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隨便賣的外資有限,籌碼不是無限供應。等到第四季旺季開始,必然會有敏銳的資金率先海底撈。
股市這類經驗更多。新竹科學園區剛開始的時候,員工技術股很普遍,這是稅賦優惠之外,另一個重要政策補貼。且當其時,股市剛從金融股的萬點泡沫崩跌下來,大多數上班族對股票沒信心,有機會變現就賣出,形成一個台灣特色的「未上市股」交易市場。
例如華碩,一九九七年剛上市的時候,承銷價是每股九十元,早在那之前,從一股二、三十元漲上來的。只要是未上市時候買的華碩,持有到公元二○○○年,中間經過兩次大配股,一張股票賺超過一百萬元。當然,變壁紙的更多,可是會被拿出來說嘴的,都是兩位數買,三位數、四位數賣出的傳奇。
放大來講,早年新興市場投資,就是依循這個邏輯來的。許多國家轉型市場經濟,除了基礎建設、發展工業之外,就是引進金融市場。當年泰國、土耳其這些地方,整體的本益比只有三倍、四倍,股價更是只有淨值的幾分之幾而已。這個新興市場的投資熱潮,從上個世紀七○年代,一路發展到本世紀初的金磚四國。
根據上述案例,可以歸納出:錢從多金的成熟市場,流向高成長的新興市場。只要掌握這個原則,找到新市場就是金礦。
很可惜,實際上不是這樣。水是從高流往低,錢卻不是由多往少的地方去。發覺被低估的市場,被低估的股票,的確有超額利潤,但是高成長或者新鮮本身,並不是獲利的保證。中國A股市場比台股新鮮,經濟成長率高於台灣,但是過去三年、五年、十年的報酬率卻遜於台灣。
失血的寶島
失血的寶島
台灣股市其實還可以更高,只是資金不給力,萬點過不了。
幾乎所有證券新聞,都把外資進出當成重要資訊,特別最近國際資金回流美國,台灣也跟著被狠狠賣超一把,讓大家更加注意其動向。但這樣反而忽略另外一筆錢的動向:台灣本土資金的流向。
台灣錢很多,只是不愛留在寶島。設廠開公司的不算,走特殊管道的不計,讓政府知道並列入統計,換成外匯流出的財務性投資,從千禧年以來,每年約略三百多億美元,就是一兆元台幣上下的金額。當然,資金有進有出,台灣錢流出去,就靠外資流入來平衡這缺口。不要說像這兩個月大賣超,只要買超金額不夠,指數都有拉回的壓力。
話說回來,外資真的這樣持續賣超下去,萬點當然沒指望,如果再賣三百億美元,或許又要跌一千點,台灣可又變成含金量十足的新興市場。這情境不容易發生,可以這樣隨便賣的外資有限,籌碼不是無限供應。等到第四季旺季開始,必然會有敏銳的資金率先海底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