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漲幅度驚人的比特幣無明確價值基礎,價格高點也永遠無法預測,但投資者應從歷史金融泡沫事件審慎評估,並思考投資的真實價值,避開泡沫化的崩盤。
「比特幣」於二○○九年一月創立,為虛擬電子加密貨幣代表。一四年以來上漲六四○○%,今年以來漲幅一七○○%更為驚人,是今年表現最好的標的之一,瞬間成為市場新寵。「比特幣」是投資還是投機,回顧歷史或可看出端倪。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一八三五~一九一○)曾言:「歷史不會重複,但旋律總是似曾相識。」
從歷史上最著名的投機事件——荷蘭鬱金香泡沫(一六三六~一六三七)觀察,當時由土耳其引進的鬱金香被視為高貴的象徵,且不易大量種植,供需失衡導致價格上漲,並衍生出以期貨槓桿交易的模式,使普羅大眾爭相買入,引發球莖需求大增、價格不斷暴漲,各品種在一六三七年初的一個月內上漲三至五十倍。
但隨實物交割日接近,因投機者多只想炒作價差而非持有,因此急於期貨合約到期前賣出,引發價格迅速崩盤,至一六三九年價格僅剩最高點的千分之一。
再觀察其他歷史上著名金融泡沫事件:一七二○年「南海泡沫」,「南海」公司股價半年內漲十倍;一七二○年「密西西比泡沫」,股價兩年漲十二倍;二○○七年石油半年漲二七○%;一九八五年日本地產泡沫五年漲三○○%;上述事件的共通點皆為短期內瘋狂上漲,但於見高點後又急速崩跌。
科技會進步,但是人性永遠都不會改變!
在「南海泡沫」中重傷的科學家牛頓感嘆:「我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卻計算不出人內心的瘋狂。」縱使股票價格已遠遠超過可評估的合理價值,但仍可持續向上突破,是什麼原因形成泡沫再崩盤,不斷重演歷史?或可試著從行為心理學角度探討、解讀:
一、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人若對事物有明確立場時,會傾向有利資訊,而忽略不利訊息。當泡沫形成時,人們相信標的會續漲獲利,就會選擇相信樂觀論點,忽略反面論述;當價格上漲後,更強化有利觀點且引入更多買盤,正向循環而出現高得離譜的價格,形成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