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自我感覺良好」是激勵自己,還是害了自己?

「自我感覺良好」是激勵自己,還是害了自己?

2015-07-27 09:58

我們往往認為自己優點很多,缺點很少。

多數現有研究主要探討一般人評估自身能力及解釋自身行動的方式。許多心理學研究發現一般人把自己想得太好,簡直經不起客觀檢視。

我們往往認為自己優點很多,缺點很少。

考好的學生通常認為考題有鑑別度,考砸的學生認為考題亂七八糟。就連老師也不例外,許多老師認為學生考得好是因為師長教導有方,考得差則是因為學生自己沒天分或愛打混。教授面臨論文被退時,傾向認為原因出在不可控制的因素,例如審查委員不公,但碰到論文通過時,很少認為是審查委員特別賞光。

自利認知的背後機制

這類研究的結果清楚一致:我們傾向抱持於己有利或令人寬慰的認知。然而,學界對於如何解讀這個結果倒莫衷一是。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自利認知可以激勵自己,滿足重要的心理需求或動機,例如維持自尊,而這就是我們抱持自利認知的理由。其他心理學家認為儘管自利認知顯然於己有利,卻只是認知機制的產物。若是如此,不受需求與動機影響的理智之人依然會抱持自利認知。 

的確,我們可以輕易看出上述結果也許是源自認知機制。比方說,我們之所以認為自己的人生會比一般人美滿,也許是因為我們看見自己努力追求美好生活,但較難看見別人的努力,這樣一來,儘管我們力求客觀,卻依然自認該有美滿人生。同理,即使撇開維護自尊的動機,依然能解釋一個人為何把成功攬在身上,卻把失敗推給別人。當一個人在某方面努力不懈,他的成功必然有部分歸功於個人努力,值得引以為傲,但失敗則違背個人努力及決心,因此往往像是外界造成的結果。換言之,成功跟努力及決心息息相關,失敗跟努力及決心卻不大相干,導致一個人即使再客觀也無法公正看待成功與失敗的原因。

個人偏好會影響到解讀事物的方式,認知與動機都難辭其咎。

社會心理學家康妲(Ziva Kunda)也提出相同看法,認為我們確實容易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事物,但也會考量客觀佐證,以及能否「……解釋得合情合理,冷靜客觀的說服自己。唯有找到充分佐證,才會做出結論。」這句話點出一般人往往自認客觀(注:這實在是「烏比岡湖效應」的絕佳例子:一般人絕對會認為自己的客觀程度在平均水準之上),絕少認為自己的某個想法毫無根據,純屬盲信。然而,這有時只是錯覺:雖然我們以為自己的認知都有憑有據,卻多半沒想到各個例證可以有另外一套解讀方式,或還有其他例證可以考慮。

誠如康妲所言:「……一般人沒想到目標會影響推論過程,沒想到自己並未徹底通盤思考,沒想到只要換個目標大概就會推導出不同結果,也沒想到只要換個情況就會得到徹底相反的結論。」

由此可見,我們會挑選自己偏好的事證,導致動機影響到認知。我們蒐集事證時會抱持不同的預設問題,這個簡單的不同,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如果我們有偏好的見解,在蒐集例證時會問自己:「我能找到什麼正面佐證?」如果我們傾向相信某場政治刺殺不是單一槍手所為,我們會自問何種證據可以證明陰謀論。這種問法其實已失之偏頗,導致我們尋求正面事例,避開反面事例。由於我們幾乎總有辦法找到幾個支持佐證,一旦預設問題失之偏頗,我們往往得以印證自己偏好的論點。

動機影響蒐證的另一個方式關乎我們的諮詢對象,包括專家與一般人在內。我們往往可以推估別人的觀點與立場,某程度上預測他們對特定問題的看法,藉由找適當對象諮詢,提高聽到順耳意見的機率。癮君子會找其他癮君子討論吸菸的健康風險,尼克森總統的擁護者會一起聊水門案醜聞。康乃爾大學許多生理學家的觀點各不相同,對脂肪攝取量影響血清總膽固醇及動脈硬化的程度多寡見解不一,校內同仁無論想採取何種飲食習慣,都找得到專家支持自己,如果怨嘆清淡飲食伴隨許多犧牲,有專家樂於提出數篇抨擊脂肪攝取的最新研究,如果偏愛歐陸佳餚,也有專家樂於指出上述最新研究的嚴重漏洞。我們靠著詢問可能支持自己的對象,獲得想聽的見解。

個人偏好不只影響到考量的資訊種類,也影響到檢視的資訊數量。如果手邊事證支持我們的論點,我們通常感到滿意,不再繼續查證,但如果手邊事證否定我們的論點,我們會追入探究,試圖找出正面佐證,或設法證明反面事證存有漏洞。我們靠這種「選擇性停止」查證,大幅提高獲得正面佐證的機率。

假設有一名學生考試失利,一心想證明考題不佳。他首先會檢查是否有題目出得題意不清,找得到的話就做出結論:考題確實出得不好。然而,如果找不到的話,則另覓他路:搞不好有其他同學覺得題目沒出好!與先前一樣,如果找到這種同學的話,他會認為考題確實很糟,但如果找不到的話,則繼續追究下去,也許找出考題並未涵括的課程內容,證明考題確實出得偏頗,才沒有涵括所有課程內容。我們可能會這樣多方下手,一旦找出正面佐證,就誤以為自己的想法正確可靠。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湯瑪斯‧吉洛維奇(Thomas Gilovich)


