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以來,台幣兌美元走勢直線攀升,外資頻頻匯入台灣,激勵台股行情;但同時,帳上擁有較高美元資產部位的企業,獲利將受匯率侵蝕,投資人在首季獲利公告前仍應留意。
衝擊毛利率》出口外銷、壽險股首當其衝
尤其,在各界開始憂心川普效應退燒、難再吸引資金回流美國之下,即使三月中聯準會升息,美元仍持續走弱,也令各界對台幣升值的衝擊隱憂持續加劇。
「首當其衝的,還是以出口相關,外銷比重高的電子、傳產族群,以及壽險公司、壽險金控為主。」元大投信台股暨大中華投資部主管吳宛芳表示,產品是以美元報價、美元收款,又占營收一定比率的公司,確實會因匯率波動,影響企業整體獲利。
像是主機板、軟板、工具機、汽車零組件等廠商,匯兌損失會直接反映在損益表上,再來,則是影響毛利率表現。
根據法人估算,新台幣每升值一%至三%,影響上述企業毛利率○.五至○.八%,因此若以第一季升值六%來計算,不少企業的毛利率影響程度,將達一.五%以上。
不過,匯兌損失除了觀察帳上外幣資產,還必須檢視企業是否採取相應的避險措施。一般而言,電子大廠多有避險習慣,受害程度較低;反倒是中小型企業,因欠缺外匯操作人才,加上避險成本高、新台幣過去波動不大,幾乎不做避險的公司,此次匯損的情形恐較為直接,投資人應該要小心避開。
另一方面,手上握有龐大海外資產的壽險股,也是此次匯損的重災區。根據金管會保險局揭露數字,一月分壽險業淨匯損三五八億元,法人認為,在避險比率提高後,二、三月分匯損金額將逐月縮小,但首季匯損金額粗估仍達七百億元左右。
像是南山人壽、中國人壽因一月份新台幣急升,產生較大匯兌損失,衝擊獲利表現,公司今年連兩個月自結盈餘,分別虧損十四.五九億元、○.七億元台幣。其他壽險金控公司,如國泰金、富邦金、新光金等,由於旗下壽險公司同樣擁有大部位海外資產,投資部位易受台幣匯率波動影響。從用來沖抵匯損的「外匯價格準備金」來看,近月餘額水位持續下降,顯示第一季獲利將承受較大的匯損衝擊。
那麼,台幣走勢接下來如何觀察?有沒有可能再繼續升值,不僅是企業老闆緊盯的動向,也是投資散戶最想知道的答案。
估升幅有限》第二季將回貶,維持在31元上下
台新銀行首席外匯策略師陳有忠指出,台幣此波升值來自於兩個因素。第一,美元指數第一季走弱,甚至一度跌破一○○整數關卡,紛紛推升亞洲貨幣升值;第二,台股具挑戰萬點實力,吸引外資持續流入買超,今年以來累計買超金額已達一六五七億元。
除此之外,不少法人也指出,三月分有不少資金匯入台灣後,不買股票,反而是搶進利率低、風險低的台灣兩年期公債,猜測為押寶四月分美國將公布「匯率操縱國報告」,台灣去年兩度上榜觀察名單,央行出手干預的可能性不高,有機會坐等新台幣升值以賺取匯差。
至於接下來,市場對於台幣的匯率走勢,有兩種推估的可能性。第一種看法,傾向於台幣第二季將回貶,但維持在三十一元至三十二元區間徘徊。
主要的原因,在於匯率操縱國報告公布之後,台灣一旦除名,央行有可能再進場調節匯率,助出口商一臂之力,屆時第一季的匯兌損失,還可有回沖利益,降低對企業的實際衝擊。
不過,也有部分法人認為,以目前的位置來看,新台幣即使再繼續升值的空間不大,但仍有可能維持在目前的三十元上下價位,是對台幣走勢的第二種看法。
陣痛期免驚》待匯率趨穩,挑股回歸基本面
主要的論點在於,美國經過三次加息,對美元上漲的作用力出現效率遞減情形,當美元維持走弱格局、台股表現持續強勢,外資仍有匯入的誘因。此時,如果央行不再介入干預,那麼,新台幣就還有可能繼續維持目前走勢。
倘若匯率維持在三十兌一美元左右,又會對企業的衝擊有多大?法人認為,上一次新台幣急速升值,是發生在一○年第四季,當時也造成台股企業嚴重匯損,但在那之後,匯率即使維持在三十元附近,匯兌損失也不太明顯。
