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持續上漲,表象熱絡,但參與者與前兩次萬點截然不同,外資在這波行情占盡優勢,一旦撤出,台灣積累多年的財富,幾乎蕩然一空。
但對比今年以來走勢,代表台股前五十大成分股的台灣五十、加權指數漲幅分別達十四.三%、十二.八%,而本土資金青睞的櫃買指數僅上漲十.九%,以外資為主的資本市場,走出與過去萬點完全不同的內容:
一、一九九○年由全民炒股帶動
台灣經濟於一九八五至一九九○年代急速上升,平均經濟成長率九.六二%,相較當時全球經濟成長率僅三.六六%,高出二.五倍。台灣一九八五年GDP為新台幣二.五兆元,市值僅四一五七億,市值遠低於GDP,以巴菲特的評價模型:一元GDP養一元股票市值來看當時內容,全民炒股確有誘因。
再加上一九八八年台灣通過「證券交易法修正案」,開放證券商設立,開戶人數從一九八七年六十三萬戶增至一九九○年五○三萬戶,散戶大增。但一九九○年時上市公司僅一九九家,而金融股正熱,散戶一窩蜂湧進。
一九九○年台股十大市值公司(共三.六兆)中,金融股占比七家,市值二.七六兆,為金融股掛帥的時代。以國泰人壽為例,股價飆上一九七五元天價、市值新台幣六○九八億元(二四三億美元)、本益比二二九倍,對比當年美國第一大銀行美國銀行(BOA),市值僅四十九億美元,差距四.九五倍,幅度驚人。
二、二○○○年由電子股狂潮帶動
個人電腦自一九九六年七一○○萬台增加至二○○○年一.三四億台,帶動那斯達克從約一千點(一九九六年)漲至五千點(二○○○年),其中與PC相關深的微軟、戴爾漲幅更大,各一一○○%、七九○○%(一九九六至二○○○年)。二○○○年台股萬點內容由此出發。
台灣切入相關供應鏈,一起受惠,其中華碩一九九六年掛牌,連十七根漲停;廣達、研華一九九九年掛牌,各七、十根漲停,帶動台灣上市公司營收、稅後淨利從一九九六年一.三六兆、一二○○億成長至二○○○年三.七八兆、三四八○億,貢獻顯著。
進出口顯著增加,增高外資興趣,外資成交量占比自一九九六年二.一%升至二○○○年三.六%,融資餘額從三九○○億升至五九○○億,同步推升台股上漲。
三、二○一七年由權值股領漲帶動
本次萬點由外資催化權值股領漲帶動。對比過去高點類股輪動,本次僅由少數權值公司帶動,目前台積電市值占台股一七.五%、鴻海占六.六%、大立光占二.三%,前五十大權值股占大盤權重六九%,對照過去二○○○年台積電僅占十%、鴻海二.五%、大立光尚未上市,可看出大型權值股對台股的影響可觀。
比較二○○○年與二○一七年,散戶持股占比從八七%降為五七%、單月交易戶數從一八九萬戶減為一三○萬戶、交易量比從八八%降為五四%、融資餘額從五五五三億元減為一四一九億元,從這些指標看出,有超過三○%散戶離開台股。
觀察二○○一年底,台股市值新台幣十.二四兆元,外資占比一九.八三%,約兩兆元,而一七年五月底,台股市值二十九.七六兆元,外資占比四一.三八%,約十二.三兆,外資持股比率大增。再從股利觀察,今年共發放一.二兆元股利,外資約可分配五千億元,外資投資台股不僅短線獲利,長線也賺股利並享二○%分離課稅。
外資大幅增加台股的權值股持股,台股有美麗,也有哀愁:
一、台股美麗了:
①台灣往後發展資本密集產業,有了非常重要的陽光力源。
外資買盤推升台積電股價站上二一○元(外資持股七九.五%),市值突破一八○○億美元(以匯率三○.五計算),超越英特爾一六五○億美元,不僅展現台灣半導體的領導地位,更推升企業全球運籌帷幄能力,台積電的核心競爭能量,為台灣的未來續添綿延不絕的火苗。
②台灣往後的產業進化,有了非常清晰的方向追尋。
大立光第一季以七○.九四%毛利率創新高,市值二五○億美元,股價最高五五八○元,創台灣單一個股天價(外資持股五三.三二%),一顆一千兩百萬畫素手機鏡頭,須在五毫米厚度上堆疊六片鏡片,並僅容許○.○○二毫米的誤差,大立光以高超的光學技術,讓全球看到了台灣在高精密產業發展的細膩能量。
而台積電在今年ISSCC(國際固態電路會議)上首度展示七奈米製程的256 MB SRAM晶片,其核心面只有十六奈米製程的三四%,並預計一八年下半年全面量產,而對手三星僅推出實驗性質的8 MB SRAM,台積電能量遠超越三星。
大立光、台積電在不同領域展現高精密的細膩能量,技術逐漸超越日本(鏡頭)、韓國(半導體),跳脫舊有OEM商業模式,這樣的內容正逐漸蛻變在台灣各個產業裡。台股活水源源不絕,這對於台灣產業未來進化的方向,給下了非常好的清晰指引。
二、台股也哀愁了:
台股指數持續上漲,儘管表象熱絡,但參與者與前兩次萬點截然不同,同時擁有資源與資金優勢的外資,在此波行情占盡優勢,且五月外資在台持股市值四○三二億美元(以匯率三○.五元換算),與台灣外匯存底四四○二億美元接近。倘若外資撤出台股,那台灣積累多年的財富幾乎蕩然一空,投資人不得不慎,也是主政者對台灣未來發展不可忽略的隱憂,如何導引豐沛的本土資金入台股,強力支援台灣企業發展,如稅負的快速檢討,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