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民間投資不振,政府財力困窘,政府投資也卡住了,再加上股市、房市不振,影響消費,於是從出口、消費,到投資全都陷入困境,股市的跳水下跌,其實已預告了台灣經濟潛藏的不祥之兆。
例如美國在爆發金融海嘯後,聯準會主席柏南克祭出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最直接的是要搶救股市,美股從六四五九點止跌,然後展開七年大多頭走勢,最後攻上一萬八千點以上。歐洲的大國--德國,在希臘危機蔓延中仍寫下一二三九○點的歷史天價。而過去這一年,中國人工製造的大牛市-- 深滬股市奔馳,深滬股市市值一度超過十兆美元,港股市值一度超過五兆美元,讓中國躋身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的強國之列。
同樣地,國家的衰敗,股市也會率先反映。像是歐洲的芬蘭痛失了諾基亞,芬蘭股市最低曾跌到四七八五點。最具代表性的是希臘股市,從金融海嘯前的五三三四.五點跌下來,最慘跌到四七一點,從此就回不去了,希臘經濟看不到明天,希臘股市也走到窮途末路。這兩年受到油價下跌衝擊,再加上歐美經濟制裁,俄羅斯股市從二四九八.一點最慘跌到五七八.一點,一個國家經濟的衰敗,資本市場總是扮演了最重要角色。
稅制爭議未解 散戶從資本市場竄逃
台股在七月二十七日拉出一記致命長黑,當天加權指數大跌二一一.一八點,跌幅二.四一%,有一七八檔個股急殺到跌停板,這是漲跌幅調整到一○%以來最慘烈的下跌。當天外資賣超只有三十四.○二億元,台股居然重跌不起,原來最敏感的指標OTC指數當天大跌六.○七點,跌幅高達四.九七%,當天融資餘額大減到一六八六億元,代表了散戶投資人不斷從資本市場竄逃。
台股跌跌不休,上周上演了財金首長互槓的戲碼,在金管會提出大戶調查報告前夕,曾任財政部長的證交所董事長李述德率先跳出來說,證所稅是造成台股量縮的主因;接著券商公會理事長簡鴻文也召開記者會,揚言證券稅制不改,台股鐵定要崩盤;接著金管會公布大戶問卷調查,問題都直指稅制。但此時財長張盛和又跳出來說,證所稅一毛錢都沒有課到,基本面才是台股下跌主因;他同時表示,希臘危機造成全球股市下跌,台股不是唯一下跌的國家。
財長這一席話似是而非,首先我們來比較全球股市的漲跌。到七月二十八日為止,台股加權指數下跌七.七九%,OTC指數慘跌一六.○八%,代表外資的摩台指數下跌六.一%。比起中港股市,香港恆生漲四.二五%,二十七日上證股市大跌八.四八%,但是今年以來上證仍漲一二.八六%,深證上漲一一.二一%,創業板則仍大漲七五.七三%。
如果再和其他亞洲市場比較,日本表現最優,今年仍有一六.七一%的大漲幅;韓國也漲六.七一%。其他如漲到三萬點以上再回檔的印度,今年仍保住不跌的格局;漲了七、八年的菲律賓股市,今年仍上漲三.七三%;受到原物料大跌影響的澳洲股市,今年仍漲了三.二四%。表現遜色的只有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跌最多的是印尼,外資大撤走,今年跌幅九.四六%,這是唯一跌得比台灣慘的市場。大家熟悉的新加坡,今年小跌二.一九%,除了上漲好幾年的東協市場出現回檔外,亞洲股市可說是漲多跌少。
再看受到希臘債務危機衝擊的歐洲股市,今年普遍都有亮眼的演出。即使是七月二十七日的大跌,德國股市今年仍有一二.七六%的大漲幅,法國股市也大漲一五.三三%;兩個前歐豬國家,愛爾蘭股市今年大漲二○.九四%,義大利也大漲二一.三六%,其他如瑞士、比利時、瑞典都是漲勢,顯然歐洲國家股市都沒有受到希臘危機的拖累。
再看全球中流砥柱的美國股市,今年以來道瓊指數大約下跌二%,但生技股的NBI指數今年仍大漲二三.一二%,頻創歷史新高的那斯達克今年也大漲六.四一%,只有費城半導體指數受到美光大跌影響,今年以來下跌七.一三%。
產業轉型不力 台股跌跌不休
把全球股市掃描一遍,全球股市上漲的市場仍多於下跌的市場,台股表現偏弱。除了跌幅領先外,台股在技術面最早呈現頹勢,台股是全球股市率先跌破年線的市場,年線代表的是過去一年平均價格,台股跌破年線之後,連掙扎一下都沒有,且直接摜破年線,急跌而下,這代表台股漫長跌勢才正要開始。而這次台股的調整,可能是台灣產業轉型不力,中國紅色供應鏈崛起,與不當租稅結構的一次總算帳,所以我說台股這次跌勢透露了「不祥之兆」。
先從整個股市生態來看,市場經常批評股民賺錢沒繳稅,結果很多稅制都壓在股市投資人身上,真實的情況是股民「死的死、逃的逃」,從融資餘額跌破一七○○億元,就可看出一般散戶能在股市長期存活的不多,原因是股市就像是吃角子老虎,股價從高到低,通常都是一去不回頭的居多。