美國康乃爾大學心理學教授,同時擔任該校行為經濟學與決策研究中心聯合主任,在行為經濟學和社會心理學領域享有盛名,被稱為「完美學者」。

他與行為經濟學鼻祖阿莫斯‧特沃斯基以及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長期合作,研究了「熱手效應」「偏見盲點」「群聚錯覺」「自我設限」「焦點效應」「錨定效應」「後悔心理」「自我中心主義」等認知現象。

書名: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大數據時代,你一定要避開的自以為是



出版:圓神出版

目錄:

前言 理性犯的錯
錯誤認知並非純粹來自無知,而是根據我們自身經驗的必然選擇,這個選擇並非不理性,而是源自理性的漏洞。

第一部 不實認知的決定因子

第一章 無中生有:對隨機資料的錯誤知覺與錯誤解讀
人類生來渴望意義,喜歡預測結果,反倒因此從無序中看見秩序,從雜亂無章中看見規律模式,卻因此扭曲判斷,導致我們相信根本不存在的現象。

第二章 過度推論:不完整與非代表性資料所造成的誤解
我們往往樂於仰賴不完整或不具代表性的資訊,而且太過關注正面例子,有時還會「發現」根本不存在的關連,比如我們總認為「一旦丟掉某件東西,很容易之後就要用它」,卻忽略「其實不丟也不會用到」的事實更常發生。

第三章 預設立場:模糊與矛盾資料所造成的偏頗評估
如果懷有預設立場,往往只看到自己喜歡的事證,做出自己偏好的判斷,而且不僅是單純忽視反面資料,反而絞盡腦汁設法批評,設法自圓其說。

第二部 不實認知的動機要素與社會要素

第四章 期盼眼光:認知的動機要素
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事情,靠著詢問可能支持自己的對象,獲得想聽的見解。在衡量自己偏好與厭惡的主張時,自然會有不同的假設問題,所需例證也就不同,也因此總得到自己偏好的見解,並自認握有客觀佐證。

第五章 以訛傳訛:二手資訊的偏誤效應
我們往往為了說出一個動人的好故事,而扭曲重要二手資訊,造成嚴重錯誤認知。有一個概略標準可以調整自己對訊息的相信程度:轉述越多次的資訊,我們就越要保持審慎態度。

第六章 認同想像:對想法一致程度的過度高估
我們常高估別人跟自己想法一致的程度,過度認為別人跟我們有志一同,拿他們替自己背書。此外,我們也多半不肯直言異議,也就無法妥善檢驗其他說法,反而認為大家看法一致,變得堅持己見,即使違背邏輯或經驗仍往往執迷不悟。

第三部 不實與錯誤認知的實例

第七章 對「另類」療法的不實認知
為何許多人願意相信另類療法?這類療法與各種疾病到底有何特性?其實在我們尋求醫療的疾病中,有五○%無須服藥治療,因此並非療法有效,而是靠身體自癒。

第八章 對人際策略的不實認知
我們有不少交際策略,用來抬高自己身價或達成其他目的。比方說,我們先提出自己面臨的不利狀況,彷彿失敗是應該,成功則是自己的本事,藉此左右別人的看法。這種現象稱為:自我設障。

第九章 對超感官知覺的不實認知
為何許多人相信第六感的存在?因為我們都經歷過不可思議的「巧合」經驗,日常生活與科學實驗的佐證俯拾即是。然而,我們必須明白,這些或許就是所謂的劣等研究,再多的佐證也毫無用處,無法準確反映實際狀況。

第四部 我們的下一步

第十章 挑戰不實認知:社會科學的角色
最重要的思維習慣是避免根據不完整與非代表性資料驟下結論,明白日常經驗往往帶有偏頗成分。真正理性客觀的人,一大關鍵在於懂得如何解讀世事,如何適時質疑,如何徹底驗證想法,而最能幫助建立這些觀念的,正是社會科學。

 

 

 

延伸閱讀
盼了25年的財劃法修法,為何可能變災難?國防、勞保、社宅…一文盤點哪些重大政策預算恐受排擠
盼了25年的財劃法修法,為何可能變災難?國防、勞保、社宅…一文盤點哪些重大政策預算恐受排擠

2024-12-31

中國房市得13.7兆才能救!習近平打了16年最強救市猛藥能撐多久?一文拆解「中國救命術」
中國房市得13.7兆才能救!習近平打了16年最強救市猛藥能撐多久?一文拆解「中國救命術」

2024-10-09

不只日本小孩,中國人「窮到連同胞都砍」!習近平喊「脫貧致富」才過3年,為何窮人愈來愈多?
不只日本小孩,中國人「窮到連同胞都砍」!習近平喊「脫貧致富」才過3年,為何窮人愈來愈多?

2024-11-02

「習近平要倒楣了,台灣更加安全」!川普上次當家、獨裁者被嚇到老老實實…他說看歷史就知誰要做惡夢
「習近平要倒楣了,台灣更加安全」!川普上次當家、獨裁者被嚇到老老實實…他說看歷史就知誰要做惡夢

2024-11-07

中國若武力犯台,川普喊話習近平「課徵最重200%關稅」:他知道我很瘋狂…經濟學者怎麼看?
中國若武力犯台,川普喊話習近平「課徵最重200%關稅」:他知道我很瘋狂…經濟學者怎麼看?

202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