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喜歡買名牌,投資人也應該懂得投資龍頭股;若不能直接投資龍頭股,則可以上游供應商、下游進口商或通路商為標的。
龍頭企業通常會比競爭對手多出幾個競爭優勢。首先是大者恆大的經營優勢。因為公司產品好或服務好,才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既有的口碑會吸引更多消費者願意購買其產品,產生「大者恆大」的光環效應,並帶來營收成長。
第二,銷售規模大,能讓營運成本降低。因為廠商拿來生產和銷售產品的廠房、店面成本是固定的,生產少,每單位產品要分攤的固定成本高;反之亦然。故在同樣的廠房或通路成本下,企業生產或銷售產品越多,「投入─ 產出」的邊際效益會更高,進而大幅提升公司獲利能力。
第三,龍頭企業具有品牌效應。廠商不需投入大幅廣告經費刺激消費,消費者會自動認同而提升產品銷售量。此外,通路商也偏好引入龍頭企業產品銷售,其次才會是二、三線品牌商品。
關鍵:創新研發、多元布局
第四,龍頭企業可以累積較多企業盈餘,並從中提列更多研發經費。有獲利的公司同時也較有本錢用高薪聘請人才,以提升產品與服務競爭力,樹立競爭優勢。
若龍頭企業有好幾家時,也就是老大、老二不分軒輊時,則最好選擇營收成長與創新能力較強的企業。
對價值型投資人來說,一家市占率高的龍頭企業,若只知固守本業,欠缺求新求變的能力,遲早會被市場淘汰。所以企業競爭策略若能在核心競爭力之外,再延伸出創新的商業模式或產品,才能帶來營收再成長機會。
如果在成熟市場中,有兩、三家市占率與獲利能力均旗鼓相當的企業可投資時,觀察企業創新研發和多元布局能力,將攸關該企業的長期發展,因此應該成為優先布局的首選。
至於成長型投資人,面對新創產業中有好幾家廠商在激烈爭奪第一名位置時,重點應該放在市占率成長最快的公司,而非已經最大的品牌,因為新創產業的核心 價值在於成長速度,而非固守既有客群的能力。
從人氣消費產品嗅出商機
其次,選擇該產業中毛利率較高的企業也是重點。因為毛利率高若非來自於消費者能接受價格較高的產品,就是源自於生產成本優勢,前者表示該公司具有較高品牌魅力,後者則反映該企業營運優勢,皆有助於該公司的長期獲利展望。
此外,也可向上思考,觀察這些龍頭企業的上游原料供應商,是由哪些上市櫃公司提供? 對內而言,也可以研究這些品牌企業是否為上市櫃公司的轉投資公司?因為許多龍頭企業都會發展副品牌或多元品牌,只要認真做功課,仍然有可能找到不為人知的投資機會。
另一種方式是觀察這些產品受哪些消費族群喜愛?這些消費族群是否同時具有購買其他產品的龐大消費力,並從中嗅出其他商機。
至於歐、美、日等品牌企業的產品,可能因全球化布局而深受國內消費者喜愛。若不想投資海外,仍有可能透過這些歐美企業的全球化供應鏈,在國內尋找到上游的關鍵零組件供應商,或下游的國內進口商、代理商或通路商,並在國內股市找到可投資的蛛絲馬跡。
(本文摘自PartⅡ.孫蓉萍整理)
買進最強股,每年大賺200%
作者︰王志鈞
國內知名財經理財作家,過去為資深媒體記者,目前為自由文字工作者,期盼從普羅大眾的角度,分析正確的致富之道,並強調職場競爭力的重要。近年致力於平民理財教育,除在部落格免費發表理財文章外,更經常舉辦公益講座,呼籲中產大眾認識正確的投資理財途徑,以及工作本業的重要性。
出版:今周刊出版(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