大家最有印象的是宏達電,從一三○○元跌到六十五.五元,一兆元市值蒸發了,大股東仍荷包滿滿,但股民只能血淚泣訴。另一個是威盛,從六二九元跌到四.三元,威盛減資再減資,小股民老本已所剩無幾了。再看二○○○年風雲際會的CD-R產業,中環從二一三元跌到二.九二元,錸德從三五五元跌到二.六二元,以及漲到三五九元的精碟下市了。
績優形象企業 股價一蹶不振
還有台灣發展記憶體產業,但是這些公司股價慘跌令人不忍卒睹,像旺宏從一○五元跌到二.九八元,茂矽從九十三.五元跌到一.四九元,華邦從一○六.五元跌到一.九四元,就連號稱晶圓雙雄的聯電也曾漲到一七五元,如今可能面臨面額保衛戰。
最近我發現,過去素有績優形象的企業,如今股價早已一蹶不振。像網路設備廠友訊股價曾漲到一四六.五元,友訊從二○○○年以來,一直是很績優的公司,但是現在股價跌到一○.九元,已經快到面額保衛戰了。同行的智邦也從一四五元跌下來,如今只剩下十二.六元左右,太多的公司股價一去不回頭,股民置身股海簡直就像是殺戮戰場。
這兩年紅色供應鏈崛起,台廠很多供應鏈都受重創,像是電聲業者美律,過去一年來股價從一九五元跌到五十二.二元,電池模組的順達科從九十二.五元一口氣跌到五○.四元,新普從一九六元跌到一二二元,但真正撼動全台灣的是聯發科股價。過去一年來,從五四五元跌到三一七.五元,股價一口氣重挫四成多,市值折損超過三千五百億元,從股價慘跌可以看出,大陸的清華紫光私有化整合展訊、銳迪科之後,似乎開始對聯發科帶來沉重的壓力。
如果聯發科也不支倒地,下一個受衝擊的,恐怕是超級巨星台積電了。這次台積電暴露了兩個敗象,一個是台積電在六月二十七日除息四.五元,當天貼息重挫三元,這個情況和台積電過去快速填息很不一樣;二是台積電股價跌到一三四元,已跌破年線,技術面開始轉弱,如果六月營收比五月大減一百億元的情況再惡化,台積電清理庫存壓力加大,可能會對股價造成重傷害。這是台股繼續弱化的關鍵因素之一。台股面臨產業內外夾擊,再加上困擾投資人的稅制,更加速讓台股弱化。
最直接的衝擊是,台灣金融帳連續十九季淨流出,金額已達一八七八.一億美元,且流出金額逐季加大,今年第一季達一八八億美元,創了歷史單季新高,這一八七八.一億美元的錢換算成新台幣,已超過五.九兆元,這麼龐大的資金,從台灣跑出去買外國股票及資產,造成本土資金弱化。為了彌補這個資本外逃,政府也在努力吸引外資,讓外資來台炒股、炒匯的錢,一直維持在二○○○億美元的高檔。
外資拉抬權值股,讓今年台股一度到一○○一四點,乍看台股萬點重臨,其實那是權值股在使力,多數個股老早已紛紛破底而下,這從OTC指數的暴跌已可看出端倪。一旦外資發現台灣基本面出了問題,那些僅剩的績優股如台積電、大立光、漢微科加入補跌行列,台股指數恐怕會很難看。張盛和部長說,台股下跌和稅制無關,因為證所稅根本沒課到。其實關鍵核心在證所稅加上富人稅,從二代健保附加費二%,到兩稅合一扣抵減半,都對資本市場造成重傷害;但殺傷力更大的是外資與內資稅制不同,這等於政府變相鼓勵大家變身當外資。
稅制規畫讓資金溢出 房市、股市皆不穩
當一個國家稅制改革,完全不考慮與別國的租稅競爭力時,其實領導人已把國家帶向崩壞之路。馬總統不斷重申公平正義,其實外資輕稅,本國人重稅,已創造了更大的不公平、不正義,也是資金加速外逃的關鍵。
過去三年,台灣的投資人積極向外投資,資深股市大戶轉戰陸股、港股,資金實力更上一層樓的則以美股、日股為主力戰場,海外房地產更成為顯學。過去隔山買牛是壽險機構的專利,現在一般投資人也跑去日本置產,到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地炒房。台灣一向以資金雄厚著稱,但是稅制規畫讓資金溢出到四處找機會,最後房市與股市都會撐不住。這個情況與高鐵沿線超抽地下水一般,最後路基塌陷,連高鐵也會告急。
最近台股跌破九○○○點大關,已出現了無量撐不住大局的現象,從七月中旬起,多次出現超過三百檔的公司成交不到一百張,成交不到十張的也有近百檔。本來資本市場是給企業籌資擴大版圖用的,但是,今年頻頻出現企業減資,甚至可能出現下市(私有化)的現象,還有最近一年來,掏空公司的事件頻傳,這些都是台股式微的惡兆。
除了這些市場面、資金面因素,衝擊台股最直接的核心是基本面。今年台灣各項經濟指標都出現惡化現象,除了出口大衰退,上期《今周刊》更提及投資面的問題。我們的外國直接投資在全球排行倒數第五,台灣的工資低,加上人民友善,但外國人為什麼仍不願在台灣投資?追根究柢,原來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再投資是產業發展的根本,台灣只見到本國資金投資別人,卻不願投資自己的窘況。現在民間投資不振,政府財力困窘,政府投資也卡住了,再加上股市、房市不振,影響消費,於是從出口、消費,到投資全都陷入困境,股市的跳水下跌,其實已預告了台灣經濟潛藏的不祥之兆。
台股長期競爭力弱化的危機,比起短期漲跌,更是改革的當務之急。(攝影/吳東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