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股市大悶鍋的主要力量,來自於以收股息為目標的投資人越來越多,結果配息率高的股票,往往股價也很會漲。
總的來說,個人使用的電腦數量是高成長,但成長集中在移動式裝置,舊式智慧型手機、平板,還有呼聲很高的穿戴式。原本用量最大的個人電腦,反而萎縮。
很不幸,DRAM的特性不適合行動裝置,分不到這塊。就算電腦本身,不論世代交替如何進行,在低價化的趨勢中,一台電腦用在記憶體的錢,不會超過四十美元,這就是DRAM行情的上限。去年海力士的工廠火災,燒掉全球約一成的產能,讓記憶體的價格快速上揚,但是很快碰到這極限,也就漲不動。
這個產業要進入另一個階段,已經不成長,但又是重要的產業元件,因為初期投資成本高,也不會有競爭者加入,慢慢地,產業結構就穩定下來,轉型為可以固定配息的傳產股。
高成長期賺價差 成熟期賺股息
高成長期賺價差 成熟期賺股息
這沒什麼,產業也有生命週期的,作為投資人,在不同週期可以有不同的收穫。處於高成長期的,有高本益比,主要賺價差;到了成熟期,就換成賺股息。
二、三十年前,整個台灣市場都在高成長,本益比超高,配息率超低。但是這些年來,台灣市場已經成熟化,除了配息率提高之外,市場也多元化,同時有高成長產業、成熟產業以及衰退產業。
成長股投資是明星,大多數投資人都想賺這種倍數級的獲利。反正一代有一代的風騷,資訊產業老化,換生技產業上場。這兩年,本業賠錢的生技股是漲最多、最醒目的族群,聲勢直追公元二○○○年的網路股。
唯一可以打敗生技股的,是去年十倍漲幅的華亞科,由不到兩元漲到二十元。想賺價差的,不能只看成長股,還要注意這種鹹魚翻生的產業。
如同前面所說,DRAM已經是明日黃花,但是產業重整過程中,汰弱留強,依然有淘金的機會,這與循環產業由谷底翻身道理類似,強度更猛,可掏撿的時間更短。
另一種轉型是由價差型變配息型,這也是台灣股市進行中的最大趨勢。○九年以前,雖然萬點行情總是夢,但台股年年都有三千點行情,不見得是漲三千點或跌三千點,而是來回震盪,空頭市場漲一千、跌兩千,多頭市場跌八百後漲兩千五,創造不少賺價差的機會。
金融海嘯後,很少有一波千點的行情,這與成交量萎縮互為因果,沒價就沒量,沒量更加沒價,一個扯一個。
打造股市大悶鍋的主要力量,來自於以收股息為目標的投資人越來越多。結果配息率高的股票,往往股價也很會漲,甚至一波行情就先把十年的股息給實現了。
相比於只要拿配息與股價比一比的定存股,買轉機股或重整股,難度比較高,記得向營業員要今年的配息率排行榜來給自己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