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太好與太壞會讓人不願往前看,但是假要休、節要過、禮要送,不會因GDP好壞而停擺。景氣一定會循環,聖誕節會來,也會有再起的產業。
行情太好與行情太壞,都會讓身處其中者忘掉循環運作的本質,以為當下的極端會恒久持續,失去往前看的意願。
遠的不說,時序已經進到八月中旬,看完這篇暑假也快結束,馬上就是新學年開始,有一波新生採購需求。然後準備歐、美聖誕節的旺季。再怎樣,假要休、節要過、禮要送,兩千多年養成的習慣,不會因為GDP變化一、兩個百分點就被破壞。反而現在預期很差,到時候沒那麼壞,還有機會出現幅度較大的反彈。
開學、聖誕節、這些只是一年之中的季節性循環,還有週期更長的循環在影響經濟運作,有的會照時間表演出,有的卻與氣象預報一樣,只有概率。
除了假期之外,選舉也是可被準確預測的人為循環。二○一六年除了台灣選總統之外,美國也將正式進入總統大選季。從我入行以來,不管景氣高低,美國沒有在大選年調高利率的!大選年只會降息,如果有需要抑制物價,通常是在大選年前一年加息,也就是今年!
從這觀點,美國聯準會今年必定會加息,而且手腳快的話,可以加兩次,九月暑假加一次,聖誕節前後再加一次。
千萬別以為加息是利空,剛進入加息循環的前幾次動作,通常市場還很熱烈,甚至以利空出盡來反映。美國上次的加息行動是在○五年到○七年,也是上一波多頭漲最瘋的時候。
市場表現與理性分析似乎違背, 「理性預期」學派解釋過這個矛盾,就是說事件在醞釀的時候,因為預期心理作用,聽到加息風聲時,理性的市場就把預期當成事實反映,等到事件成為新聞,政策的衝擊就已經結束。
美國加息已經說了兩、三年,每回市場都很理性地依照理論分析下跌,所以合理估計,當聯準會終於宣布加息的那一刻,也該是反彈起點。
除了過節與利空出盡之外,週期不穩定的產業循環,有沒有令人振奮的消息?如果不把自己局限在海峽兩岸的話,是有些值得注意的焦點,比方說:不動產。
台灣、韓國、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房產都在修正,但是歐美的不動產從○七年金融海嘯之後,已經回檔快十年了。在那之前,不動產的產值約略是總產值的一成,這些年當然是遠低於這個數字,只要回歸歷史平均,就是GDP二%、三%的增幅。
與亞洲區以滿足新需求的形態不同,歐美地區的不動產超過一半是替代,該更新的沒更新,拖越久需求越大。美國銀行業近期卓越的表現,富國銀行甚至成為市值最大的公司,應該對我們有些啟發才對。
景氣一定會循環,聖誕節會來,也會有再起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