長期倡議「利率正常化」的岸田去除重大障礙,日本央行退出僵化的零利率政策,也將給日本企業帶來新活力。

 

在政府強勢政策引導下,日本上市公司大幅提高配息,同時用增長的獲利,回頭買進庫藏股,加上大股東持股回補,創造去年日經指數大漲28.24%、漲幅亞洲第一的榮景。

 

回應政府的政策,去年3月起,日本上市公司紛紛帶頭加碼庫藏股,例如三菱商事買回4千億日圓、本田汽車買回2700億日圓、移動電信公司KDDI買回3千億日圓,這些率先大幅加碼庫藏股的上市公司,股價都應聲大漲。

 

到了去年底,日本企業獲利繼續增長,加碼庫藏股的行動也蔚為風氣,光以金融業為例,UFJ宣布第3季獲利增長3倍的同時,加碼3600億日圓的庫藏股;三井住友金融調升年度盈餘預測的同時,加碼1500億日圓的庫藏股;瑞穗金融則調升年度配息金額,連串庫藏股買回的措施,也讓UFJ、三井住友跨過或逼近「市值10兆日圓」門檻。

 

日本上市公司因應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要求,積極加強回饋全體股東,不僅配發股 利,還撒幣買回庫藏股,股價因此大漲。

▲日本上市公司因應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要求,積極加強回饋全體股東,不僅配發股利,還撒幣買回庫藏股,股價因此大漲。(圖/達志)

 

漲勢凌厲  有望突破歷史高點   

 

日本股市從今年一開年就大漲,自去年底3萬3464點一路急升,1月12日以3萬5577點收盤,扣掉休假後,日股在短短6個交易日大漲2113點(6.31%),創下34年來的新高紀錄,更在表現平平的亞洲股市一枝獨秀。

 

股市漲跌的因素固然相當複雜,不過日本企業正在改變,卻是值得台灣高度關注的重大趨勢。日股下一個目標是1989年12月29日創下3萬8957點的歷史高點,距離1月12日收盤僅剩3380點,距離3月底的財政年度結算還有2個月,看來突破的機率極高!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 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全新《今周刊App》掌握最新即時財經脈動
https://bit.ly/2W35Y7n

延伸閱讀
貨幣是圓的,政策是長方的
貨幣是圓的,政策是長方的

2018-06-21

保住米其林不須調漲
保住米其林不須調漲

2018-06-21

日本年輕人開始買股票
日本年輕人開始買股票

2018-06-21

中國獨角獸全面出動
中國獨角獸全面出動

2018-06-21

電動車喧嘩,我們看到了什麼? ——論優質汽車內燃機零件廠宇隆
電動車喧嘩,我們看到了什麼? ——論優質汽車內燃機零件廠宇隆

201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