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十五年,台股再度來到萬點,這一次,國內法人與散戶無感,台股量能偏低、主導權轉移到外資手上。
而金融股在「台星通」與「台滬通」題材加持下,後發先至,成為這次萬點行情的主角之一。
今年以來,外資買超累計金額達到新台幣一九六五億元,比去年同期的一八四四億還多一二一億元,因此這一波指數登上萬點,完全來自外資主導,這也是和先前萬點行情差異最大的地方。
外資積極敲進台股,原因就在於,中國證監會主席姜洋日前正式提出,官方正在研議台滬通的可能性。
市場期待,去年「滬港通」實施之後,雙向資金將上海、香港股市奮力炒高的例子,會在台股身上重演;因此,即使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再三澄清,台滬通「八字沒一撇」、「連影子都沒有」,台股依舊被外資單日大買四六五億元,進而演出新一輪的資金行情。
動力:台滬通加持 八字沒一撇 台星通可望先上路
去年底,證交所董事長李述德已經指出,二○一五年工作重點之一,就是國際聯盟;金管會也把台星通、台日通列為「股市揚升計畫」一部分。證期局指出,台星通的準備磋商已大致敲定,最快在七月底之前,可望正式對外公告,目前的規畫,是先以台股上市公司為主,在新加坡交易所開放交易。
其中,受到矚目的是新加坡兩大主權基金: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以及淡馬錫,布局台股多年,不僅名列許多台灣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也曾試圖直接投資台灣金融業;加上前幾年有數家來自東協各國的企業在台掛牌,未來開放台星通以後,新加坡資金進軍台股,該兩股資金可望成為領頭羊。
此外,台、星兩地股市具高度互補性,也可望進一步活絡兩地股市。台股以半導體、電子股為主體;新加坡則是以金融、資產管理與地產股馬首是瞻。台星通上路後,兩地產業的龍頭股有機會因資金注入,獲得新的上漲動能。
提醒:短線有回檔疑慮 買盤集中金融股 大漲表示行情近尾聲
外資持股占台股總市值已達三八.四%,因此外資操作台股的動向,是最具影響力的指標。一位外資券商前高層,就對這波漲勢顯得有些保守。「只要美股沒有陷入回檔,鄰近的港股、A股甚至能創新高,台股就還有向上發展的空間。」然而,這位高層也提醒,目前買盤集中在金融股,對短線盤勢而言,並不是值得樂觀的理由。
他分析,外資敲進台灣金融股,最主要的利多,應該是著眼於兩岸《服貿協議》生效的期待,以及金融業者前進中國市場造就的規模經濟;但在明年總統大選之前,《服貿協議》的進度將持續停擺,因此對價值型外資而言,考量類股的落後補漲空間之外,吸引力似乎不大。
這一波金融股行情的來源,反而可能是化身為外資的台灣資金,趁著台滬通題材一舉拉高金融股行情,等待台滬通之後,再逢高出脫給中國大媽們。「而且慣例是當金融股大漲,行情可能就接近尾聲。」所以在外資主導之下,即使指數站上萬點,投資人要進場,仍應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