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應該買房、買債的錢,轉個幾分之一到股市,就可以讓台股不斷創新高。有愈來愈多的萬點行情被討論,也就不足為奇!
最簡單的理由是:錢太多了!
年初時,大家擔心美國聯準會(Fed)會開始「抽水」,甚至會快速升息,導致恐慌氣氛蔓延。
半年過去了,確定本屆聯準會的態度是穩定壓倒一切。雖然政策有調整,但只是印鈔速度減緩,還沒到緊縮的階段。大家一看,可動用的資金還是很多,又開始四處找東西買,恢復「股、債同漲」的繁榮景象。
不動產被打壓、債券發行弱 資金湧往股市
既然錢很多,但到底有多少錢呢?以全球一年約七十兆美元的產值來說,如果有五%被存起來,也就是有三兆五千億美元的財富,要投放到不動產、債券、股票與其他各種資產上。以過往的紀錄而言,不動產是最大宗,約略占到一半左右。可是除了英國、杜拜等少數地區,像歐、美則是復甦力道不強,而亞洲主要國家都在打壓不動產,讓這個最主要的銷金所功力大減。
至於第二位的債券,也有類似的狀況,在後金融海嘯去槓桿化的過程中,總體債券的發行量在下降中。因此,股市占比就提高了。
股市有個特性,最後一筆成交價格,決定了當天的總市值。這不是非常合理,但被普遍應用。引申出來,邊際的資金效應會很強。
當前台灣股市總市值約二十幾兆元,如果有一%的新資金進場,也就是兩千億元的買盤出現,應該可以把指數拉高幾千點。也就是說,原本應該買房、買債的錢,轉個幾分之一到股市,就可以讓股價不斷創新高,這就是最近台股行情的寫照。
用實際的案例來討論,台灣的人壽保險資金,依公會算到第一季的統計,可運用的有十五兆四千九百億元。其中投資在公債兩兆四千多億元,這金額從二○一一年到現在沒有多大變動,可是占比卻從當年的二一%,降到今年的一五.八%。
同一期間,壽險資金投資股市的金額卻由七千一百四十億元增加到一兆一千三百四十八億元。這看起來金額增加很多,可是占比卻僅從六.二%提高到七.三%,僅區區一個百分點而已。公債與股市,甚至加上被痛批的不動產都沒有海外投資的多。這部分有六兆八千億元,占了四四%。
別忘了,財政部這個月很高興地告訴大家,今年稅收超收,有財政盈餘喔!算來算去,就是股市的胃納量最大。就算只移轉區區一個百分點,也就是一千五百億元的新增資金,足以發動一場波段行情了。
國內、外資金都很多,這勢頭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所以愈來愈多關於萬點行情的討論,也就不足為奇。
指數到了九千八百點會有強烈賣壓拉回,但是還要去試萬點的。至於過了萬點能不能站住,那就是另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