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財報公布、開股東會、報稅旺季。在這之前融券放空有強制回補壓力,形成股價低檔支撐;在這之後,醜媳婦得見公婆,通常是一年中行情最差的時候。
許多人因為第一季的漲,對後市看法比半年前樂觀多了;或者,本來在金融市場出沒,就是一時之爭,三天之後都顧不了,還管三個月、三年?現在有行情,先賺一票再說,何必想那麼多。
移轉性政策對復甦幫助有限
毫無疑問,敢抱股過年的,是這波的贏家,賺的是「危機入市」膽識。同時,股價果然領先基本面,先觸底回升,然後越來越多公司傳出接到急單好消息,把無基變有基。
筆者對前述疑惑的看法是空頭市場反彈,而且已經接近尾聲。
對美國的出口四月會有回升,因為歐巴馬的振興方案中有兩千億美元的退稅,下個月開始寄支票。我們的消費券是統一發放,效果集中反映,他們是批次印發,威力也就逐步釋放。同樣的情節,去年也上演過一次,等七月退稅支票全兌現了,美國的消費也就急凍,這次不過是重拍同樣的劇本。這種移轉性的政策,最能討好老百姓,但是對經濟復甦的幫助卻最小,在經濟學教科書上早有明確結論,只是沒有政客能擋住這誘惑。
春節後消費券藥效過了,零售業也打回原形,等到美國這回退稅作完,出口業又要面對蕭條的殘酷挑戰。台灣與美國都是政黨輪替「馬」總統上台,政局變化對市場行情的影響也大同小異,由投票後的期待與就任後的失望強大落差,現在小馬哥又在消費上為歐巴馬作了一次預演。當這兩個月補庫存的定單出完,美國人降消費、增儲蓄的實質改變,才是左右今後亞洲出口國經濟命運的決定性因素。
下一波風暴換歐洲上場
惟一好轉的是,美國的不動產市場有機會回穩。之前提出七百五十億美元針對合格房貸滯納者的救助,上周聯邦儲備局放寬銀根降房貸利息,使美國房價的負擔率,降到六十年來的最低點,都是釜底抽薪的舉措。美國的金融業可以展開災後重建,接下來的風暴,換歐洲與實體經濟表演。
另外一個轉折點是時間因素,接下來是財報公布、開股東會、報稅旺季。因為交易制度的關係,在這之前融券放空有強制回補的壓力,形成股價低檔的支撐;在這之後,醜媳婦總是要見公婆,對業績失望與節稅規畫的賣單同時湧現,節令上又碰到淡季,通常是一年中行情最差的時候。
對於看好的朋友,請先回答這幾個問題:美國消費恢復了嗎?有可能在三年之內恢復嗎?歐洲有機會成長嗎?日本能擺脫多年的困境嗎?中國的成長能持續嗎?中國人會學老美大手筆花錢嗎?
行情反彈中,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