也就是說,在匯率走勢上,企業擔心的是波動太大,並不怕維持在一個穩定區間,企業因升值的短暫陣痛期,一旦匯率趨於穩定,企業反倒有應變能力,回歸產業競爭力,才是勝負關鍵。例如電競筆電廠微星,以美元收款為主,一○年因匯率波動,匯兌損失二.八億元,但是隨後公司毛利率、獲利卻保持逐年成長。
「匯兌損失固然會衝擊公司獲利,但最終還是要回歸產業趨勢、企業本身財務體質。」吳宛芳指出,假如企業毛利率、業績持續向上,因為匯損利空導致股價下挫時,反而值得留意。
儘管台幣升值對於以外銷出口為主的企業,會產生不小的匯兌損失、侵蝕獲利,但另一方面,也會有一些族群出現匯兌收益。
內需產業夯》食品原料進口、「出國」旅遊股受惠
華南永昌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台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台幣升值對多數外銷型企業當然較為不利,不過還是有些內需型產業,尤其是「付美元、收台幣」的公司,雖然為數不多,卻是台幣升值下的受惠者。
儲祥生將這些受惠股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從國外進口原料後加工、在台灣販售成品的公司。「例如食品業,尤其是進口『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等原料,然後加工製成食品或飼料在國內販售的公司,是受惠最明顯的。」
第二類則是由於台幣升值,出國旅遊變得相對便宜,因此觀光、旅遊概念股也會受益。不過,儲祥生強調,觀光類股中的受惠者,僅限於代辦出國旅遊的旅行社,至於外國人來台旅遊,恐怕反而會因「台幣變貴」而受影響,因此飯店股可能是受害者。
至於國內的塑化、鋼鐵等原物料股,雖然也是以進口為主,看似會因台幣升值而受惠,但儲祥生表示,這些產業獲利的關鍵在於所屬原物料產業的報價變化,以及成品是否全供國內使用,匯率對獲利的影響其實有限。
例如台塑化雖然進口原油,但製成油品後大部分都外銷,只有少部分留在國內使用,算是「付美元、收美元」的公司,所以台幣升值受益有限。
至於航空股,儲祥生認為,航空公司買飛機、買油都是美元計價,帳面上可能會有一些收益,但也不是很明顯。
還有一個每逢台幣升值都會被點名受益的營建、資產股,儲祥生也持較為保留的看法。
他認為,三十年前台幣升值引發的房地產大漲、土地資產大增值的「黃金年代」,與其說是台幣升值帶動,不如說當時台灣經濟正在成長期,土地、資產都還相對便宜,當時錢在海外的台商,看到國內經濟起飛,且台幣升值可期,當然願意將錢大舉匯回台灣,除了買地、買房,還要投資工廠、從事建設,才造就了當年房地產的狂飆行情。
▲點擊圖片放大
台幣升值讓出國旅遊變便宜,旅行社業績可望提升。(攝影/陳永錚)
熱錢未生根》營建股影響不顯著,仍可當定存股
時至今日,台灣經濟已和三十年前大為不同,目前匯入的資金大多數僅是炒股、炒匯的熱錢,並沒有打算要在台灣生根,台幣目前的升值,當然不容易造成土地增值、房價上漲,所以對於營建、資產股的期待就不用太高。不過他提醒,趁年報剛公布,倒是可以從中挑選一些獲利穩定、配息不錯的營建股,當作定存股長期持有。
儲祥生認為,台幣這波升值會這麼急且快,除了熱錢流入,央行有「難言之隱」也是原因,所以不會是常態,現在有匯兌損失的公司,未來遲早會沖回收益,他建議投資人,還是將注意力放在前景展望佳、且目前本益比還不算高的公司,趁利空、股價大跌時,反而是進場撿便宜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