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投資」見微知著,強調小巧、差異、客製繁瑣、時空崛起的族群公司追蹤,它們正牽引台灣企業精英再起的新方向,這是台股的新精采。
那斯達克指數高低變化,牽動著全球發明家、創業家、資本家、冒險家、投資客、投機客彙集的興衰,也擺盪著人類文明往前進化鐘擺的喜愁。
本文由工作夥伴張銘仁(一九八八年~,台大工商管理學系)、原杰(一九九○年~,波士頓大學財金所)、陳克勤(一九八八年~,柏魯克商學院財金所)共同撰述,我加以修訂做結論,與讀者共勉。
經過二○○○年網路泡沫化打擊,十五年來新技術與應用不停地醞釀與進化,從行動數據、雲端、大數據到互聯網,氣勢磅礡,以實質基本面提升,走出了不同於過去的泡沫內容。從那斯達克指數成分股變化,可細觀出內容與方向:
一、 本波創新高為實質成長帶動,非泡沫化。對比兩次那斯達克指數創新高,結構有極大轉變:
1、一九九六年至二○○○年:那斯達克指數從九八年十月一七七一點到二○○○年三月十日達到歷史高點五一三二點,一年半內漲幅一八九%。當時成分股近五千家,市值五.三八兆美元,平均本益比五十六.九二倍,其中科技類股一枝獨秀,占比六三.九%,生技股及消費類股各為九.二%及八.六%。
2、○九年至一五年指數從○九年二月一三七二點到一五年七月二十日再創歷史高點五二一八點,五年內漲幅二八○%。成分股近三千家,市值八.七八兆美元,平均本益比二十倍,其中科技股占比下滑至四三%,生技股及消費類股躥起,各占一六.二%及二○.九%。
對比之下,本波由美國經濟榮景帶動消費股揚升是一大助挹。另外,有獲利的科技公司也從二○○○年的五二%提升到一五年的九○%。再觀察IPO(首度公開發行)市場,九六年至二○○○年IPO公司達七三○家(網路類股占六四%),平均首日漲幅為五八%,創投投入金額九四二億美元;對比一○年至一五年,三九○家IPO公司(網路類股占四二%),平均首日漲幅一七%,創投僅投入五二一億美元。顯示投資人風險意識顯著提升,不再胡亂投注在不賺錢的事業上,代表此次互聯網等新科技類股股價上揚是伴隨著基本面,並非僅有夢想(本益比)快速折現,股市多頭底蘊更扎實。
去年全美非金融企業持有流動資金達一.七三兆美元(現金、短投、國債),對比二○○○年,那斯達克的五千家成分企業帳上僅有四千億美元、現金/市值比七.四三%,現今美企擁有堅實現金存糧與體質,支撐未來成長與投資動能,為美國榮景續添柴火。
二、行動與寬頻網路帶動科技新趨勢:
1、個人電腦風潮消退,行動網路巨頭引領新思惟:
二○○○年市值前三大公司為微軟(市值五八三○億美元,本益比五十七倍)、思科(市值五四○二億美元,本益比一二七倍)及英特爾(市值五○二七億美元,本益比五十七倍)。一五年前三大變成蘋果(市值六九一七億美元,本益比十四.○一倍)、谷歌(市值四三九七億美元,本益比三十一.四五倍)及微軟(市值三七七七億美元,本益比三十二.○一倍)。
蘋果與谷歌兩大巨頭在行動裝置及互聯網等相關市場的大躍進,擊退仍陷入PC產業發展成熟困局的微軟,凸顯網路大商機引領新風潮。一五年全球網路使用者將逾三十億人,黏著度達六.○八小時/天、行動廣告收入一二一○億美元,較二○○○年分別成長七三一%、六○○%,成長驚人。
蘋果與谷歌代表由軟體切入並融合硬體的新思惟(全球手機系統軟體完全由它們壟斷,他廠難以切入),已取代過去純硬體製造概念,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並創造更多應用,是本波行動網路帶出的質變內容。
2、網路蓬勃發展創造更多新形態的商業模式出現:
網路蓬勃發展創造出許多新形態的商業模式,而且是有獲利的創新模式,這與二○○○年網路泡沫全然不同。
例如網路旅遊平台興起,讓消費者快速找尋便宜機票,並將轉機地點納入考量,不必支付佣金,更可隨心所欲規畫行程,已漸漸取代傳統旅行業,包括旅遊網站Expedia及Priceline皆創新高。
另外,零售與餐飲業提供實體店面結合行動科技的服務,如Panera Bread的外食客戶可以行動裝置先點餐,系統會記錄食客飲食習慣,提升整體服務品質;如Walgreens全美連鎖藥局優先採用Apple pay等行動支付系統,並開發Walgreen App,消費者可直接線上洽詢藥劑師等。
從那斯達克創新高回看台股,台灣產業的弱化與台股的掙扎非常清晰。
二○○○年台股上市櫃公司營收八.二兆元,毛利率一七.二%,一四年台股上市櫃公司營收三○.七六兆元,但毛利率降為一二.八%,台灣產業在這一波軟體為主趨勢上,仍跨不出硬體製造固有思惟,營收雖近倍增,但是營利表現卻愈來愈差。台股難再有多點齊放的燦爛榮景,取而代之的是「微投資」崛起,這是逆流崛起的台灣精采。
「微投資」見微知著,強調小巧、差異、客製繁瑣、時空崛起的族群公司追蹤,它們正牽引台灣企業精英再起的新方向,這是台股的新精采:
一、獨步全球以品質特優、製程繁瑣勝出的機能性紡織品供應鏈族群公司。
二、擊敗日(成本高)、韓(無發展PC產業的基座)、中(不擅長繁瑣服務),以客製化、厚實的PC產業所形成的PC基座、客戶群眾多非僅一兩家、繁瑣服務勝出的工業電腦族群公司。
三、直接跨向全球新創公司合作,迎向市場的小電子零組件族群公司。
四、在對的時空剛好承接中國製造業衰退大失業潮人力,及內需消費潮,布局中國直銷、零售通路卓越的美容、保健飲品及食品族群公司。
財務體質更佳,產業結構更多元,是那斯達克再登牛市的基礎。(圖/Ge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