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指數由高點三一八一.六六點一路下跌至五月七日的低點二六六五.八一點,共計下跌一六.二一%,災情慘重!A股指數一路破底,連續跌破月線、季線、半年線、年線等重要技術線型的支撐,陸股空頭走勢已成定局了嗎?
就在全中國歡天喜地迎接上海世博之際,股市卻是迎來九個月來最大的三周跌幅,自四月十六日以來,A股指數由高點三一八一.六六點一路下跌至五月七日的低點二六六五.八一點,共計下跌一六.二一%,災情慘重。
A股指數一路破底,連續跌破月線、季線、半年線、年線等重要技術線型的支撐,陸股空頭走勢已成定局了嗎?
此波A股的下跌修正與基本面沒有太大關係,主要的下跌因素還是在於政策上對房地產業的嚴打調控,造成地產股、金融股同步重挫。
四月十六日以來,A股地產指數由四一○八.七九下跌至四月三十日的三三○七.五一,下跌幅度達一九.五%,同期間金融指數下跌二二.三一%,A股前兩大權重指數下跌幅度都超過大盤的一六.二一%,可見市場對於打壓房價政策的恐慌氣氛有多重。
內憂加外患,A股利空夾擊
除了內憂之外,外患也是不遑多讓,在希臘獲得一一○○億歐元的援助後,不但沒能穩住歐美股市,也讓市場對於歐元體系的穩定產生了巨大的疑慮,歐洲股市連日重挫,美國道瓊指數在五月六日甚至一度暴跌一千點,猶如二○○八年雷曼事件的翻版,中國股市面對這些利空因素,後勢將如何反應?
在房地產、金融股連番重挫之後,市場開始擔心一旦房地產價格進入空頭市場,投機性的房地產投資勢必引發一波違約潮,終將使得銀行業壞帳提高,使得股價的下跌由政策面利空轉為基本面利空,最後造成本益比的調整,引發典型的空頭走勢。
不過,這樣的推論似乎過度悲觀,尤其是其假設中國房地產的泡沫即將破滅,中國的經濟勢必得進行一次大調整。其實,在中國消費者有錢後開始改善生活品質的過程,中國物價就走上長期上漲的趨勢,而房地產是保值的最有效工具之一,因此,也許泡沫會發生,但是因其有實際的價值存在,房價最後還是會回到基本的上漲格局。
目前正值○九年財報及一○年第一季業績公布期間,檢視各家上市公司財報可發現,○九年滬深兩地上市公司繳出了一張亮麗的成績單,共一八三七家上市公司,實現稅後淨利達人民幣一○八四七.九億元,首次突破兆元大關,年增率達二五.二三%,平均每股盈餘是人民幣○.四一元,大盤本益比僅僅約十七.三三倍。請注意,這是以○九年底A股在三二七七點的市值計算,若以上周五的市值計算,A股本益比已經修正到十五倍以下。
也許有人會說過去的胖不是胖(畢竟○九年已經結束),我們檢視今年第一季的財報,滬深兩市一七五九家上市公司與去年同期相比,共產生淨利潤人民幣三三九九.二二億元,年增率高達六三.五三%,季增率亦達二三.四六%。以這樣的業績,對比目前歐美經濟運作的情況,對於中國股市而言,似乎還不到全面悲觀的時候。
在基本面成長趨勢確定的情況下,對於股價波動的實質影響就落在籌碼面了,這是近期市場上比較少提出的可能影響,但卻是這波股市下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依○五年的股改計畫,一○年A股將進入全流通的時代,在○九年以前A股的流通市值僅在二○%-三○%,然而依上海交易所四月三十日公布的資料顯示,目前A股的流通市值已高達六七%,換句話說,A股的可以交易股數足足增加二倍或更多,雖然這些解禁的股票有超過七○%是屬於央級企業,但這些籌碼仍屬於安定的籌碼。
打壓房價階段,短線宜保守
對於股民而言,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情況,直覺上全流通似乎是更接近市場化的運作,但是卻是變成政府更有力量直接影響股價,中國政府已成為上市公司最大的股東!過去許多的央級企業股票因無法流通,因此即使股價偏高,政府僅能用政策來打壓,現在除了政策的影響外,這些解禁的股票已經可以直接在市場上拋售,政府影響股價的力量反而更直接。因此,當北京開始嚴打房價之際,股民的信心當然是一夕崩潰。
雖說央企不至於在目前拋售股票,但至少不會在市場上買進,單單如此就可以擊垮散戶信心,更何況這次的嚴打僅次於一九九四年的大規模宏觀調控,以這樣的內部政策利空加上國際股市的烏雲密布,A股的破底走勢要避免都很難。
中國房價打壓政策一波波出爐,在北京祭出以家庭為計算單位、必須持有一年的水電繳費證明才可以在北京買房,封殺外地投資客赴京炒房的管道;深圳市在上周也提出了房價調控政策,可以預期的是各地將紛紛提出相類似的打房政策,因此在政策上仍在打壓房價的階段,短線的操作當然要保守且耐心等待;相對的,A股的長期投資價值卻是日益擴大,因此定期定額的A股指數型基金投資應該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上海世博開幕典禮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充滿朝氣與國際化的經濟體,中國這個大國經濟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或許仍有許多不足或令人詬病之事,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個國家的GDP即將超過日本,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消費力道強勁以及消費市場的不斷擴大深化,由一線城市到二線城市,進一步擴及鄉村,這樣的經濟擴張正在進行中,回歸基本面,中國股市仍屬樂觀。
(作者為長期觀察中國股市的台灣資深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