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投入一個新的市場,總會有許多需要適應的地方,即使比起其他國家股市,港股已經擁有種種優點,但當然也不是零缺點,尤其對台灣投資人而言,有兩個最需要適應、且須避開的風險。
當然,只要是投入一個新的市場,總會有許多需要適應的地方,即使比起其他國家股市,港股已經擁有種種優點,但當然也不是零缺點,尤其對台灣投資人而言,有兩個最需要適應、且須避開的風險。 第一個風險,是港股無論是指數或個股,都沒有漲跌幅限制,這雖然有其優點且符合國際潮流,但也造成只要有點風吹草動,港股指數很容易出現波動劇烈的情況。例如2014年9月上旬,受到美國聯準會即將升息的預期,以及中國總理李克強表示不以寬鬆或較激烈的政策維持經濟成長,港股當天就大跌將近500點,跌幅居當天亞洲股市之冠。這種指數的大漲大跌,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更為明顯,每天波動甚至動輒在千點以上。 至於因公司突發消息引起股價大漲大跌更是司空見慣,幾乎每天都有漲跌超過10%,甚至更多的股票。例如即使像中石油這種大牛股,2014年5月時也曾因發現新油田的利多刺激,股價單日漲幅超過15%。儘管港股的主管機關針對個股出現突發性的暴漲暴跌,會要求暫停交易並提出說明,但對習慣在上下7%內波動的台灣投資人,價格的大幅波動,是首先要適應的。 那該如何避免因價格大幅波動而受傷呢?首先在下單時要做到「以限價盤(單)為主,別下市價盤(單)」。 由於台股每天漲跌幅只在上下7%之間,可說是全球主要股市中波動幅度最小的,這使得投資人對價格波動的敏感度不高,經常以市價單追進殺出,這種下單方式若用在港股,成交價格很容易出現大幅偏離,造成損失。 另外,不論是限價盤(單)或市價盤(單),港股的下單方式都比台股多元且複雜,所以有必要仔細瞭解。由於沒有漲跌幅限制,投資人更該練習借由正確的下單方式,將價格波動的風險降到最低,且更精準的設定停損停利點。 其次就是若從事衍生性商品如港股指數期貨交易時,最好養成用三倍保證金的資金下一口期貨單的習慣,降低槓桿比重;或更謹慎的使用融資等信用交易,都是面對大幅波動時自保的方法。 第二個風險,是資訊不完整,嚴格來說,應該是港股的資訊不如台股完整。有關股市的資訊可分兩大類,第一類是主管機關或上市公司發布重大訊息或財務報告的「官網」,是所有投資人都需要的資訊管道。例如台股的「公開資訊觀測站」就是,而港股也有「披露易」(http://www.hkexnews.hk/index_c.htm)可供查詢,這方面台港兩地差異不大。 不過,若將台、港兩地每年股市行事曆中,財報公布的種類與時程相比,台股在財報揭露的頻率與數量,就遠勝港股了。而且,除了財報資訊,台股在交易面的資訊,如法人買賣超的金額與主要標的,融資券金額與張數變化,甚至期貨的籌碼變動,都是每天公布,有助於投資人判斷行情,但這些在港股全部付之闕如。對身處香港境外的我們來說,港股往往會有霧裡看花的感覺、甚至缺乏安全感。 第二類則是財經新聞與訊息,對於海外投資人來說,港股的新聞與訊息可透過內容豐富且功能完整的大型財經網站,瞭解所投資市場的動態,是投資時必備的工具之一。 對於習慣每天接收這麼多市場訊息的台股投資人,彌補港股資訊相對不足的方法,除了多利用「披露易」外,也可以多看券商的研究報告,有助於瞭解整體經濟或個別公司的基本面,並判斷突發訊息的真偽。 許多專業的投資人都指出,閱讀公司的財務報表或法人的研究報告,是投資能否獲利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至於研究報告的來源,可透過你開戶的券商取得,甚至請他們幫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