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募資平台」的進階版,主要方式是對讀者發行儲值卡,只要點讚、分享,就扣一筆金額,直接鼓勵文章而非作者,這樣一來,就能讓記者寫出好文章。
就必要性而言,在網路平台興起之後,全球各國的平面媒體都面臨「快速、免費」網路傳播的壓力。現在除了《經濟學人》、《紐約時報》等極少數媒體還常有記者的深度報導外,絕大多數媒體都流於輕薄短小、快速及時,甚至是民粹討好。
這樣的發展不但傷害媒體本身,其實也傷害整個社會正面發展的動能,因為欠缺夠深度的批評與監督。也因為如此,乃有SOS募資平台構想的出現,希望藉此鼓勵深度報導。
但是SOS平台的構想,是要銜接願意贊助的「讀者」,與有能力寫好文章的「寫者」,是在文章寫出來之前的「事前」介接。這樣的事前安排有其難處:一、贊助者事前沒看到產品(文章),只能靠寫者以前的聲譽決定贊助,但是任何人的文章都可能時好時壞,故看到文章之前的支持力度恐怕不足。二、社會上看到好文章願意支持的「後知後覺者」也許不少,但是要支持特定文章出現的先知先覺者,恐怕人數有限。
我想推動一個「SOS 2.0版」的網路媒體募資觀念,大要如下:一個人接觸網路文章,大概有以下四個層次:點閱、按讚、分享、留言;越後面的層次,讀者與文章的互動越強。這四個層次中,留言雖然互動強,但是可能是負面的批評,未必是讚許。故大致而言,「分享」表示讀者對該文的高度讚許,所以才願意向他人分享推薦。
我的SOS 2.0構想是:由網路媒體對讀者發行儲值卡,當讀者對文章點讚「分享」時,扣取極小金額(例如五毛錢)以為贊助。網路媒體也需要事前承諾:文章點擊「分享」所收入的贊助費用,除了支應媒體營運費用等支出,也提撥一固定比率,定期(例如一季)經一定評選程序,發放給分享數表現好的記者或評論者做獎金。這就是「分享付費贊助好文章」的大要。
這個構想的好處是:一、直接銜接讀者與產品(文章),而不是銜接贊助者與生產者(記者),平台誘因更為直接。二、成千上萬點擊分享的讀者,每人每日負擔僅一兩塊錢,推動相對容易。三、這個2.0構想可以由網路媒體來做,除了能誘導記者與主筆寫出好文章,也可以誘導讀者支持好的編輯、好的主管、好的媒體。
以上,是一個新觀念,需要大家的批評指教。要在網路時代幫台灣媒體、記者提升水準,也許這是一個作法。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