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過去的經驗,試圖以政府基金穩定市場,幾乎沒有成功過,甚至會鼓勵才剛受過傷的散戶再度進場,再一次看著悲劇發生。
中國股市正在上演一齣暴漲暴跌的戲碼,對多數參與其中、運氣不好、缺乏經驗和資訊不對稱的「演員」來說,他們在股市瀕臨高點時才上場,剛投入一筆可能是畢生的積蓄後,便目睹市場崩跌,一切化為烏有。
整個場景有些似曾相識,沒錯!這正是翻拍自台灣股市過去的劇本。由於我們走過、演過這一段,因此現在作為場外的觀眾,或許更能掌握中國股市未來的演變。
從故事的源頭看起。雖然台股成立於一九六一年,但直到二十五年後才步入全盛階段。一九八七年,台灣央行開始鬆綁資本管制,允許台灣民眾自由匯出資金。我們可能會以為,首度允許資金匯出海外,必然會造成資金外逃。錯了!隔年卻有高達五十億美元的金額「匯入」台灣,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大數目,足以讓台股在四年內,展開一場市值翻升十二倍的驚奇旅程。
原來,過去政府實施的資本管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台灣的有錢人早就陸續把錢匯出海外;等到資本管制鬆綁後,正好讓他們名正言順地「搬錢回台」,進而為股市、房市大漲增添柴火。
上海交易所成立於一九九○年,到現在也剛好二十五年,真是巧合到不行;而人民幣也逐漸國際化,一位頗具分量的分析師說,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成形,不再只是空談,例如,二○一三年一月,人民幣占全球支付貨幣僅○.六%,去年底已升至二.二%,成長近三倍。長期來看,這個比率應會接近或超過中國GDP占全球的比重,差不多在一三%,這為人民幣在全球的角色提供進一步擴張的能量,也將造成人民幣需求的增加。
人民幣自由化是擋不住的趨勢,如同一九八七年的台灣,派對才要開始呢!
三十年前,台灣股市的那一場泡沫,並不是一路吹到底,而是每年來一次大崩盤,當時一些負面事件,如蔣經國去世等,反而更進一步激勵股市上漲。
利空消息之所以能逆勢推升股市,是因為這些事件不如表面上看來糟糕,至少對整體經濟而言是如此;也或者,這些事件早已反映在股價中,等到發生時,反而消除了市場的潛在威脅。
最後,中國政府宣布要成立股市穩定基金,有沒有覺得很耳熟?根據台灣過去的經驗,政府為了遏止崩盤,試圖以政府基金穩定市場的努力,幾乎沒有成功過。股市規模太大,政府的干預只會造成道德風險,甚至會鼓勵才剛受過傷的散戶投資人,在市場還未真正落底前,又再度進場,然後,再一次看著他們的積蓄萎縮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