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電成立四十年來,堅守不裁員原則,但,因應中國缺工問題嚴重,有錢還招不到人的窘境,如何不遷廠,還能同時提高產能?
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表示:「外界或許會有誤解,減少的員額就是裁員,也就是俗稱的砍人或刪除員額,但台達電其實是透過精實方案,才達到這樣的成效。」精實方案是指提高工廠生產力的解決方案,和為了降低成本裁員完全不同。他強調,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創業的原因之一,就是在美商精密電子(TRW)工作時,看到外商不重視人才,資遣員工,才走上自行創業的路,因此台達電不會透過裁員來提高利潤。
台達電減少的二萬名員工多是第一線的作業員,關鍵在中國的缺工問題日益嚴重。今年五月五日《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正遇上路易斯拐點(Lewis Turning Point),意思是今年中國的勞動力將從過剩走向短缺。
去年二月二十日,BBC報導,二○一三年到華東工作的民工人數減少○.二%。中國有六○%的民工在東南沿海城市工作,使得東部遇到招工難的問題,「招工難,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最為嚴重!」這兩個地方,也正是台達電製造基地的所在地。
台達電企業信息處長周志宏分析,當地離職率約在二○○%左右,如果工廠需要一萬名員工,那麼一年要招三萬名員工才夠。周志宏表示,台達電在當地近年的離職率小於一五○%。意思是台達電推行自動化,不是為了減少員工,而是面對缺工及增加生產力的解決方案。
需要技術精良新型人才
周志宏說,台達電過去推行自動化,但各事業部採用的意願並不高,因為當時人力成本還未上漲,過去三年,台達電自動化比率大幅提高,原因之一,是各事業部年年遇到人工成本上漲問題,有時有錢還招不到人,才開始快速推行自動化。
台達電的作法,是先由內部的工業自動化部門,設計能提高自動化程度的工具機、控制器,半年前開始,進一步將自己生產的機器人導入生產線。台達電推動自動化後,員工人數仍會繼續減少,周志宏估計,台達電將有三分之一的產能改為自動化生產,其中多數用在電源供應器等產品生產上。
但這不代表台達電未來會裁員,「我們非常缺人!」周志宏說,缺工加上自動化之後,需要擁有技術的新型人才,台達電現在不只需要大量的作業員,也更需要有工程背景,能管理自動化生產線的人才。
生產線招不到人,是台灣製造業普遍面臨的問題,台達電用自動化降低成本,並解決缺工問題,能不能比遷廠的公司更有競爭力,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