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環保,台灣已經很多年不鼓勵燒紙錢了,難道,竟然有人直接燒現鈔⋯⋯。
台灣的生技產業,市值接近一兆元,獲利呢?整個產業到現在累積是虧錢的,也沒人敢預測何時可以轉正。不問獲利,那改成營業額吧?很不幸,就算標準降這麼低,恐怕產出還是低於市值。當這種公司的股東,期待有朝一日新興產業成為主流,市場需求從零成長到占GDP幾個百分點,到時候原始幾十萬、幾百萬元的投資,就會變成上億、上百億元的財富。
前段時間收到很多朋友用微信與LINE傳的段子,某人當年與賈伯斯一同創立蘋果電腦,但是才沒幾個月就害怕撤資;如果當時膽子大一點,那幾千美元現在是上百億美元。有一個成功案例正好相反,與比爾.蓋茲一同創辦微軟的艾倫,雖然也很早就退出公司的營運,但是股權沒賣,就這麼點差異,時至今日他還是名列美國百富榜。就是有這樣的想像空間,才持續吸引頂尖人才與海量資金投入這風險事業。
上世紀末的網通泡沫後,台灣的創業投資其實冷卻很久,這幾年政治人物領頭,才在生技上有些苗頭。生技一直是創投的熱門標的,與網通同時的基因解譜,也是全球上百億美元地狂燒,然後和金爐的紙錢一樣只剩灰燼。沒關係,這波死絕之後,科學家會創造新課題,讓大家既抱持長生不老的希望,又繼續掏錢塞火爐裡。畢竟生老病死每個人都會碰到,解決天花,來了個愛滋,只要生命存在威脅,生技就有炒作的機會。問題只在於,每一次的題材都不同,之前的基因,這回就沒人理會;現在熱門的蛋白質藥,下次又有誰記得?
投資本來就存在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像生技這種高技術含量的產業,不對稱的現象更嚴重。往好的方向想,熟悉產業知識的,有機會賺大錢;可是更多跟風的大眾,投資這種產業真的只能當韭菜,準備讓人收割,割了一茬(音同茶,量詞),一段時間又長出來,再割一茬。
實際上,這種投資不適合一般投資人,所以在很多地方被稱為「風險投資」。即使在集中市場交易,也開放融資融券,交易的便利性、再多的報導與說明會,無法改變資訊不對稱與高風險的本質。
好消息是,以美國的統計長期來說,做創投的報酬率和投資大盤的報酬率相差無幾。所以完全不碰風險投資的巴菲特,還是可以當從股票賺最多錢的人。我們不必強求,要刀口舔血去賺這類股票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